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低落、郁闷是一种最常见的消极情绪,大多源于工作、学习压力,或生活中遭遇了挫折。人们在情绪低落时,常常会感到无精打采、压抑苦闷等,对周围事物兴趣减低,工作、学习效率明显下降,严重者还会影响日常的生活和人际关系。
1、接受现实。现实生活中没有人能够事事如意,对于某种不能改变的事实,试着慢慢地去接受它,改变一下自己看待问题的角度和心态,也许心情就会好一些。
2、做一点运动。参加一些体育运动,如慢跑、散步、游泳等。运动有益于增加血液循环,调节心率,提高机体含氧量。研究表明,这样做对改善情绪状况有良好的作用。
3、回忆快乐的事。适时地肯定自己,想想自己曾经取得的成绩和克服的困难,找找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回忆那些使自己感到快乐的事情。还可以写在纸上。列举出来,那样会更直观。
4、多接触乐观向上的人和事。尝试和乐观积极的人去交往,学习他们看待事物的态度和方式。看两本内容乐观积极的书籍,或者去看部喜剧片,感受一下快乐的气氛。也可以给自己买个小礼物,鼓励一下自己。
5、释放压抑的情绪。和亲友、家人倾诉谈心,将自己的郁闷、压抑的情绪释放出来,不要总憋在心里。推心置腹的交流或倾诉不但可增强人们的友谊和信任,更能使你精神舒畅。条件许可的话,还可以出去旅游一段时间,放松一下,让自己的心灵歇息一会,这是一种很好的情绪调节方法。
忧虑紧张都是一种对即将发生的事件的焦虑,害怕会有不好结果出现的一种心理状态。经常感到忧虑、担心的人,大多比较追求完美,不能忍受失败以及未来不确定的事件。
1、弄清忧虑对象。首先要知道你忧虑的是什么,你的担心是否可以使结果有所不同。还有,这个忧虑值不值得你去担心。每天用分钟时间,写下你所担心的事由,一项项地写下来,然后放在一边,去做其他的事情。
2、放慢生活节奏。静下心来,放慢。
空虚是指百无聊赖,闲散寂寞的消极心态,是不思追求、无所事事或不愿事事造成的。可以说,是失却了人生的奋斗目标,感到生活无聊、心灵空乏虚无等。空虚通常发生在这样两种情景之中:一种是物质条件优越,无需为生活烦恼和忙碌,习惯并满足于享受,看不到也不愿看到人生的真实意义,没有也不想有积极的生活目的。另一种是心比天高,对人们通常向往的目标不屑追求,而自己向往的目标又无法达到而难以追求,结果是无所追求,心灵虚无空荡,精神无从着落。
1、不要做让自己感觉更空虚的事。长时间的上网、看电视会让空虚,无聊感更加明显,所以,要有意控制自己不采取这些消遣方式。
2、思想上要做改变。人生不一定非要辉煌才算过得充实。平平凡凡,实实在在地做些事,也照样过得快乐。
3、设定可以达到的目标。及时调整工作的脚步,投身到日常真切的生活中去,深入到自己内心世界中去,总结每一天的收获和体验,寻求安逸平静的内心感受。当新的情况和未知的变化来临时,你就能从容应对了。
4、只在乎此时此地。学会把所有的精力都集中在此时此地,把自己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等感觉都放到此时此地的事物上,全身心地体验此时此刻的生活现实。事实上,在这个时刻,这可能也是我们所能拥有的一切了。很多人感觉工作很累。其实可能是心思不仅在工作,还在同时挂念着家庭、婚恋,人际关系等种种问题。其实,如果我们只是全身心地做事,并不会感觉那么累。
5、掌握放松技巧。学会一些放松的技巧,感到忧虑、紧张的时候,做几次深呼吸,慢慢地把肺里的空气全部呼出去,然后再深吸气,重复次。也可以想像一个你喜欢的地方,如大海。田野、高山,把你的想像集中在你喜欢的环境中,并调动你的嗅觉。听觉、味觉一同去想像,你会很快感到心情的平静。
6、音乐可以消除忧虑。听一些舒缓的音乐,轻快、舒畅的音乐不仅能给人美的熏陶和享受,而且还能使人的精神得到有效放松。生活目标,调动自己的潜力,可以想一些容易实现的愿望,让自己有所期盼。由于这些目标相对较为容易实现,达到目标后自己就会感觉到充实些。
