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舞蹈特点 壮族舞蹈风格和常见种类介绍

本文章由注册用户 长河纵览 上传提供 评论 发布 纠错/删除 版权声明 0
摘要:民族民间舞蹈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壮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有着灿烂优秀的传统文化的民族,深入了解壮族民间舞蹈,对民族舞蹈的传承与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壮族舞蹈有什么特点?壮族舞蹈源于对狩猎的模仿,并且和巫师的酬神活动等壮族传统宗教联系紧密。壮族民间舞蹈安详、欢快的动律,对壮族民间生活和图腾崇拜的模拟再现,无不体现出了壮族的传统审美习俗。下面请您一同关注了解壮族舞蹈。

壮族舞介绍

壮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民族,主要聚居在广西。壮族有着漫长的历史,史称乌浒、俚僚、僮壮,1965年之后改为壮族。壮族还拥有优秀文化传统,如两千年前左江崖壁画,汉代铜鼓,宋朝时的壮锦等。壮族人喜歌善舞,舞蹈涵盖的内容有:祭祖舞蹈、丧葬舞蹈、宗教祭祀舞蹈,民俗自娱舞蹈等。

壮族先民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传统民族祭祀与节日文化活动。早先的舞蹈都是用于宗教祭祀仪式的,因为人们深信舞蹈可以超越现实,沟通神灵,于是各部族产生了各具代表性的舞蹈。同时,壮族宗教祭祀舞蹈吸收了壮族人民千百年来劳动生产、生活习俗的风格特点,反映了壮族人民与大自然斗争的精神风貌。

当然,舞蹈也是壮族人民长期而丰富的社会生活实践的积淀以及功利主义驱使下的意识形态的集中反映。总之,与其他古老的艺术一样,壮族的民族舞蹈起源于一定的历史社会活动,是特定状态下社会存在的真实的艺术反映。壮族民间舞蹈安详、欢快的动律,看成他们劳动生存环境以及传统的审美情趣。

壮族舞蹈特点

舞蹈的动作特点是:双腿屈膝深蹲、姿态沉稳。舞蹈呈现出简素、拙朴的风格。"师公舞",即宗教舞蹈,它源于师教。师教又称三元教,即梅山教、武教、巫教,是民间原始宗教。师公主持祭祀仪式,并戴鬼神面具进行歌舞表演,由歌舞曲和打击乐为舞蹈伴奏。师公舞内容很多,各地区有不同形式的师公舞,总括起来大体有一百多个,并已形成固定的表演模式,舞蹈呈现出原始古朴风貌。

舞蹈规律特征是:讲究双腿屈膝上下颤动、上身的晃动、扭胯蹲摆、悠吸点弹、手足一顺边等。

壮族舞蹈的风格

独特的体态造型和风格特征

产生于“蛙崇拜”这一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下的《蚂拐舞》,其基本的体态是“蛙式”:双腿分开,双手打开弯肘向上或者一手叉腰、一手屈肘向下,造型别致,有一种雄壮神秘之感。

动律特点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它是姿态的运动过程,分为运动部分和运动方式。《蚂拐舞》的主要动律“两跳一停五点步”,表现在膝部和脚上,上身和手势变化不多,常以一手叉腰,一手屈肘向下,身体旁后侧仰,配合下身动作起到平衡协调及稳定的作用。而双腿在腰部的发力和驱动下,向前(或其他方向)做出有弹性力度的、带后踢腿的两步跃跳。落脚停在八字步位上,同时,身体“板腰后仰”配合两拍完成。到第三、四拍,动力腿在膝部强有力的“抖弹”的驱动下,在一拍之内连续急促地点地四下,第四拍结束时,脚下有一个向外或向里的“踹”。整个动作简洁清晰,个性独特,特征鲜明。

《壮采茶》的动作优美活泼,扇花丰富多样,舞步灵巧轻盈。扇花部分除绕扇与汉族采茶舞的扇花相同之外,还有点扇、翻扇,主要步伐有后踏步、跳点步、前踹后抬步等。它的主要动律是以腰带动头、肩、胯部的反复扭动。

