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贴时间贴多久撕下来 三伏贴常见配方揭秘

本文章由注册用户 壹壶聊养生 上传提供 评论 发布 纠错/删除 版权声明 0
摘要:三伏贴是结合针灸、经络及中药学,以中药贴敷于穴位,经由中药对穴位产生微面积化学性、热性刺激,达到治病、防病的效果。贴三伏贴时间为每年的三伏,即初伏、中伏、末伏。当然,伏前和伏后也可以贴,用来加强效果。不过,针对不同的病症,三伏贴也有不同的配方。下面就来一起了解下三伏贴配方和三伏贴制作的相关知识吧。

三伏贴的时间

三伏贴的时间基本上就是按照三伏天的时间决定的,一般来说三伏贴从入伏开始贴,到出伏都可以贴。在这段时间都可以进行贴三伏贴,一般每伏贴敷3次,大约需贴敷9次为宜,具体分为伏前培元贴、初伏贴、中伏贴、末伏贴、伏后加强贴,不过具体贴敷的时间和次数以及频率,还需根据个人情况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才可。

具体贴三伏贴时间视情况而定。三伏贴第一帖有两个时间,一种是在初伏前10天开始贴敷,一种是在初伏当天进行贴敷的,有具体对症的人群可以在伏前开始贴敷,之后每一伏贴一次,伏后再做个加强贴,这样贴敷的效果会更好,当做养生贴敷的人群可以在初伏当天开始贴敷,然后中伏、末伏定期贴敷,养生保健。

三伏贴贴多长时间撕掉

1、成人的贴敷时间是4~6个小时。

2、而儿童每伏贴1~3次,三伏共3~9次,每次根据儿童年龄贴1~4小时不等。

3、医生会根据儿童的年龄和体质确定贴敷时长。

4、一般来说,年龄低一些的孩子一般是2小时,年长的孩子是3~4个小时。

5、贴敷疗法三年为一疗程,病程长的患者可适当延长疗程。

三伏贴单次贴敷时间不宜过长,成人一般不超过6小时,12~18岁4~5小时,8~12岁3~4小时,3~8岁0.5~2小时。每个人贴敷所用的药不同,具体时间长短应遵从医师的建议。贴敷后局部会有轻度瘙痒、灼热感,多为药物正常反应,如果没有发红肿胀,可以继续应用。如果局部起泡、破溃,应立即揭下药膏,用碘伏或依沙丫啶等局部消毒,无菌包扎,每日换药1~2次,直至愈合。

三伏贴适应症

呼吸系统疾病

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过敏性鼻炎、以及体虚易感冒人群。

消化系统疾病

虚寒型胃病、慢性结肠炎、腹泻以及各种慢性胃肠道疾病。

妇科疾病

寒凝血瘀所致的痛经、宫寒症、带下量多等。

风湿骨病

各类风湿病、骨性关节炎以及各种肩颈腰腿痛等。

其他

免疫力低下、小儿遗尿、老年慢性前列腺肥大等。

三伏贴是如何制作的

选取药材

首先根据处方将药材粉碎、过筛。粉碎的药材必须达到100目的粉碎标准,每个粉碎后的中药颗粒直径不能超过0.15 毫米。粉碎后还要“过筛”,只有被“筛过”的药粉才可入药,因为过筛后的药粉均匀度提高,更有利于药效的发挥。

榨取姜汁

根据药方,要往药粉中加入一定比例的生姜汁(榨出的姜汁颜色金黄鲜亮,辛辣的姜味扑鼻而来)进行调和。由于治疗病种的不同,有的药贴还需要用黄酒或醋作辅料。

调和辅料

蜂蜜按照比例混合在姜汁中。

和坨

最后将姜汁蜂蜜混合物倒入药粉中和成药团。

压制药饼

擀面杖压制药膏成药饼状检验药饼厚薄是否均匀。

三伏贴常见配方

慢性阻塞性肺病三伏贴配方

药物组成:以白芥子、延胡索、甘遂、细辛、生姜作为基本处方,可结合既往的临床经验和地域特点等进行加减。配伍加减常用的药物有麝香、麻黄、肉桂、小茴香等。

药材炮制:白芥子、延胡索、甘遂和细辛采用道地药材,且均用生药,其中生白芥子可以加强对其他药物的透皮吸收作用。由于白芥子外用可使皮肤发热、发红,甚至起泡。临床上可以适当调整白芥子在药物中的配伍比重,既可以保证临床疗效,又可以保障用药的安全性。

