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懂得分享怎么办 家长该如何正确引导

本文章由注册用户 爱宝育儿 上传提供 评论 发布 纠错/删除 版权声明 0
摘要:在养育中,“孩子不懂得分享”是父母们提到的一个高频“问题”。导致孩子不会分享的原因是什么?这要从孩子的物权意识敏感期说起,在物权意识敏感期这个阶段的孩子,会把自己喜欢的东西看得很紧,认为自己的东西就是自己的,不能给别人。这时候家长该如何正确引导呢?下面,来看看吧!

孩子不懂分享的原因

这要从孩子的物权意识敏感期说起:两岁多的孩子,他的世界是“我的、我的”。所以孩子常常会说“这是我的”“那是我的”,什么东西都不肯和别人分享,甚至妈妈也要不到他手里的东西,这就是孩子进入了物权意识敏感期。这个阶段大概要经历三四个月,但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有的孩子可能会更长一些。这个时期是孩子在进行物权归属的练习,通过对物品归属权的确认,来认知他与物品的关系。三四岁的孩子进入秩序、完美、执拗的敏感期,如果成人把一块饼干掰掉一点给孩子,孩子会哭闹不止拒绝接受,那是对完美的敏感,我们破坏了孩子对圆的感觉。

在物权意识敏感期这个阶段的孩子,会把自己喜欢的东西看得很紧,如果家长把孩子喜欢的玩具或食物送给别人,会遭到孩子的拒绝和反对,甚至会大哭大闹。可很多家长认为孩子自私,也为顾及自己的面子,有时硬是把孩子的东西拿走送给别的孩子。家长的强迫分享,导致了孩子物权归属的混乱,不清楚哪些东西是自己的,哪些东西是别人的。当你硬拿走孩子的东西时,孩子也学会了随便抢别人的东西。


宝宝不分享就是自私吗

占有并将东西当成自己的,是在三四岁左右开始真正能分享前的正常阶段。两岁以下的孩子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他们是自己的世界的中心,其他任何事物的存在都只是因为与他们有关。

这个时候他会认为他所看到的所有的东西都是他的,包括妈妈也是他独属的,不允许别人分享,加上这个阶段他还不会考虑别人的心理感受,所以表现得看似小气、自私,实际上是人类发展的自然规律。

3岁以后,随着孩子社会性发展,基本上都能明确区分自我和他人,越来越懂得与人相处之道,换位思考和同理心也发展起来,分享的行为也成为孩子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方式。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三岁以后,所有的孩子都必须做到愿意分享,更不意味着孩子所有的拥有都可以用来分享。

事实上,在成人的世界也是如此,就算一个再乐于分享的人,也会有专属于自己不可分享的私有世界。

为什么好多孩子平时都很大方的,但是当被大人要求分享时,总是显得特别小气,甚至会出现大哭大闹呢?那是因为在孩子的眼里,这根本不是分享,是大人的强权,是在抢夺

当他们感受到自己的物权受到威胁后,人的本能就是抵抗和捍卫。这不是小气不是自私,这是自我防卫的本能。

如何引导宝宝学会分享

1、避免贴标签

即使孩子不爱与人分享,也不要说孩子自私、小气之类的话。当然,当孩子做出分享的行为时,父母要加以奖励,表扬。

2、同理心的培养

面对不愿意分享的宝宝,我们可以通过强调他人的情绪,尝试让孩子明白为什么对方想要玩他玩具的原因(如:“看上去他对你的玩具很感兴趣呢!”),这是帮助他建立同理心的方法。当他能够设身处地替他人思考时,他也会变得更加愿意分享。

3、尊重孩子意愿

鼓励孩子自由表达,教孩子学会自我评估,哪些东西我愿意分享,哪些东西我不愿意?哪些人我愿意分享,哪些人我不愿意分享?孩子只有在自愿的情况下经历“分享”的过程才能自己去体会。

