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物癖时间久了会怎样 恋物癖的形成诱因

本文章由注册用户 爱宝育儿 上传提供 评论 发布 纠错/删除 版权声明 0
摘要:恋物癖是什么意思?恋物癖通常开始于青春期,多见于男性,由于这种行为会引发患者不惜用非法手段(如偷窃、抢劫等)去获取异性的物品(如异性内衣、丝袜、手帕等),恋物癖患者常被人认为是变态,这种异常的举止爱好让人避而远之,那么恋物癖是怎么形成的?恋物癖有可能治愈和克服吗?

一、什么是恋物癖

恋物癖指在强烈的性欲望与性兴奋的驱使下,反复收集异性使用的物品。所恋物品均为直接与异性身体接触的东西,如乳罩、内裤等,抚摸嗅闻这类物品伴以手淫,或在性交时由自己或要求性对象持此物品,可获得性满足(即所恋物体成为性刺激的重要来源或获得性满足的基本条件)。对刺激生殖器官的性器具的爱好不属恋物症。

二、恋物癖形成的原因

1父母影响

一般和家庭环境是有一定的关系的,之前遇到过一个朋友有严重的恋物癖,对女性的高跟鞋有强烈的喜好,原因是小时候单亲家庭,跟随父亲,最后一次见妈妈,妈妈穿着一双颜色鲜艳的高跟鞋,从此只要看到高跟鞋就会产生强烈的占有欲。随着成年会对穿色彩现象的高跟鞋的女性产生浓厚的兴趣。

2童年阴影

例如:同样是身边的一个朋友,年龄四十多岁了,但是一直喜欢买各种变形金刚,家里到处摆满了大大小小的变形金刚。各种国外国内的都有。后来进行深处沟通后才知道,小时候邻居家条件比较好,一起玩的小伙伴有个变形金刚,但是从来不让他摸不让碰。童年心理缺乏和阴影导致的后天的极度的满足和控制。

3欲求不足

常见一些有强烈的饮食欲的人,可能在生长发育的期间,由于某种原因,比如家庭条件的原因,导致吃不上,吃不够,成年后虽然物质生活改善了,但是对于食物的欲望每次相起之前的经历都是饥饿的状态。

4长期单身

对长期单身的男性比较常见,比如对于女性的丝袜或者和女性特征有关的一些物品有欲望,这个一般结婚之后会有缓解。

5、情景刺激

之前有过一个患者朋友有强烈的恋足癖。这个朋友是男性,对于女性的足部有强烈的兴趣,喜欢亲吻。原因是在刚开始性启蒙的时候,看过一个相关的不健康的电影,里面有个非常美好的亲吻足部的场景,然后对他的大脑产生一定的冲击。后期就会有这个症状。


三、恋物癖的心理特征和表现

1、干方百计地收集其偏爱的异性的物体。不惜冒偷窃、名誉扫地、前途黯淡的危险,不住地到处寻找,若拿不到这些东西,便会产生焦虑不安的情绪。

2、恋物癖患者对异性本身毫无兴趣,把性欲专门指向物品。至于这些物品是什么人的则无关紧要。而正常的恋物心理则与此相反,是一种“爱屋及乌”的心理。

3、患者是一边摸着、看着、闻着这些物品,一边以各种方式达到性乐高潮。如有的患者在手淫或性交时也带着这些物品。

4、恋物癖是一种习惯性的行为。而且患者在偷窃恋物的前后心理也是相当复杂、矛盾重重的,没有得手之前,往往感到焦虑、紧张和不安,一旦得手,虽然性心理得到了满足,但常常又会因憎恨自己的这种行为而产生自责、悔恨、忧郁、痛苦、自卑等心理冲突。

四、恋物癖的危害

影响正常性爱的质量,甚至对正常性爱不感兴趣,同时可能造成不良的社会认知,所以需要治疗。恋物癖是性心理幼稚的表现,是一种可以纠正的性心理障碍。患者的年龄越小,解决的难度会越小,最好能够尽早进行治疗。

他们对异性本身或异性的性器官没有兴趣,而把兴趣集中在女性的内衣、内裤、乳罩、头巾、衣服或异性的头发、手、足、臀部等部位来取代正常的性活动以激起性兴奋,获得性满足,他们常常通过对这些物品抚摸、玩弄、吸吮、啮咬等方式激起性兴奋,同时伴以手淫来获得性满足。

五、如何克服恋物癖

1克服这种不良习惯,不要将自己的条件反射建立在与女性相关的特殊物品上,一次因偶尔得到异物物品而兴奋,但如果经过多次重复,就有可能形成为一种习惯;

2克服不良文化的影响,不要排斥异性,有人认为初中阶段要专心学习,不跟女生讲话,要跟异性保持正常交往;

3发展正常的性心理,一些心理异常者,在潜意识中害怕生殖器被阉割,迫使自己去寻找一些安全、容易获得的性行为对象,譬如异性身体的一部分或饰物当作性器官,缓解内心的不安;

4加强科学的性知识的学习,克服对性的无知和好奇,提高科学的性意识,也可以避免形成恋物癖;

5如果自己无法戒断和克服,可以通过心理咨询师的疏导,认识自己形成这种病态心理的原因,对病症有正确的认识,提高自己治疗的决心和自信,达到治疗目的;