贴敷时机:一般在每年夏季,农历三伏的初、中、末伏的前三天进行贴敷治疗。

疗程: 连续贴敷3年为一疗程。疗程结束后,患者可以继续进行贴敷,以巩固或提高疗效。

贴敷部位:肺俞是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的基本穴位,主要配伍穴位有膻中、大椎、定喘、膏肓,临床应用中可以结合中医辨证论治选用心俞、膈俞、肾俞、脾俞等穴位。

小儿哮喘三伏贴配方

药物组成:白芥子、延胡索、甘遂、细辛、肉桂,其比例为4∶4∶2∶2∶1 。

贴敷时机:一般在每年三伏天进行,每两次贴敷之间间隔两天,1个疗程共贴10次。

疗程:每年贴敷1个疗程,连续贴敷3年。

贴敷部位:一般以经穴为主,临床常用的穴位有双侧肺俞、心俞、膈俞六个穴位。临床可根据辨证,肺气虚者加膏肓、膻中;脾气虚者加脾俞、关元;肾气虚者加肾俞、定喘。

哮喘三伏贴配方

取穴:肺俞、百劳、膏肓。

药物:白芥子、延胡索各30克,甘遂、细辛各15克,麝香1.5克,生姜汁适量。

治法:将前四味药共研成细末,使用时将药末加入鲜姜汁调匀,做成药饼备用。于夏季三伏天进行敷贴,临用前将药饼放于消肿止痛贴上湿贴肺俞、百劳、膏肓或檀中穴,约4-6小时,局部皮肤灼辣,发红而未起水泡时除去。每伏贴一次,三年为一个疗程。

备注:没有麝香时可用公丁香替代。

寒症无痰哮喘:细辛5、白芥子6、元胡6、制甘遂3,共为细末。姜汁调和湿贴肺腧,定喘穴。

寒有痰哮喘:皂荚3、白芥子6、元胡6、细辛6,共为细末。姜汁调和湿贴肺腧,定喘穴。

支气管哮喘三伏贴配方

药物组成:

虚贴方:黄芪、苍术、沉香、肉桂、补骨脂等。

温阳驱寒方:白芥子、细辛、甘遂、干姜、仙灵脾、延胡索、小茴香。

药材炮制:上述药物均采用道地药材,药物均采用生药。药物用量按一定比例确定。

实施时间:头伏开始,隔7天贴1次,至末伏止,连贴3年。

实施方法

虚贴方:属肺虚、脾虚、肾虚患者选用。选择肺俞(双侧)、脾俞(双侧)、肾俞(双侧)、心俞(双侧)、定喘(双侧)。肺虚者加太渊穴(双侧),脾虚者加足三里(双侧),肾虚者加太溪(双侧)。

