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惊症是怎么引起的?有什么危害?小孩夜惊症怎么治疗?

本文章由注册用户 八度知识人 上传提供 评论 发布 纠错/删除 版权声明 0
摘要:儿童夜惊症属于一种睡眠障碍,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都可能是导致夜惊出现的原因。儿童时期的神经、大脑发育尚未健全。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部分,尤其是控制睡眠觉醒的大脑皮质发育的不成熟,对孩子的睡眠都会有一定的影响。下面就来看看夜惊症到底是什么引起的以及相应的治疗方法。

夜惊症又名睡惊症,是指突然从深睡中发生的觉醒,并伴因强烈恐惧产生的尖叫、异常行为和交感神经功能亢进症状。1986年报道其发病率为3%。2002年中国一项对上海1812名1~6岁儿童进行的睡眠障碍调查显示,夜惊和梦魔患病率为12.4%。睡行症和睡惊症实质上都是发生于非快动眼睡眠期的一种觉醒障碍,通常是在夜间睡眠的前1/3阶段发生。二者关系比较密切,均常起病于青春期前,以4~7岁儿童多见,男性较多,青春期后渐趋停止。

一、疾病病因

病因大多与遗传、发育、器质性、心理以及内分泌因素有关。儿童期患者大多有家族史,成人患者大都有情感或性格异常以及药物滥用史。此外,睡眠环境差、被褥过重、胸部受压、饮食过饱、鼻腔不通气等也可导致夜惊的发生。

二、临床表现

夜惊症是夜间突然出现的极度恐惧和惊恐的发作,表现为突然坐起,尖叫、呼喊或哭闹,可有心动过速、呼吸急促、出汗、皮肤潮红等自主神经系统兴奋的症状,以及下床、冲向门口等行为上的异常。一次发作一般持续1~10分钟,难以唤醒。如果强行唤醒,会出现意识和定向障碍,不能说出梦境的内容,对发作通常不能回忆。

三、危害

夜惊的病因主要为焦虑、受惊等因素,例如家庭成员的重病和死亡、初次离开父母进入陌生的环境、外伤和意外的事件所导致的焦虑和恐怖不安等。此外,在睡前听恐怖紧张的故事和看恐怖紧张的影视等,都可导致夜惊的发作。本病发作次数不一,可一夜发作数次,亦可几天或十几天发作一次。此外,本病介可为癫痫的早期症状之一,可结合脑电图检查,加以区别。另外,夜惊常可自愈,而癫痫不能。

经常发生夜惊的患儿,往往反映孩子存在持续的焦虑状态。因此,需进一步了解患儿的心理状态,以进行心理疏导。家长对儿童夜惊发作不要过于紧张,同时要注意防止夜惊伴夜游发作时可能出现的意外事故。发作后,要协助患儿重新睡好,盖好被子等。

四、检查诊断

检查

1、多导睡眠图

可见肌电波幅突然增高,脑电波幅降低,频率变快,有时出现为时数秒的α节律。

2、辅助检查

血常规、血生化、甲状腺激素等常规化验,脑电图、脑CT、脑MRI等辅助检查,了解有无躯体疾病及脑部器质性病变。

3、心理测评

人格测试如汪卫东教授研发的忆溯性人格发展量表、明尼苏达多项人格量表和艾森克人格问卷等,症状自评量表等。抑郁自评量表以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等。

诊断

依据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该病的诊断标准是:

1、反复发作的在一声惊恐性尖叫后从睡眠中醒来,不能与环境保持适当接触,并伴强烈的焦虑、躯体运动,及自主神经功能亢进(如心动过速、呼吸急促,及出汗等),约持续1~10分钟,通常发生在睡眠初1/3阶段。

2、对别人试图干涉夜惊发作的活动相对缺乏反应,若干涉几乎总是出现至少几分钟的定向障碍和持续动作。

3、事后遗忘,即使能回忆,也极有限。

4、排除器质性疾病(如痴呆、脑瘤、癫痫等)导致的继发性夜惊发作,也需排除热性惊厥。

5、睡行症可与夜惊并存,此时应并列诊断。

五、治疗方法

1、一般治疗

一般不需特殊治疗,特别是儿童期发病的睡惊症大多在青春期后自愈。向患者及家人讲解相关健康知识以减轻心理压力是必要的。消除睡前各种紧张因素,保持情绪稳定、愉快。夜惊发作时家长不要恐惧害怕,亦无须唤醒病儿,可安抚其再次入睡。

2、药物治疗

对睡惊症发作较频繁或白天有明显焦虑、抑郁等情绪者,可短期、少量使用抗焦虑药,较常用的有阿普唑仑、劳拉西泮。也可以用抗焦虑作用较好的抗抑郁药艾司西酞普兰、帕罗西汀等。

