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3年末,泉州市共辖12个县级行政区,包括4个市辖区、5个县,代管3个县级市,分别是鲤城区、丰泽区、洛江区、泉港区、石狮市、晋江市、南安市、惠安县、安溪县、永春县、德化县、金门县(待统一);另有1个开发区、1个投资区: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泉州台商投资区。泉州市人民政府驻丰泽区海星街266号。
泉州市位于东经117°25′—119°05′,北纬24°30′—25°56′,地处福建省东南沿海、台湾海峡西岸,离台湾最近处仅距97海里,距金门最近处仅5.61海里,东西宽153千米,南北长157千米,全市土地总面积11015平方千米。
泉州市大地构造位于华南褶皱系的东南部,闽东火山断拗带的中南段。构造带均呈北东—南西方向展布。境内五分之四以上的面积分布为中生代火山岩系和侵入岩,两者出露面积约各占一半,从西北往东南侵入岩分布面积增多成为主体。闽中大山带中段戴云山脉主干呈北东—南西方向展布,横卧西北部德化境内,规模庞大,主峰海拔1856米,为福建省第二高峰。其支脉和余脉向东南、南部绵延,地势西北高,往东南呈阶梯状下降,构成由中低山向丘陵、台地至平原递变的多层状地形地貌景观。
泉州市地处低纬度,东临海洋,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气候条件优越,气候资源丰富。泉州市气候有3个基本特征:一是气温高,光热丰富。年太阳辐射总量为120~140千卡/平方厘米,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为19.5~21.0℃(仅西北部的山区低于18℃),最热月平均气温达26~29℃,最冷月也有9~13℃。全年无霜期长,沿海地区基本无霜。≥10℃的有效积温为5610~7250℃。年日照时数为1800~2200小时。二是降水充沛,但时空分布不均匀。全市年降水量为1000~1800毫米,自东南部向西北部递增,内陆地区比沿海地区多一倍左右。干、湿季甚为分明:3~9月降水量占全年的80%,为湿季;10~2月仅占全年的20%,为干季。降水量年际间变化率大,少雨年份降水量不及多雨年份的一半。三是季风气候显著。冬半年主要受蒙古冷高压楔控制,盛行偏北风,气温低,干燥少雨;夏半年主要受副热带高压影响,盛行偏南风,气温高,湿润多雨。
全市共有河流430条,河道总长度5225公里,水资源总量96.9亿立方米,水电装机容量84万千瓦。晋江为泉州市第一大河,发源于戴云山脉,流经永春、安溪、南安、晋江等县(市)及鲤城区、丰泽区,干支流全长302公里,流域面积5629平方公里。发源于本市境内流域面积10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有34条,总长度1549千米,其中晋江水系15条,九龙江水系5条,闽江水系9条,单独入海5条;流域面积50平方千米及以上河流81条,总长度为2156千米。晋江、洛阳江为泉州市主要河流。
泉州市已发现各类矿产数十种,已探明资源储量的矿种20余种,其中包括能源矿产、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水气矿产等。探明资源储量的矿区有300余个,其中包括10余处大型(井田)、20余处中型、290余处小型。主要矿产包括:铁、锰、铜、铅、锌、钼、金、银、煤、硫铁矿、水泥用灰岩(大理岩)、叶蜡石、硅灰石、明矾石、萤石(普通)、石墨、长石、高岭土、陶瓷土(瓷石)、伊利石、水泥用粘土、建筑用花岗岩(凝灰岩)、饰面用及雕刻用辉绿岩(花岗岩、闪长岩)、冶金用石英、玻璃用砂、铸型用砂、建筑用砂、地热、矿泉水等。
泉州市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除汉族外,还有55个少数民族,这55个少数民族是回、蒙、藏、维吾尔、苗、彝、壮、布依、朝鲜、满、侗、瑶、白、土家、哈尼、哈萨克、傣、黎、傈僳、佤、畲、高山、水、拉祜、东乡、纳西、景颇、土、达斡尔、仫佬、羌、布朗、毛南、仡佬、锡伯、普米、怒、塔吉克、俄罗斯、鄂温克、德昂、京、独龙、鄂伦春、门巴、珞巴族、柯尔克孜族、撒拉族、阿昌族、基诺族、裕固族、赫哲族、塔塔尔族、乌孜别克族、保安族。汉族占总人口的96.47%,少数民族占3.53%,主要以回族、畲族、苗族、土家族居多。回族主要分布在晋江市、台商投资区和泉港区等地;畲族主要分布在南安市、安溪县和泉港区等地;土家族主要居住在晋江市和南安市等地。