4、让孩子体验分享的乐趣

鼓励孩子与小朋友多交往,多参加一些需要配合完成的活动或游戏,让孩子感受到和小朋友在一起玩的快乐。孩子也是需要社交的,如果分享给他们带来快乐,他们也是乐意分享的。

5、善用交换法

当两个孩子在争夺时,可以用“交换法”来引导两个宝宝进行分享。比如说,可以试着告诉弟弟,如果他想玩姐姐手里的玩具,就需要用自己的玩具进行交换,而且这种交换需要征得姐姐的同意,这是在教宝宝尊重他人的意愿。如果姐姐愿意大方分享,当然好。如果确实不愿意,用别的玩具也不能达到交换的目的。那就暂时把两个宝宝分开,转移注意力,而不是用妈妈的“权威”来强迫要求分享,这样做会让孩子感受到了被“霸占”、“抢夺”等不安情绪,破坏孩子的安全感。

网站提醒和声明
本站为注册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非“MAIGOO编辑”、“MAIGOO榜单研究员”、“MAIGOO文章编辑员”上传提供的文章/文字均是注册用户自主发布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虚假信息、错误信息或任何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 申请删除>> 纠错>> 投诉侵权>> 网页上相关信息的知识产权归网站方所有(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著作权、商标权、为用户提供的商业信息等),非经许可不得抄袭或使用。
提交说明: 快速提交发布>> 查看提交帮助>> 注册登录>>
相关推荐
宝宝特殊时期喂养要注意什么?婴儿长牙 厌奶 断奶等阶段喂养指南
照顾宝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宝宝身体生长发育迅速,短短几个月内就会经历长牙、厌奶、断奶等特殊时期,在不同的时期都需要有针对性的照顾方法。另外,在宝宝打疫苗的期间也要特别注意宝宝身体和饮食上的照顾。那么宝宝特殊时期喂养要注意什么?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0-6岁宝宝育儿指南 宝宝早教成长大课堂
0-6岁是宝宝发育身体、培养性格、发展思维的最基础的时间段,此时父母对孩子各方面的训练、教育和培养是能够对孩子影响一生的。孩子的早期教育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重点和方法,要保证孩子的全面发育发展,不要忽略任何一个方面。在注重孩子身体健康、智力发育的同时也要注意他们的心理健康。下面为大家介绍孩子早教的方方面面,育儿就要用科学正确的方法。
婴幼童 母婴健康 ★★★★
5267 187
断奶的最佳时间 宝宝断奶不喝奶粉怎么办
母乳虽然是宝宝最好最有营养的食品,但随着宝宝一天天长大,母乳所供给的营养已无法满足宝宝生长发育的需求,所以,宝妈应适时增加辅食喂养,并在恰当的时机给宝宝断奶。在断奶的过程中会出现宝宝不喝奶粉、吵闹等情况。此时大人不要着急,要按照正确的断奶方法,循序渐进地给宝宝断奶。下面一起来看看断奶的正确方法介绍,以及断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解决。
男人如何扮演好爸爸的角色 您是位合格的父亲吗
父亲,是伟大的,他保护、关爱一家人,让全家人相信他是绝对可以依赖的守护神。那么,男人如何才能扮演好爸爸的角色,做一位合格的父亲呢?要用心和孩子交流、不使用家庭暴力对孩子、按时参加孩子的家长会、热烈欢迎孩子的朋友来家里玩、不用自己得思维来左右孩子的成长……下面,来看详细介绍!
婴幼童教育机构有哪些 让孩子的教育与世界同步
孩子教育的问题一直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关注重点,为了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家长们需要抓住宝宝大脑和智力发育的规律和特点,有计划对宝宝进行早期教育工作。人的大脑在婴儿出生以后第五个月到第十个月发育最快,到第二年末,就基本完成了它的生长过程。所以,一个缺乏早期教育、或是教育方法不当的婴儿,他们一生智力的发展相比接受早教的婴幼儿落后了一步。下面为大家系统介绍婴幼儿早教的相关资讯。
育儿 婴幼童 ★★★
1298 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