甘草,中药名。为豆科植物甘草.、胀果甘草或光果甘草的干燥根和根茎。分布于陕西、甘肃、青海、新疆、山东等地。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之功效。
甘草为豆科、甘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它的根和根茎可供药用,有着出色的药用功效。中药甘草别名又叫做国老、甜草、乌拉尔甘草、甜根子。
人工种植的甘草主要在新疆、内蒙古、甘肃的河西走廊、陇西周边以及宁夏部分地区有栽培。野生的甘草则主要分布在新疆、内蒙古、甘肃和山西朔州等地。
生甘草: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带皮或刮去皮,切厚片,干燥。筛去碎屑。带皮者为甘草片,不带皮者为粉甘草片。
蜜炙甘草:取炼蜜,加适量开水稀释后,淋入净甘草片或粉甘草片中拌匀,闷润,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至老黄色,不粘手时,取出,晾凉。每100kg甘草片,用炼蜜25kg。(摘录自:《中国药典》)
甘草提取物中含有甘草酸、甘草苷、甘草酸苷、甘草酸二钾等成分,现代医药学通过科学的技术将这些提取物制成了复方甘草片、复方甘草口服液、甘草锌颗粒、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等药物。
中药甘草性味甘平,因此甘草作用之一就是清热解毒,将甘草片泡水饮用还能缓解夏季中暑不适。
甘草泡水喝的功效还有润肺止咳,因为甘草入肺经,它能提高肺部呼吸功能、缓解肺热肺燥不适,对由肺热引起的痰多、咳嗽、气喘等不适都有不错的预防和缓解作用。
补中益气、缓解体虚也是生甘草的功效与作用之一,可以将甘草和黄芪、人参等益气药材配伍使用,使效果更明显。不过具体的用量和用法还是要先咨询中医师后再使用。
健脾养胃是炙甘草的功效与作用之一,经过了蜜炙后的甘草药效更加温和,对脾胃的滋补作用得到了加强,能过起到补脾和胃的作用。
神经系统不良反应:过量食用甘草会刺激神经系统,主要表现为神经兴奋或全身乏力、四肢麻木、头痛、胸闷等不适。
消化系统不良反应:除了神经系统之外,长期大量食用甘草还会刺激胃肠器官,导致恶心、呕吐、腹胀等不适症。而且吃太多甘草会导致体内钾离子大量流失,引发浮肿。
甘草不能和什么一起吃:买购网健康编辑温馨提示,甘草不能和鲤鱼、鲢鱼、猪肉、降压药、利尿剂等一起食用。
什么人不能吃甘草:心脏病患者、糖尿病患者、肾病患者、孕妇、性功能障碍患者等人群不宜食用甘草。
甘草图片
中药甘草的根为圆柱形,长30-100cm,直径为0.6-3.5cm,外皮松紧不一。真甘草表面为红棕色或灰棕色,假甘草的表面一般为黑色和土棕色。
真甘草有纵皱纹、沟纹及皮孔,有稀疏的细根痕,假甘草的纵横纹不太明显,皮孔横生。
真甘草气香、味甘甜,假甘草气微,尝之较苦。 详细>>
组成:茯苓2两,桂枝2两(去皮),甘草1两(炙),生姜3两(切)。
用法:上药以水4升,煮取2升,去滓,分3次温服。
功效:温中化饮,通阳利水。
出处:《伤寒论》
组成:麻黄6g(去节) 、甘草6g(炙) 、附子3g(炮)。
用法:上三味,用水700ml,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纳诸药,煮取300ml,去滓,分二次温服。
功效:解表散寒,固本通阳。
出处:《伤寒论》
组成:白芍一两(醋炒),甘草三钱。
用法:水煎服。
功效:滋阴敛肝,温中和胃。
出处:《医门八法》
组成:甘草(炙)四两、黄芩三两、干姜三两、半夏(洗)半升、大枣(擘)十二枚、黄连一两。
用法:以水一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一日三次。
功效:益气和胃,消痞止呕。
出处:《伤寒论》
买购网中药小编提醒各位注意:中药的配伍讲究对症用药,所以在配药的时候最好找专业的中医进行调配,不要轻信网上的用药建议,以免导致健康受损。
材料:白糖、杨梅、甘草。
做法:先将甘草打碎,将杨梅,白糖和打碎的甘草一起放入锅中,小火熬至水份蒸发。之后将熬好的杨梅直接摊开晒开,然后再放入烤箱或微波炉烘干即可。
功效:促进消化、缓解腹泻。
材料:甘草、鱼丸、红薯、葱、姜、盐、清水。
做法:红薯去皮切成块、加入甘草、清水、姜,上汤煲大火煮沸后转文火煲20分钟。之后加入鱼丸和葱段,转大火再次煮沸后加盐调味即成。
功效:清热解毒、补脾益气。
Maigoo网编温馨提示:甘草可以直接贮藏在干燥的容器内进行保存,如果是炮制的蜜炙甘草,则需将其储藏在阴凉干燥处,注意防霉防蛀。
土壤选择:栽培甘草应选择地下水位1.50米以下,排水条件良好,土层厚度大于2米,内无板结层,PH值在8左右,灌溉便利的沙质土壤较好。
种子处理:播前种子用电动碾米机进行碾磨,或将种子称重置于陶瓷罐内,按1千克种子加80%的浓硫酸30毫升进行拌种,用光滑木棒反复搅拌,在20℃温度下经过7小时的闷种,然后用清水多次冲洗后晾干备用,发芽率可达90%以上。
播种:甘草在春、夏、秋三个季节均可播种,其中以夏季的5月份播种为最好,此时气温较高,出苗快,冬前又有较长的生长期。
施肥:第2、第3年每年春季秧苗萌发前追施磷二铵每亩25千克。并开沟施于行侧10厘米深处,沟深15厘米,施肥后覆土。
灌水:播种当年灌水3-4次,每次灌水量一般在每亩85立方米,第1次灌水在出苗后1个月左右进行,以后每隔1个月灌水1次,10月中旬灌越冬水,第2、第3、第4年可逐渐减少灌水次数。
间苗:当甘草秧苗长到15厘米高时可进行间苗,株距15厘米,每亩保苗约2万株左右。
除草:播种当年一般中耕3-4次,以后可适当减少中耕次数,结合中耕主要消灭菟丝子等田间杂草。
锈病:把病株集中起来烧毁。初期喷洒0.3-0.4波美度石硫合剂或97%敌锈钢400倍液。
白粉病:喷0.2-0.3波美度石硫合剂。可用0.2-0.5波美度石硫合剂加米汤或面浆水喷洒。
蚜虫:喷50%杀螟松1000-2000倍液或40%乐果乳油1500-20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油1500倍液,每7-10天喷1次,连续数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