7、找点切实的事情去做。不要考虑得太多、“太长远”,想一想,自己今天能切实做点什么事情比如,可做一些简单的家务,阅览一些有益的书籍,外出散散步,做些户外的体育运动:还可到郊外走走、或是去闹市逛逛。这些“小事”可让自己的生活充实起来。
8、帮助他人。试着用心去关怀自己的亲人、朋友,力所能及地帮他们做一些事,在体会助人的快乐以及自我价值感的同时,空虚无聊的感觉也会慢慢远离你。
9、改变对生活的看法。面对空虚,还要培养对生活的热情。我们常说,生活是美好的,就看你以怎样的态度去对待它。一样的蓝天白云,一样的高山大海,只要你愿意,就可以从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
发怒人人都会,但暴躁易怒,则是不良的性格和气质特征。如果压抑、控制怒气,长久可能会对健康不利。但是,经常的发脾气会影响人际关系,影响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也可能会伤害身边的人。比如,在家发脾气,有时可以伤害到家人,引起家庭矛盾。当然,如果家人能理解你的“脾气”,则没有什么问题。而如果是在外面发脾气,很可能造成一些不必要的纠纷。
1、发怒的时候不要讲话。如果在发怒的时候讲话,很可能会导致形势急转直下,导致双方的对立。发怒的时候说话,你会发现对方也会用同样发怒的语气回应你,形成恶性循环。如果在外表上能保持平静,会留给我们时间让怒气消退一些,这也是不错的缓解情绪方法。
2、用冷静的思考平息怒气。当你感到怒气很大时,不妨退一步,冷静地想想一句话:“这样发火对我来说不会在任何方面有所帮助,只能让整个问题变得更复杂。”即使我们内心还存在一部分怒气,但这样的思考可帮助我们控制一下愤怒的情绪。
3、平静比发怒更值得珍惜。如果你认为平静的心情比发怒的情绪更为宝贵,就不会希望让怒气代替平静的心情,甚至占据我们的生活。可能你对别人发火是有理由的,但应该知道,对他们发火会有代价,就是让你失去平静的心情。
4、离开让你发怒的情境。可以暂时离开那个让你发怒的环境和人,或者独处,或者去做另外一件不相干的事,也可以去喝杯咖啡或听听音乐。
5、向朋友倾诉。可以找信赖的朋友或亲人,尽情地倾诉自己的不满和委屈,求得对方的支持和安慰。或是和朋友一起唱唱歌、乐一乐,把“气”放出来。也可痛哭一场。
6、提高表达能力。学会有效地表达自己,从某种角度讲,发怒是因为我们不知道怎样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
孤独产生的原因多而复杂,比如事业上的挫折,缺乏与异性的交往,失≤去父母的挚爱,夫妻感情不和,周围没有朋友等。孤独的产生,也与人的性格有关。社会文明程度增加了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初到一个全新的、陌生的环境,过低或过高的自我评价均会引起孤独的感觉。其实,很多情况下,f孤独说明你希望和人交往、沟通。
1、孤独是人生的一个部分。在漫长的人生旅程中,总会有无人相伴的时光,任何生命都会体验到孤独。感到孤独时首先要用坦然、平静的心态接受它,然后试着用自己的方式来享受它,可以找一些事情来做,看看书、发发呆、理理思绪,倾听一下自己内心的声音。
2、学会和人交往。交往中,不要希望别人和自己一样,不必强求一致。要学会适应对方,而不要希望去改变对方。还要和不同的人打交道。不要事先脑子里就有“这个人好”或“这个人坏”的想法,相信好人是大多数的,允许人与人之间存在差异。越是不敢或不想和人打交道,越是要多与人打交道。还要学会锻炼自己,多参加一些集体活动。只有在活动中,在与人打交道的过程中,才能改变自己,坐在家里空想是不行的。事实上,应经常抽出一点时间主动接触别人,真诚地接受周围的朋友,逐渐改变自己封闭的生活方式。平时有意识地参加一些群体活动,加强自己的参与感,这会令你发现许多有趣的事和人,使你不知不觉地与他人融为一体。
