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道憩室指胃肠道壁层局部向外膨出形成的袋状突出。可发生于胃肠道的任何部位。中国结肠憩室比西方国家少见,胃部憩室也很少见。无并发症的消化道憩室对人体健康多无明显影响。
消化道憩室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其中十二指肠憩室发生率最高,其次是空回肠和结肠,食管和胃最少见;而结肠憩室以右半结肠为主,食管憩室则以食管中段憩室居多;食管和胃憩室多无特殊表现外,小肠和结肠憩室多为症状性憩室病,其主要并发症为憩室炎、出血、穿孔等。
尽管部分消化道憩室可终生无症状,但由于憩室囊腔与消化道相通,憩室内易滞留食物残渣或其他肠内容物,这些异物滞留过久,必然导致憩室并发症。提高消化道憩室的诊断率,争取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很有必要的。
一、分类
根据憩室壁的结构不同,分为真性和假性两种。前者为粘膜、肌层和浆膜均膨出,而假性憩室则只有粘膜和浆膜两层突出。憩室可以多发,也可以单发,以单发者为多。假性憩室多为先天性。真性憩室则以获得性多见。
常见种类
①食管憩室:在食管各段均可发生,中国以食管中段憩室比较多见。发生于咽与食管连接区者又称为岑克尔氏憩室,属于假性憩室。
②胃憩室:非常少见。
③小肠憩室:多发生于十二指肠降部,在消化道憩室中最为常见。发生率占尸检材料的8%左右,约占全部消化道憩室的70%。原因可能与十二指肠降部法特氏壶腹周围有胆管、胰管和血管的通过有关,局部肠壁比较薄弱,若腔内压力增高或肠外邻近组织牵拉时,软弱的肠壁被迫疝出,逐渐形成袋状憩室。另一种发生于回肠末段的憩室称之为梅克尔氏憩室,属于先天性畸形,憩室壁内可含有胃粘膜等异位组织,发现率约占尸检的 2%。
④结肠憩室:在西方国家中比较多见。过去认为在中国少见,其原因可能与饮食习惯不同有关。据估计,20世纪末在中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结肠憩室的发生率可达4.4~12.7%。
二、形成原因
不十分清楚。正常时,胃肠道腔内有一定的压力,这压力部分被腔外压力所抵消,部分则由具有弹性的胃肠壁组织所承受,处于平衡状态。假如某一部位的胃肠壁层组织因先天发育不良或后天损伤而发生退行性变,以致局部承受腔内压力的能力减弱,或者肠道外邻近组织炎性粘连或肠壁表面脂肪积聚过多而牵拉肠道,使局部胃肠道壁突出,形成憩室。
三、临床表现
消化道憩室多无症状,常在 X射线钡餐、钡灌肠或纤维内镜检查时偶然发现。若憩室较大或并发憩室炎时,可以出现局部不适或隐痛,有时还可以出血。梅克尔氏憩室含有胃粘膜异位组织时,可以发生消化性溃疡。
四、诊断和治疗
主要依靠X射线钡餐造影、钡剂灌肠检查或纤维内窥镜检查。一般不需治疗。如果并发严重憩室炎、出血或其他并发症时,可考虑手术切除。
中药处方
白花蛇舌草30克,野菊花15克,半枝莲15克,半边莲15克,威灵仙15克,银花10克,皂刺10克,鸡内金10克,陈皮10克,木香10克,橘核15克。
服法:水煎服。本方适用于食道憩室,吞咽困难者。
五、并发症
1、憩室出血
憩室出血是老年人下消化道大出血中最常见的原因之一。由于憩室部位靠近穿经肠壁的血管支,血管被侵蚀破溃后可引起憩室出血,尤以右半结肠的憩室出血为多见。
出血大多为无痛性并不伴发憩室炎,常由于憩室内压增高引起粘膜坏死或憩室内粪石直接损伤粘膜所致。大量出血时患者可发生休克,多数病人出血可自行停止,同一憩室反复出血的情况罕见。
诊断依赖于血管造影及结肠内镜检查。如出血已停止,应即行结肠镜检查,以除外直肠及结肠病变。如出血持续存在,应行选择性肠系膜动脉造影,可与右半结肠粘膜血管发育不良或缺血性肠病所引起的出血相鉴别。有时便血可由并存的结肠癌引起,需注意鉴别。
治疗以支持疗法包括输血为主。持续出血者在肠系膜动脉造影时经动脉导管滴注垂体后叶素,50%的病人可有效地止血。无效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2、憩室炎
结肠憩室颈部由于肠壁环肌收缩而受压,易使憩室内物质潴留引起炎症。因憩室壁仅有粘膜与粘膜下层,炎症很易扩散形成憩室周围炎及脓肿,亦可发生急性穿孔或破裂引起急性腹膜炎。
急性憩室炎的表现为急性腹痛发作,伴发热心悸,下腹压痛及反跳痛,酷似急腹症,可持续几小时或者数天。下腹部可扪及炎性腹块。部分或完全梗阻时有肠鸣音亢进,并发腹膜炎后,肠鸣消失。直肠指检触及脓肿或炎块有助于定位。
鉴别诊断应考虑急性阑尾炎、炎症性肠病、缺血性结肠炎、结肠癌、其他原因引起的肠梗阻、卵巢囊肿破裂、肾绞痛等。憩室膀胱瘘时,尿中可出现大量红白细胞,B超检查有助于诊断腹部和盆腔的炎性肿块和脓肿,并与卵巢囊肿相鉴别。如既往钡剂灌肠已显结肠憩室则有利于诊断,急性憩室炎早期不宜做钡灌肠,诊断有怀疑时可用水溶性造影剂,原则上在炎症消退后几周再做。
近年来盆腔及腹部CT越来越多地用于诊断有并发症的憩室炎病人,但肠周炎症、瘘管、窦道、脓肿和梗阻、急性憩室炎的诊断并不需要CT,如有以下情况,应进行CT检查:
①急性期对憩室炎诊断并不肯定;
②临床怀疑有脓肿或瘘管时;
③急性期内科治疗并未出现明显效果;
④患者应用免疫抑制剂,临床估价并不可靠;
⑤右半结肠憩室炎或巨大憩室炎时。
治疗包括禁食、胃肠减压、静脉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给予广谱抗生素如庆大霉素、氨基苄青霉素及甲硝唑7~10天,也可用第三代头孢霉素。如脓肿形成,应在B超或CT引导下穿刺排脓。弥漫性腹膜炎伴或不伴穿孔、不能缓解的肠梗阻和结肠内脏瘘管者需要手术。
大多数患者经内科治疗后可以缓解,如内科治疗数天未见好转或复发者亦需手术治疗。
六、注意事项
1、调整饮食结构,增加纤维素,特别是谷物纤维素的摄入,如燕麦片、麸子、玉米面、黄豆。蔬菜中的蒜苗、芹菜、韭菜等,菌藻类中的木耳、海带、紫菜等也是消化道憩室病患者不错的选择。红薯是通便佳品,但不宜过量摄入,以免腹胀、腹泻。
2、要全神贯注地排便,定时排便,停用可引起便秘的药物。
3、有合并症可疑迹象时,及时去看医生。
4、控制体重,科学减肥。
声明:以上方法源于程序系统索引或网民分享提供,仅供您参考使用,不代表本网站的研究观点,证明有效,请注意甄别内容来源的真实性和权威性。申请删除>>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