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的作用与功效有哪些
1、脾虚泄泻带下
茯苓有健脾补肾的作用,对于脾虚运化失常所致泄泻、带下,应用茯苓有标本兼顾之效,常与党参、白术、山药等配伍。有可用为补肺脾,治气虚之辅佐药。
2、痰饮咳嗽
痰湿入络,肩背酸痛茯苓既能利水渗湿,又具健脾作用,对于脾虚不能运化水湿,停聚化生痰饮之症,具有治疗作用。可用半夏、陈皮同用,也可配桂枝、白术同用。治痰湿入络、肩酸背痛,可配半夏、枳壳同用。
3、心悸、失眠等症
茯苓能养心安神,故可用于心神不安、心悸、失眠等症。若是有心悸、失眠多梦的症状可以搭配人参、远志、酸枣仁一同使用。
4、抗癌
临床常用治疗食管癌、胃癌、肝癌、鼻咽癌、舌癌、乳腺癌、膀胱癌、肺癌、溃疡性黑色素瘤等癌瘤中属脾虚湿盛、痰饮内停、湿热壅结者。
5、小便不利水肿等症
茯苓入药服用可以归肾经,从而影响肾成尿的过程使尿液增多。茯苓能利水渗湿,而药性平和,利水而不伤正气,为利水渗湿要药。凡小便不利、水湿停滞的症候,不论偏于寒湿,或偏于湿热,或属于脾虚湿聚,均可配合应用。如偏于寒湿者,可与桂枝、白术等配伍;偏于湿热者,可与猪苓、泽泻等配伍;属于脾气虚者,可与党参、黄耆、白术等配伍;属虚寒者,还可配附子、白术等同用。
茯苓怎么吃才有效果呢
1、茯苓和马齿苋治腹泻
茯苓和马齿苋一起食用可以治疗急性肠炎引起的腹痛腹泻、食欲不振的症状。可以采用新鲜的土茯苓和马齿苋加水熬煮,熬煮半小时后去除里面的药渣,再加入适量的粳米熬成粥,最有加入盐调味即可。此法除了治疗腹泻等症状还能够养胃。
2、茯苓和白术炖鲫鱼汤
做法和平常炖鲫鱼汤一般无二,在炖汤里也可以加入少许的陈皮,此法有治疗四肢乏力、面色萎黄等症状。
3、茯苓可以冲水喝
将茯苓研磨成粉末用冷开水冲服,最好是在每天早上空腹的时候饮用,长期坚持可以强身健体、延缓衰老。
4、茯苓陈皮姜汁茶
把茯苓25g、陈皮5g一起放在水里面煎服,在喝的时候在加入生姜汁10滴,它有健脾的作用,对孕妇呕吐也是有防治作用。
5、茯苓栗子粥
把茯苓15g、大枣10个、栗子25g、粳米100g准备好,然后先把栗子、大枣、粳米放在一起熬煮,然后把茯苓磨成粉末,等到米半熟的时候加入茯苓,然后直到煮熟,在加入糖就可以吃了,它有健脾的作用。
6、茯苓麦冬粥
把粟米100g加入水熬成粥,然后把茯苓、麦冬各15g熬成汁,等到米半熟的时候在把药汁倒入锅里面一起煮熟,它对惊悸失眠、口干舌燥、心胸烦热等有治疗作用。
7、茯苓薏米粥
当然也可以把茯苓、薏米各25g、粳米适量、陈皮5g一起熬成粥,它对腹泻、小便不利有治疗作用。
茯苓的用法用量
因为茯苓有着缓解水肿、利尿的功效,用于改善由于脾虚湿盛引起的体倦乏力,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状。大家在生活中食用茯苓的时候,要禁止过量,以免会导致小便的次数增多,令人元气大伤。一般情况下食疗一次用10~15克就足够了,临床上煎剂6-15克,不超过30克,入丸散剂3-6克。
当然具体情况还是要根据病情来看,切莫乱服用药。尤其是对于肾虚的患者们来说,是不适宜食用茯苓的,否则不会起到什么功效,反而会加重病情,对于身体十分不利。
茯苓和什么相克
服用茯苓应避免米醋,浓茶等物质,以及注意服用剂量,否则不仅仅影响药效,同时还会发生中毒过敏症状,比如腹痛,皮肤红肿,支气管哮喘发作等情况。
醋具有散淤、止血、解毒、杀虫的功效,常喝能够起到消除疲劳、软化血管等作用。茯苓具有健脾和胃、渗湿利水、宁心安神的功效,可治淋浊、惊悸、健忘、小便不利、痰饮咳逆、水肿胀满、泄泻、遗精等症。但是,茯苓忌醋,因为醋属于酸性,具有收敛作用,如果把茯苓和醋一起食用,醋会抵消茯苓的药效,影响其药效的发挥,所以应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