3、享受大自然。生活中有许多活动是充满了乐趣的。只要你能够充分领略它们的美妙之处,就会消除孤独。但如遇到挫折,心绪不好,又不愿向别人倾诉而感到孤独时,到江边或空旷的田野,让大自然的清风尽情地吹拂,心情就会逐渐开朗起来。
4、再当一次学生。就把自己当成一个小学生,学一门外语,参加美术学习,等等。总之,可以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在此过程中又能接触很多人。这一建议对老年人尤其适用。
失望常常是源自于对人和事期望的落空,还可能是因为不接受自己。生活中每个时期都有特定的内容,也会有不同程度的失望。随着年岁的增长。由于我们对现实认识的丰富,以及时间和机遇等因素的限制,失望情绪就像普通的感冒一样,总是不可避免。
1、承认自己失望。首先要承认失望情绪,不要掩饰它。然后,如果您愿意的话,可以让自己难过一段时间。接着,可以对所受的损失作一定分析,这样会让自己领悟到:我们所期望的每一件事情都并非绝对不可缺少。
2、调整自己的期望。期望越高,失望越是沉重。我们应该追求同自己的能力相当的目标。有时候,目标虽然同自己的能力大小相符合,但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也会失败,导致失望情绪,这时更应注意调整内心的期待值,使之与现实相符,这样有助于减少失望情绪。
3、原来的想法并非不能放弃。遇到难遂人愿的情况,我们应有放弃原来想法的思想准备,转而去追求新的目标。当然,这不等于“见异思迁”。比如你去剧场听音乐会,你原先以为自己喜爱的歌唱家会参加演出,不料他因病不能演出,你当时会感到失望。如果你这时将期望的目光投向其他歌唱家,并尝试去欣赏他们的表演,你就会抛弃失望情绪,逐渐沉浸在艺术美的境地中,内心充满着欢悦。
4、从失望的事中取得收获。令人失望的事也可以成为一次有积极作用的经历,因为它用事实给我们上了一课,使我们清醒过来,正视生活的现实。它提醒我们重新考察自己的愿望,以便使之更加切合实际。事实上,如果回忆过去曾令自己失望的事情,并用现在的观点来重新估量当时的损失,大多数人都会感到自己已经摆脱了过去的失意,而且又有了值得欣慰的收获。
5、你不是唯一失望的人。周围有很多人和你一样曾感到失望。你不妨与他们聊聊,听听他们曾经遇到过哪些令人失望的事,他们是怎么对待的。
是由于遭受到不如意或不幸的事而内心感觉痛苦,不如意的消极情绪。如与亲友离别,或自己生活中遭遇挫折和变故等,均可导致这一情绪的发生。
1、与亲友分事感受。找一位信得过的亲友,尤其是能够倾听你说话,但又不会审视或改变你的人,然后告诉他自己的感受。就是有人陪伴这样一个简单的事实,也会让你感受好很多。如果找不到合适的人分享,也可以将自己的感受写在日记里。
2、留一段时间给自己。接受令自己伤心的现实,知道出现这种情绪不是错。主动做一点工作或其他有意义的事情,同时留时间给自己去接受伤心的事实,觉得悲伤就悲伤,不要勉强自己。学会做自己最好的朋友,用同情和爱意看待、关怀自己。
3、不要过多联想。伤心的时候要想想到底什么事情令自己伤心,不要总是因为此时的不快就联想到过去的种种不易,这样的话,情绪就很难控制了。要知道问题总会有解决的方法,相信自已有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让我们伤心、悲痛的事同时也会促进我们心灵的成长。
4、善待自己。生活还要像平常一样保持规律性。保持自己身体的健康,合理的锻炼、饮食和休息,一样都不能少。还可做一些让自己开心的事,比如买件新衣服给自己,找时间去 旅游一下,去吃些平时不舍得吃的东西,改变一下自己的发型,让自己焕然一新等。
5、不要封闭自己。生活中痛苦总是难以避免的,在悲伤的时候,不要怨天尤人也不要封闭自己。比如,当手机的铃声响起时,你知道有人在关心你。当有人对你微笑的时候,你知道自己是被人接纳和欣赏的当你感觉到这些的时候,你的痛苦和悲伤也会减轻很多。
