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白瓷?
白瓷是用含铁量很少的瓷土和釉料加工精制成的素白瓷器,是我国传统瓷器的一大分类。相传,唐玄宗为了讨杨贵妃欢心,曾为其征集天下能工巧匠来制作白瓷编磬。白瓷编钟能博得美人一笑,也是侧面证明了白瓷的美和声音清脆的特点了。白瓷的特点便是胎质洁白,不过历史上不同时期不同的窑址的白瓷特点也是不同的,例如北宋时期的白瓷的青白釉即釉色白中泛青,明代某窑的象牙白白瓷即其釉色纯白,在光照下,釉中隐现粉红或乳白,故称象牙白。
什么是骨瓷?
骨瓷是英国人发明的一种瓷器,受中国瓷器的影响,当然也想把瓷器做得像中国瓷器一样好。骨瓷是由食草动物的骨粉(最好用牛骨粉)和陶器经高温和低温釉两次制成的。骨粉含量超过25%的原材料可称为骨瓷,优质骨瓷呈乳白色,规则度高,整体透光性好,缺陷少,吸水率低。目前,中国市场上还有一些新骨瓷、低骨瓷等假骨瓷中国上市。
白瓷和骨瓷的区别
1、原料配方的不同
优质白瓷的材料是景德镇高岭土,景德镇高岭土历史闻名,呈色白、细腻有粘性,是优质的陶瓷生产原料。原料中加入一定量的高岭土,在一定温度范围内烧成瓷,具有透明度较高、强度较高、变形度小、釉面光滑平整、色调柔和等特点。
骨质瓷则是在制瓷原料中引入了一定量的骨磷或骨灰等物质进行烧成,加入的骨灰在瓷器烧成过程中起助熔作用,使其烧成温度降低。该瓷透明度较好,光泽柔和,但瓷质软,脆性较大,热稳定性较差,所以导致了骨质瓷受高温易开裂的缺点。
2、烧成温度不同
白瓷是高温瓷,骨瓷则是中温瓷。景德镇白瓷的烧成温度较高,能达1300℃以上,而骨质瓷的烧成温度约在1200℃—1250℃左右,白瓷因其烧成温度较高,瓷胎致密坚硬,釉色更为明亮光泽。
3、烧成方式的区别
高白细瓷采用“二次烧成”,在坯体施釉前先行低温素烧而后再进行高温釉烧,通过二次烧成极大的提高了瓷器的硬度和致密性,并且通过前期素烧,有机物被氧化,结晶水被逸出,碳酸盐和硫酸盐在施釉前分解完成更好的提高了产品质量,产品不易变形,釉面更加平整明亮。而骨质瓷的烧成温度比白瓷低,烧成温度即决定了瓷胎的致密性,烧成温度越低,瓷器质地不致密,气孔率和吸水率会较高。这就是骨质瓷在使用一段时间后污渍容易渗入瓷坯清洗不干净的原因,除了质地以外,因为中低温烧成,骨质瓷釉面容易划伤,所以骨瓷销售者会告诉大家如有划痕,可以用牙膏轻轻地打磨。
4、颜色区别
白瓷是纯白色,骨瓷是奶白色。这是因为烧制温度和瓷土原料的原因所致。高白瓷的釉色永不变色,骨质瓷一般4年左右会颜色发黄。所以我们大家基本都听说过收藏景德镇古瓷器,比如元代青花瓷,明代青花等,但是基本上没听说过收藏上百年的骨质瓷。
5、回音区别
从音色上来讲,白瓷较重较厚,两个碗相碰发出的是“叮”的声音,基本没有回音;而将两个高档骨瓷的碗放在平摊的双手上进行碰撞,发出的是和敲钟一样清脆的“铛”的声音,并且有回音,当然骨瓷是回音时间越长说明骨瓷越好。注意,骨瓷是高温烧制的瓷器,坚硬度是非常高的,这样碰撞是不会出现破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