6通过认知疗法,让患者回忆疾病产生的过程,咨询师和患者共同探究,找出问题形成的根源,并发现这种行为的危害,制定切实可行的行动计划去有效克服这种行为;

7、也可以采用厌恶疗法,当患者产生恋物想法时,便给自己一个恶性刺激,如用手指掐自己的胳膊,让自己感到疼痛,从而提醒自己控制这种欲念,直到病态行为完全消除。

六、如何预防恋物癖

1、处理好恋母情结的转化

对于恋物癖等性偏好障碍的防治要从幼儿开始,尤其是处理好35岁时幼儿恋母情结的转化。比如母亲一方面不要过于溺爱男孩,另外在孩子面前强化对父亲优良品质的认可,否则如果过度溺爱而又在面前指责孩子父亲的不是,会阻碍男孩将对母亲的依恋转换为对父亲的认同。

2、避免不良的性刺激

母亲在男孩3岁以后不宜与他同床共眠,不要在孩子面前穿着内衣,不要玩弄男孩的性器官,夫妻亲密行为尤其是性生活要避免让孩子看到。

3、及时正确的性教育

在不同年龄阶段要根据孩子的心理特点进行及时正确的性教育,引导他们正确认识两性生理和心理的差异,消除对异性的过分神秘感。对异性的好感或爱慕甚至早恋不要一味地打压而要合理地引导。

4、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

要高度重视家庭环境对幼儿人格的影响。鼓励孩子努力学习,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如开朗大方、勇敢自信等。

5、减轻孩子的压力

父母除了关心孩子的身体健康和学业以外,更要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形成亲密的亲子关系,并学会帮助孩子减轻各种压力。比如,不要在学业方面给孩子过多的压力,孩子在学校犯错误不要一味地指责甚至打骂,而要先给予安慰保护孩子,减轻他们的压力,回到家里后再详细了解情况,给予恰当地处理。

网站提醒和声明
本站为注册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非“MAIGOO编辑”、“MAIGOO榜单研究员”、“MAIGOO文章编辑员”上传提供的文章/文字均是注册用户自主发布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虚假信息、错误信息或任何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 申请删除>> 纠错>> 投诉侵权>> 网页上相关信息的知识产权归网站方所有(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著作权、商标权、为用户提供的商业信息等),非经许可不得抄袭或使用。
提交说明: 快速提交发布>> 查看提交帮助>> 注册登录>>
最新评论
相关推荐
青少年常见心理问题 如何维护中学生心理健康
青少年期是成长发育过程的一个阶段,也是人生迈向成熟的一个重要阶段和过渡期。但是由于这一时期的青少年身心发育不健全、自控能力比较弱,加上一些不良的外在因素的影响,很多青少年容易出现一些心理问题。有很多青少年都会遇上社交恐惧、早恋、厌学等等不良的情绪、不良的行为。那么青少年常见心理问题有哪些呢?青少年心理健康如何维护?下面为您介绍青少年常见心理问题与对策。
青少年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
1.2w+ 69
【老人心理健康问题】老人心理健康标准 老年人常见心理问题如何疏导?
日渐老去,老人要面对很多心坎:老伴离世、退休后无所事事、儿女离家、孤独寂寞······年纪大了,身体上的疾病并不是最让人担心的,反而心理疾病更折磨人,而心理健康更是成为了老人健康的一大杀手。那么老人常见心理问题有哪些?老年人存在的心理问题如何排解和疏导呢?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老年人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应对方法。
中老年健康 心理健康 ★★★
4288 103
【特殊情结】同性恋 师生恋 自恋 恋父恋母 看看你内心隐藏哪些独特的情结?
很多人表面上看起来并没有和其他人不同,但是内心其实隐藏着一些不为人知的秘密情感,比如同性恋、师生恋、恋父、恋母、处女情结、初恋情结等等。他们有些人因为自己的感情可能不受公众认同,备受舆论而不敢把自己的情感公诸于世。也有些觉得自己的观念并没有不妥而一意孤行。对于这些特殊情结可能人人都有,大家要学会认识自己,认清事实真相,然后用适合的方法缓解自己内心不得解开的结。
情感问题 心理健康 ★★★★
3223 34
典型的成瘾行为有哪些?各种上瘾性行为怎么治疗
一般来说,我们对一种事物的轻度喜欢是爱好,这是正常的;可是一旦迷恋上瘾最后到痴迷的状态就不太正常了。俗话说“玩物丧志”指的就是行为成瘾的后果。任何事物都可以上瘾,比如网瘾、烟瘾、性瘾,甚至各种在常人眼里觉得极致变态的恋童癖、异装癖、偷窃癖等。典型的成瘾行为有哪些?各种上瘾性行为怎么治疗?maigoo小编总结了各种典型的成瘾行为,分析它们它们各自的成因、危害以及戒除方法,下面一起来了解下吧。
心理健康 情绪情感 ★★★★
4598 25
常见的心理疾病有哪些 健康要从“心”开始
你的心理健康吗?随着社会压力的增大,人们的精神状态会随之变化,心理疾病非常普遍,只是存在着程度区别而已,所以有很多人不会去关注,当发现已经影响我们的生活时,已经到了无法调整的地步,这时候可能就需要进行心理治疗了。常见的心理疾病有哪些呢?为了我们的健康生活,一定要做好心理保健。
心理健康 情绪情感 ★★★
4529 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