懊悔、自责就是指事情过后遗憾自己做错了事或说错了话,心里自恨不该这样的一种消极情绪。经常自责懊悔的人是相当痛苦的,它意味着时常要和自己做斗争,不断地自我批驳。当他处于这种内心冲突中时,除了要耗费很多精力去想,更会因为害怕再犯错而缩手缩脚不敢去行动。严重的还会引起自卑、自贬的情绪。
1、懊悔不能解决问题。首先要知道一味的懊悔、自责根本解决不了什么实质问题,只会加重自己的心理负担,与其这样,不如把时间和精力放在如何补救上,尽量将可能的影响减至最小。
2、对事件做一总结。自己分析总结一下,自己的言行是否的确有不当之处,并直接引起不良的后果?如果有的话,可以把它作为教训,避免以后类似事情发生。
3、重新找回自信。每个人都不能预料事情的结果,没有人不犯错,即使眼前的事情令自己有些遗憾,还是要看到自己身上所具备的优点和长处,找回自己的信心。
4、把目光转向未来。要为将来打算打算。写下自己一天,一周和一年内想做的事情,包括日常的家务,如清理房间、给宠物洗澡等,还有游玩、看电影等活动,当然,还有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目标等。然后,把自己的心思转移到需要去完成的这些事上来。
委屈,冤枉是指受到不应该有的或者不公正的指责和待遇,感到自尊心受到了伤害,不被人理解,并为此心里难过、不舒畅。不喜欢的事情,但是必须要去做时,我们会感到委屈;自己被人欺负,却无力反抗时,我们也会感到委屈。
1、表达自己的委屈。向自己可以信赖的亲友表述这种不快的情绪,寻求支持和安慰。如果实在是觉得不便诉说的,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去表达:找个安静的地方,大哭一场。去KTV,大声唱出内心的感受,到一个空旷的地方,大声喊几声。做自己喜欢的运动,出一身汗等。
2、原谅别人。优待自己生命中有很多事,我们无力改变,不是所有的付出都能得到回报。要懂得宽容。因为立场不同,所处环境不同的人,对同样的事情会有完全不同的看法和态度。但是宽待别人的同时不要忘记善待自己。
3、调整表达意见的方法。及时调整心态,静静地想一想该怎么扭转局面。比如在职场中,可以选择在合适的时间和场合去表达自己,不要见人就抱怨,不要不分场合地去和领导、同事争执。要对事不对人,抱着解决问题的态度,同时要对别人表示必要的理解。最好还能提出相应的建设性意见,来弱化对方可能产生的不愉快。
自卑是指自我评价偏低,自愧无能而丧失自信,并伴有自怨自艾、悲观失望等情绪体验。自卑来源于心理上的一种消极的自我暗示,即"我不行”。长期被自卑情绪笼罩的人,一方面感到自己处处不如人,一方面又害怕别人瞧不起自己,逐渐形成了敏感多疑、多愁善感,胆小孤僻等不良的个性特征。
1、列出自己的优点。多想想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可以用笔把它们一项项记下来。还要正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要知道每个人都是不完美的。慢慢学会接纳自己、欣赏自己,多给自己一些鼓励,相信自己有足够的能力。
2、不拿短处和人比。客观全面地看待事物,看待他人。任何事物都有积极的一面和消极的一面,不要总拿自己的短处与别人的优点去比较。
3、踏踏实实做点事。踏踏实实地去做自己有能力并且喜欢做的事,不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你会越来越自信,从而逐渐远离自卑。
4、学会微笑。微笑不但能治愈自己的不良情绪,还能马上化解别人的敌对情绪。如果你真诚地向一个人展颜微笑,他就会对你产生好感,这种好感足以使你充满自信和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