《师公舞》的风格古朴淳厚,动作沉稳健壮,其基本要求是:“马”要矮(艺人马步蹲得越矮越好)、身要摆,胯要扭、膝要颤。舞蹈时,经常在一个强烈的鼓点上突然吐气屈膝,身体随之反复摆动,腿部动作丰富多样。它的主要律动特征是膝部的颤、腕部的转、肩部的绕、胯部的扭和上身的晃,富有壮族舞蹈特有风格。

舞蹈的内容动作多模拟鸟兽形态

壮族舞蹈多源于对狩猎的模仿,但它常与巫师酬神的等祭祀仪式密切联系。最早记录,壮族舞蹈的花山壁画实际是当时壮族先民对蛙神的颂歌。这种舞姿的形状是两臂张开弯肘上举,两腿蹲成弓步,动作粗犷有力,赋有特色,被称为蛙形舞姿。魏晋时代,僚人祭鬼神时,跳鬼鼓舞。穿鸟兽服饰,模拟鸟兽动作、形态的舞蹈称之为“拟兽(鸟)舞”。这类舞蹈在广西境内流传相当广泛。这类舞蹈大部分在欢庆春节时表演,动作多模拟鸟兽形态,服饰道具逼真,形象栩栩如生,很受群众欢迎。

带有较为浓重的迷信色彩

壮族民间舞蹈源于原始巫舞,舞姿比较丰富,最有代表性的舞蹈形式是独舞,由一个师公戴上某一个神的道具,手执简笏或刀、剑、斧、凿、扇子、绸带等道具,在神台前向东、南、西、北、中五方作舞,舞中伴有师公舞演唱神的身世功德。

壮族舞蹈分类

按文化来源划分:

第一,越文化传统习俗舞蹈,如:蚂虫另舞、铜鼓舞、擂鼓舞、扁担舞、天琴舞、打砻舞、弄腊、舞求等。其中,以蚂虫另舞最具代表性。

第二楚文化传统习俗舞,其代表为师公舞。

第三,受汉文化影响的民间舞,如僧公舞,道公舞、壮采茶,以及模拟动、植物的舞蹈等。"蚂虫另舞",即青蛙舞,一般在壮族传统节日"蚂虫另节"上表演,是面具舞蹈,也是与农业生产有关的祭祀舞。

按舞蹈内容划分:

巫舞:鬼鼓舞、酬神舞、师公舞和巫觋舞,是迷信活动的一部分。师公舞戴鬼脸壳,每个神一个,多达30多个,且每个神有不同的动作和唱词。巫觋舞是巫婆装神弄鬼时跳的,手舞足蹈,作神附身之状。与酬神有关的舞蹈还有其他,如铜鼓舞、春牛舞、贺新年舞等。

民间其它舞蹈:表现劳动和爱情生活的舞蹈多达几十种。著名的有舂堂舞、扁担舞、蜂鼓舞、采茶舞、戽斗舞、绣球舞、捞虾舞、桃叶舞、斑鸠舞等。

几种典型代表舞种:

扁担舞

壮族扁担舞,又称壮族打扁担,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都安、马山、东兰、南丹等县。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至元宵节期间举行表演,场地是在村前的晒谷场上。表演者有四人、六人、十人、二十人不等,均取双数,多是妇女。出场表演时,舞者手持扁担,相向而立,围着一条长一丈多、宽一尺的木槽或板凳,大家口喊呼,于是上下左右相互打击,边打边唱边舞,模拟农事活动中的耙田、插秧、戽水、收割、打谷、舂米等姿势动作。舞者时而双人对打,时而四人交叉对打,时而多人连打;有站、蹲、弓步、转身打等,轻重、强弱、快慢错落有致,动作优美自然,整个舞蹈优美清新。

捞虾舞

壮族捞虾舞流行于广西德保县一带。它形象地描绘了壮族女青年在明媚的春光下,到小河去捞虾,遇上几个男青年在河边钓鱼的情景。表演的动作是捞、扒;演出的方式是:两个男青年手拿钓鱼竿,背着鱼篓,在河边钓鱼。不多时,来了四个女青年,她们手拿捞绞,腰系鱼篮,下河捞鱼虾。男的向女的打招呼,唱山歌;女的亦唱山歌回答。在男女一问一答的嘹亮的歌声中,男女双方翩翩起舞,队形变化三次,对唱三次,场面悠然热烈。唱的歌,其词多是谈情说爱,喜获鱼虾丰收。此舞仍在民间流传。

