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肠趾指足趾或手指受累时,整个趾(指)呈弥漫性肿胀,呈腊肠样,是反应性关节炎和银屑病关节炎的一种临床表现。
一、常见病因
腊肠趾常见于反应性关节炎、银屑病关节炎等疾病。
1、反应性关节炎
典型的反应性关节炎起始于泌尿生殖系或肠道感染后2~4周。多发生于18~40 岁,也可见儿童及老年人。男女发病率无明显不同。典型表现为肿胀、发热、触痛,以及主动活动和被动活动时疼痛。足趾或手指受累时整个趾(指)呈弥漫性肿胀。
2、银屑病关节炎
其中少关节炎型是银屑病关节炎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占70%以上。为非对称性,通常累及个别近端和远端指间关节和掌跖关节。此型尚可出现由于指间关节炎和个别手指或足趾屈肌腱鞘积液而造成的“腊肠指”。
二、检查
1、血液学
红细胞沉降率和C反应蛋白在急性期反应性关节炎可明显增高,进入慢性期者则可降至正常。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淋巴细胞计数增高或出现轻度贫血。部分患者可见尿中白细胞增高或镜下血尿,很少出现蛋白尿。
2、细菌学检查
中段尿、便及咽拭子培养有助于发现反应性关节炎相关致病菌。测定血清中抗细菌及菌体蛋白质抗体对鉴定细菌类型十分重要。目前,反应性关节炎可进行常规抗体检测的微生物包括沙门菌、耶尔森菌、弯曲菌、衣原体、淋球菌、伯氏疏螺旋体、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此外,以PCR 检测衣原体及病毒的方法在反应性关节炎诊断中亦很有意义。
3、HLA-B27 测定
HLA-B27 阳性对反应性关节炎的诊断、病情判断乃至评估预后有一定参考意义。但是,HLA-B27 测定阴性不能除外反应性关节炎。
4、自身抗体及免疫球蛋白
反应性关节炎患者的类风湿因子、抗核周因子及抗核抗体均阴性,而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 可增高。这些指标测定有助于反应性关节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5、关节液检查
对反应性关节炎诊断及与其他类型关节炎的鉴别具重要意义。反应性关节炎的滑液中可有白细胞及淋巴细胞增高,黏蛋白阴性。关节液培养阴性。利用PCR、间接免疫荧光及电镜技术可在部分患者的滑膜及滑液中检测到菌体蛋白成分。
三、诊断
1、指(趾)肿胀
指(趾)肿胀是组织由于发炎、充血或淤血而体积增大。
2、巨指(趾)
巨指(趾)症是一种以手指或足趾体积增大为特征的先天性畸形,在四肢先天性畸形中的发生率很低,约为0.9%。
3、匙状指(趾)
临床主要表现为吞咽困难、咽部异物感,吞咽困难呈间歇性,不伴疼痛,常发展为持续性。多见食欲不振、乏力、心悸、苍白、匙状指(趾)及脱发。以缺铁性贫血、吞咽困难和舌炎为主要表现,好发于30~50岁的白种妇女性,男性少见,中国人罕见。
4、并指(趾)畸形
指五趾(指)之间的两只或是两只以上互相粘连在一起没有独立分开,是出生时就可发现在的先天性异常。
5、杵状指(趾)
指(趾)末端软组织增厚似鼓槌状膨大,呈拱形隆起,甲纵脊和横脊高度弯曲,表面呈玻璃状。健康人手指末节侧面指甲与甲周皮肤的角度为160度,随着杵状指的发生,此角度可逐渐变大至180度及以上。按压指甲根部,可有明显的弹性感,并可有压痛。不同疾病出现的杵状指,指端色泽也不尽相同。先天性心脏病的杵状指,指端常紫黑,甲弧显红褐色,甲床毛细血管增多,指端血流增加。肺疾患杵状指指端干燥不光滑,呈黄白色,血管增生不显著。杵状指(趾)是内科某些疾病的较常见症状。
四、治疗原则
对于腊肠趾要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坚持治疗。对于系统性硬化病引起的腊肠趾,硬化病尚无特效药物。皮肤受累范围和病变程度为诊断和评估预后的重要依据,而重要脏器累及的广泛性和严重程度决定它的预后。早期治疗的目的在于阻止新的皮肤和脏器受累,而晚期的目的在于改善已有的症状。
针对病因治疗。链球菌感染后反应性关节炎患者应给予预防性抗生素治疗;银屑病关节炎可在关节腔内、腔上囊内或腱鞘内注射长效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但反复注射容易引起感染。部分已出现关节畸形和功能障碍的患者可采用关节成形术,以恢复关节功能。
五、注意事项
1、腊肠趾患者的预防措施主要是消除和减少或避免发病因素,改善生活环境空间;
2、改善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防止感染,注意饮食卫生,合理膳食调配;
3、平时注意锻炼身体,增加机体抗病能力,不要过度疲劳、过度消耗,戒烟戒酒。
推荐阅读
声明:以上方法源于程序系统索引或网民分享提供,仅供您参考使用,不代表本网站的研究观点,证明有效,请注意甄别内容来源的真实性和权威性。申请删除>>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