温阳驱寒方:脾肾阳虚患者可选用。选择肺俞(双侧)、脾俞(双侧)、肾俞(双侧)、膈俞(双侧)、气海(双侧)。

虚寒性便秘三伏贴配方

取穴:神阕、足三里、气海。

药物:巴豆2克,吴茱萸6克,肉桂3克,生姜汁少许。

治法:前三味混合研为细末,与姜汁调和如泥膏,制成小圆饼三个。将药饼放于消肿止痛贴上湿贴于穴上。一般12--24小时气通便下即愈。揭药后局部出现水泡,对症处理。

风湿性关节

药物:白芥子、老虎草、独蒜头任选一种。

取穴选择:肩周炎选肩三井。肘关节曲池、尺泽穴。下肢及膝关节选足三里、阳陵泉、绝骨。肩关节也可用疼痛通用方加姜汁调和。

高血压三伏贴配方

取穴:神阕、涌泉。

药物:吴茱萸60克,槐花30克,珍珠母30克,米醋适量。

过敏性鼻炎三伏贴配方

药物:白芥子5克,细辛,甘遂,玄胡各2克,麝香1.5克,姜汁适量。

胃病三伏贴配方

遇寒则痛:生附子、苦丁茶、炮川乌、白芷、白胡椒共为细末,大蒜汁贴上脘穴和足三里。

遇热则痛:连翘,檀香共为细末,姜汁调和湿贴中脘足三里。

感冒三伏贴配方

阳虚感冒:制附子,肉桂取6克,蜂蜜调和贴双肺腧12-24小时。

风寒感冒:炙麻黄,白芥子,细辛,杏仁,干姜共为细末,蜂蜜调和贴肺腧大椎穴。

声明:以上内容源于程序系统索引或网民分享提供,仅供您参考使用,不代表本网站的研究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来源的真实性和权威性。申请删除>> 纠错>>

网站提醒和声明
本站为注册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非“MAIGOO编辑”、“MAIGOO榜单研究员”、“MAIGOO文章编辑员”上传提供的文章/文字均是注册用户自主发布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虚假信息、错误信息或任何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 申请删除>> 纠错>> 投诉侵权>> 网页上相关信息的知识产权归网站方所有(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著作权、商标权、为用户提供的商业信息等),非经许可不得抄袭或使用。
提交说明: 快速提交发布>> 查看提交帮助>> 注册登录>>
相关推荐
三伏天吃安宫牛黄丸好吗 安宫牛黄丸三伏天吃适合哪些人群
安宫牛黄丸是一种中药制剂,主要成分包括牛黄、朱砂等。它在传统中医中被用于清热解毒、安神定志的功效,被认为对于一些心脑血管疾病、中暑、急性感染等有一定的辅助作用。三伏天吃安宫牛黄丸好吗?在三伏天期间,由于天气炎热,人们容易出现中暑、疲劳、失眠等问题,因此有些人可能会考虑食用安宫牛黄丸来缓解不适症状。当然并不是所有人群都适合吃安宫牛黄丸,本文为大家整理了安宫牛黄丸三伏天吃的适合人群。
户外急救物品药品清单 野外急救包必备用品一览表
户外急救包主要是为了在遇到受伤、生病、被蛇虫叮咬等一些意外情况下,用于第一时间救援治疗。户外急救包里通常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药品,一部分则是一些医疗器材。至于户外急救包装什么,需要仔细规划,多了占地,少了要命,根据自己出行的方式和线路,个人体质、病史等,有针对性的去选择你的急救包中的物品。
户外用品 应急包 ★★★
1.9w+ 172
中医补血方法有哪些?老中医的补血药材秘方
气血不足的人常见的症状是面色苍白,全身乏力。尤其是女性,在月经期或是生产后,就更容易出现气血不足的症状。那么平时我们应该要如何来补血补气呢?通过中医秘方来补血是一种比较经典的方法。接下来我们就来一起了解补血补气的中药材,以及按摩补血、针灸补血等中医补血方吧!
补血 中医 ★★★
3863 80
【夏季防暑降温】防暑降温用品有哪些 夏季防暑降温必备的十种用品
一到夏天,炎热的天气是人们的最大敌人,高温环境下很容易出汗,导致体内盐分减少,体内的渗透压就会失去平稳,从而出现中暑现象。空调作为避暑神器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是一直待在空调房不出来,也不现实,因此夏季的防暑降温显得尤其重要。接下来就来看看生活中有哪些常见的防暑降温用品能帮你度过炎炎夏日。
夏季 降温散热 ★★★
1.7w+ 80
热感冒的症状有哪些?夏天感冒吃什么好得快?
人们在夏季感冒俗称“热感冒”。许多人认为,天气较热不用打针吃药感冒慢慢就会好的。这种错误认识往往因重视不够,导致感冒恶化,使小感冒引起并发症。那么夏季热感冒怎么办?夏季热感冒症状是什么?夏季热感冒怎么预防?下面,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了解下吧,希望对你有帮助!
感冒 感冒药
2965 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