翡翠鸟舞

流传于柳州武宣壮族居住区。道具用竹蔑制成鸟形,外糊绿绸缝以绿绒线作羽毛。当地人喜爱翡翠鸟毛色碧绿,啼声清脆,性情温和,视其为吉祥的象征。春节期间,一男子扮裴翠鸟,另一人扮老者,率鸟沿问到各家拜年演出祝福。表演时舞者进道具内,两手分执或勾住鸟头、眼、嘴、翅膀操纵杆,鸟头转动,眼张合,嘴作响,表现飞翔、觅食、饮水、洗澡、磕睡等亲切、动人的动态。舞毕从道具上拔一根“羽毛”送主人,祝愿主家人丁兴旺。主人酬以酒肉、红包。表演的技法与傣族孔雀舞近似,各类鸟形道具的舞蹈融入了壮族人民的智慧与创造。

代表作

《醉歌》和《洗战衣》《摆嘎摆》和《恋月》等作品。

网站提醒和声明
本站为注册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非“MAIGOO编辑”、“MAIGOO榜单研究员”、“MAIGOO文章编辑员”上传提供的文章/文字均是注册用户自主发布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虚假信息、错误信息或任何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 申请删除>> 纠错>> 投诉侵权>> 网页上相关信息的知识产权归网站方所有(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著作权、商标权、为用户提供的商业信息等),非经许可不得抄袭或使用。
提交说明: 快速提交发布>> 查看提交帮助>> 注册登录>>
相关推荐
【世界文化艺术】世界民族民俗艺术宗教盘点 最全世界文明文化知识
因为地域的区别,世界衍生出各种人种、民族还有文化。其中有无数历史悠久的文化,这些传留给子孙后代的文化,有的历史的瑰宝,也有的是时代的糟粕,还有的是种族的信仰。人类和时间一直在创作出更多的艺术文化,冲击思想的文学、脍炙人口的歌曲、身临其境的影视等等。下面一起来看看最全世界文明文化知识盘点,畅游世界的文明之中。
世界国家 世界宗教 ★★★★
3902 81
苗族舞有哪些风格特点 丰富多彩的苗族舞蹈
苗族舞蹈是民族民间舞的一种,因其独特鲜明的风格,深受人们喜欢,苗族舞蹈,就是指苗族地区拥有和传承着中国历史文化的遗产。苗族是歌舞的富有民族,仅苗族“鼓舞”一项,就近十种之多。且它的支系繁多而分布广阔,形成了数量众多、内容丰富的歌舞品种,体现着苗族“鼓舞”历史的悠久。
傣族舞有哪些特点 著名傣族舞舞蹈作品
傣族舞有哪些特点?傣族舞蹈那以特有的屈伸动律而形成的手、脚、身体“三道弯” 的造型特点,以及刚柔相济、动静配合等特有的表演风格,深为广大群众所喜爱。傣族舞的动作虽大多阿娜多姿,节奏较为平缓,但外柔内刚、充满着内在的力量,充分体现了傣族人民勤劳勇敢,温柔善良的性格。下面小编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傣族舞的特点以及著名傣族舞舞蹈作品吧。
土家族舞蹈有哪些 土家族舞蹈的风格特点是什么
土家族舞蹈有哪些?土家族是居住在湖南人数较多的少数民族,具有悠久的传统文化。土家族也是善舞的民族,其舞蹈种类有摆手舞、八宝铜铃舞、毛古斯、仗鼓舞、跑马舞、造旗舞、团鸡舞、梅嫦舞、八幅罗裙、跳丧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摆手舞"和“毛古斯”。现在就来走进土家族舞蹈世界。
【中国文化】中国民族民俗与艺术 带你感受不一样的文化之美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文化的综合,是中国文化自信的源泉,我们要珍惜爱护继承发扬我们的民族文化。我国文化艺术璀璨夺目,不论是人文景观,还是文学、艺术、音乐、电影、宗教等,都有很多值得千古传颂的瑰宝,中国各地传统文化也各有特点,这些文化的多元化,形成了我们今天的中国,传统民族民俗的传承,就需要我们去先了解,下面小编为大家盘点的中国文化大全,一起来感受不一样的文化之美。
中国 民族民俗文化 ★★★★
3230 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