泉州历史悠久,经济开发早在周秦时期就已开始。三国吴永安三年(260年),在今南安市丰州镇置东安县治,南朝梁天监间(502~519年)置南安郡作郡治,为本地设置县、郡治之始。西晋末年,中原战乱,中原士族大批入泉多沿江而居,晋江由此得名。他们带来先进的生产工艺和文化知识,使晋江两岸得到迅速开发。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政治制度的变革,行政区划建制几度变迁。唐久视元年(700年)置武荣州,州治设今市区。唐景云二年(711年)武荣州改名泉州。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设行政督察区、专区、地区,1986年1月撤晋江地区设泉州地级市。
泉州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首届“东亚文化之都”。在唐朝,是中国对外贸易的四大口岸之一。宋元时期,“刺桐港”被称为“东方第一大港”,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通商贸易,呈现出“市井十洲人”“涨海声中万国商”的繁荣景象,被誉为“世界宗教博物馆”,“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泉州现有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505个,其中世界级有5项,是全国唯一同时拥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部3大类别“非遗”名录的城市;有国家级“非遗”36项,居全国地级市前三位;拥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945处,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4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04处,县(市、区)级文物保护单位797处。其中极负盛名的有中国现存最早的伊斯兰教清真寺、世界唯一的摩尼光佛像石刻、中国最大的老君石刻造像、葬有唐代到泉州传教的穆罕默德门徒三贤四贤的灵山圣墓、千年古刹开元寺及东西塔、记载古代海上交通和贸易的九日山祈风崖刻、广受台胞和海外侨胞信众膜拜的天后宫妈祖、民族英雄郑成功史迹与陵墓、宋代蔡襄修建的洛阳桥、号称“天下无桥长此桥”的安平桥,以及与惠东民俗、海滨风光、石雕艺术融为一体的崇武古城等。泉州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城市,拥有海丝国际艺术节永久举办权,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犹太教、基督教、印度教、摩尼教等世界多种宗教在泉州广泛传播,留下大量遗迹,使泉州成为多元文化融洽交汇、和平共荣的载体。泉州是世界闽南文化的发祥地、闽南文化遗产的富集区,是国家文旅部评定的全国首个文化生态保护区——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的核心区,形成南音、南戏、南建筑、南拳、南派工艺等独具特色的“五南”文化。泉州保留着弥足珍贵的戏曲文化遗产,有梨园戏、高甲戏、打城戏、“嘉礼”戏等剧种,其中蜚声海内外的有:晋唐士乐余韵南音、宋元南戏“活化石”梨园戏和中国一绝“提线木偶”。作为南少林武术的发源地,泉州具有薪传不息、独树一帜的武术文化。
泉州是全国著名侨乡和台湾汉族同胞主要祖籍地。旅居世界1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泉州籍华侨、华人约950万人,港澳同胞70多万人,台湾汉族同胞约900万人。长期以来,旅外乡亲热心桑梓建设,或投资办厂,或兴学育人,或捐资慈善,或引进人才,涌现出一大批贡献巨大、成就杰出的乡贤硕彦,成为推动泉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成为泉州与世界密切联系的桥梁和纽带。
刺桐花--泉州市把刺桐作为它的市花,是有典故的。相传五代十国时期的清源军节度使、晋江王留从效为了扩建泉州的城廓,曾经环城遍植刺桐。后来,刺桐生长得花繁叶茂、花红似火,成为泉州一大特征,泉州也因此而名闻海内外。因此,刺桐花成为了泉州的一种标志,被定为泉州市花。它的寓意是:红红火火,吉祥富贵,充满了人们对未来的美好希望。泉州人爱刺桐花,把它作为“瑞木”,历代文人骚客也留下了不少吟诵刺桐花的佳句,有诗云:“初见枝头万绿浓,忽惊火伞欲烧空”。可见刺桐开花时的壮丽景象。在泉州城的开元寺和华侨大厦等处,栽有不少刺桐花,美丽的泉州城掩映在刺桐的绿叶红花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