3、中医药治疗

中医对于夜惊症的治疗也有其特有的优势,较常用的方剂有:归脾汤、温胆汤、泻心汤、血府逐瘀汤、交泰丸、天王补心丹等,中成药有:朱砂安神丸、当归龙荟丸、柏子养心丸、安神补脑液、人参归脾丸等,根据患者症状辨证分型,分而治之。针灸、按摩导引对于夜惊症的也有很好的效果。

六、预防措施

1、良好的作息习惯和睡眠卫生,如不开灯,室内空气流通,睡姿正确,睡前不要吃过多的东西等,以使大脑正常发育并得到充分的休息。

2、帮孩子放宽心。排除了生理和身体上的因素,父母们就要尽量避免那些可能引发夜惊症的事情发生,从客观上解除孩子心里的压力。同时,以讲故事、做游戏的方式,对孩子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让他们解除焦虑、放松身心,培养他坚强的意志,开朗的性格。在上床后,家人亲切地陪孩子说说话,或共同听一段轻松的音乐,也往往能让孩子心情愉快地入睡,这是避免夜惊的好方法。

3、白天适度增加孩子的运动量,不仅可以增强体质,还能促进脑神经递质的平衡。而且孩子白天的活动多了、累了,晚上也容易睡得深,提高睡眠质量。

推荐阅读

【睡眠知识百科】健康作息时间 正确睡姿 常见睡眠问题及解决方法

睡姿大比拼 哪种睡姿最健康?从睡觉姿势看你们的性格和感情

【失眠专题】长期失眠怎么办 如何改善睡眠质量 你的睡眠还好吗?

20个睡眠坏习惯 别让睡眠陋习加速你的衰老

嗜睡是什么原因 症状、治疗 特别能睡是病吗

梦游的一般特征 梦游症治疗方法 如何预防

说梦话是什么原因 经常说梦话的吃什么好 梦呓怎么治

声明:以上方法源于程序系统索引或网民分享提供,仅供您参考使用,不代表本网站的研究观点,证明有效,请注意甄别内容来源的真实性和权威性。申请删除>> 纠错>>

网站提醒和声明
本站为注册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非“MAIGOO编辑”、“MAIGOO榜单研究员”、“MAIGOO文章编辑员”上传提供的文章/文字均是注册用户自主发布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虚假信息、错误信息或任何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 申请删除>> 纠错>> 投诉侵权>> 网页上相关信息的知识产权归网站方所有(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著作权、商标权、为用户提供的商业信息等),非经许可不得抄袭或使用。
提交说明: 快速提交发布>> 查看提交帮助>> 注册登录>>
相关推荐
宝宝发烧不退原因 宝宝发烧一直不退怎么办
婴幼儿的免疫力比较差,这就导致了宝宝比较容易发烧,还经常出现高烧不退的现象,这个时候如果不能做好护理工作,宝宝的身体可是会大受伤害的。那么,宝宝发烧后一直不退烧该怎么办呢?其实,当宝宝发烧不退时,我们可以让宝宝多喝点水帮助散热,用时可以采取冷敷、酒精擦拭等物理降温方法帮助宝宝散热,具体内容一起来了解下吧!
小儿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的症状是什么 小儿甲状腺功能减低症怎么治疗
很多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CH)患儿在新生儿期不能及时发现和治疗,影响到孩子身高和智力的发展,出现呆小病,早期治疗预后较好,延迟治疗则会出现不可逆性脑损害。那么小儿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的症状是什么呢?怎么治疗?一起来看一下。
佝偻病是什么 佝偻病会遗传吗
佝偻病是什么?佝偻病是一种维生素D缺乏性导致婴幼儿骨骼病变的全身慢性营养性疾病。佝偻病的症状可以分为早期、活动期和后遗症期,其中早期症状表现为神经兴奋性增高,活动期表现为骨骼畸形。佝偻病越早治疗效果越好而且能够治愈,对已有骨骼畸形的后遗症期患儿智能稳定病情,有下面从佝偻病病因、症状、治疗、预防等方面进行介绍。
骨骼 维生素
2494 156
宝宝常见疾病用药大全 婴幼儿用药注意
小儿处于生理和代谢过程迅速变化的阶段,对药物具有特殊的反应。所以要特别提醒家长们,照顾生病宝宝,科学用药、安全用药才是最关键的!智慧育儿,才能让宝宝健康成长。那么下面为您介绍儿童常见疾病用药大全,宝宝常见病用药及注意事项。
自闭症的表现有哪些 自闭症能治愈吗
儿童自闭症(或称孤独症)是发生于儿童早期的一种涉及感知觉、情感、语言、思维和动作与行为等多方面的发育障碍。自闭症的表现有哪些?自闭症能治愈吗?下面从自闭症的表现、自闭症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3方面入手,为您介绍儿童自闭症的表现和治疗方法,一起来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