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芩是什么 黄连、黄芩、黄芪、黄柏的区别有哪些

本文章由注册用户 生活小当家 上传提供 评论 发布 纠错/删除 版权声明 0
摘要:我国的中草药众多,很多中药材不仅名字只有一字之差,外观看起来也差不多,如何辨别药物品种是一个谨慎的问题。我们常见的中药材黄芩、黄芪、黄连、黄柏等,它们有什么区别呢?黄芩是唇形科黄芩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肉质根茎肥厚,叶坚纸质,根可入药,味苦、性寒。那么下面为大家详细介绍中药材黄芩以及 黄连、黄芩、黄芪、黄柏的区别。

一、黄芩是什么科植物

黄芩是唇形科黄芩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别名山茶根、土金茶根。黄芩的根入药,味苦、性寒,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等功效。主治温热病、上呼吸道感染、肺热咳嗽、湿热黄胆、肺炎、痢疾、咳血、目赤、胎动不安、高血压、痈肿疖疮等症。黄芩是热性还是凉性的?黄芩味苦性寒。

二、黄芩产地


黄芩生于向阳草坡地、休荒地上,海拔60~1300(1700~2000)米。产于黑龙江,辽宁,内蒙古,河北,河南,甘肃,陕西,山西,山东,四川等地,中国北方多数省区都可种植。俄罗斯东西伯利亚,蒙古,朝鲜,日本均有分布。

三、黄连、黄芩、黄柏的区别

1、黄连:黄连偏于入心,长于清火解毒,性燥,为心胃之剂,主治心中烦,兼治心下痞,下利,能调胃厚肠,治湿阻生热,止消渴,解巴豆毒,擅除水火相乱之病及蔓延淹久之证。

2、黄芩:黄芩则长于清肺热,其性虽寒而不燥、能治热阴生湿,主治烦热而出血者,治气热攻血之出血证及小腹绞痛或小儿腹痛,能安胎及治烫伤火疡等。黄芩的临床抗菌性比黄连好,而且不产生抗药性。

3、黄柏:黄柏专入下焦肾、膀胱经,擅长于清利下焦湿热,并可制约偏亢的相火(下焦之火),不仅能治实火,而且还可以治虚火,适用于湿热下注所致的急慢性肾炎、尿道炎、前列腺炎、子宫颈炎,以及虚热所致的骨蒸潮热,五心烦热,遗精频作,更年期综合征等。

四、黄芩黄芪有什么区别

1、功效不同

黄芩具有止血安胎、清热解毒的功效,主治温热、上呼吸道感染、咳嗽、肺炎等,也可治疗胎动不安、高血压、痈肿疖疮等症。

而黄芪主要为补气升阳、利水消肿的功效,主治气虚体乏、食欲减少、腹痛腹泻、盗汗等症。

2、形态不同

黄芩是唇形科多年生草本,它的根茎为肉质肥厚根,也是入药部分,叶片坚硬纸质,呈披针形,花序在茎或枝上顶生,花色是紫红色或蓝色。而黄芪是豆科多年生草本,叶片呈羽状复叶随着,有十几片以上的小叶丛生,花序较密,多十几或二十几朵丛生,这点和黄芩有明显的区别。

3、成分不同

黄芩主要含有黄芩素、黄芩黄芩甙、汉黄芩素、汉黄芩甙等成分,性味苦寒,是清热败火的药材。

而黄芪主要含有苷类、多糖、黄酮、氨基酸、微量元素等成分,性微温,是补气养元的药材。从以上成分即可看出,它们而且药性不同,功效与作用区别极大。

4、别称不同

黄芩别称山茶根、土金茶根等,产于黑龙江、辽宁、内蒙古、河北、河南、甘肃、陕西、山西、山东、四川等地。

黄芪别称棉芪、黄耆、独椹、蜀脂、百本、百药棉等,产于我国华北、西北及东北。

5、应用人群不同

黄芩主要功效是清热燥湿,适宜湿热的人群,所以适宜痈肿疮毒患者,血热出血患者以及胎动不安的孕妇使用。而黄芪主要功效是补气升养,适宜脾气虚弱,面色苍白或黄萎;中汽下陷导致脱肛,子宫下垂、慢性风湿性的关节炎人群。

网站提醒和声明
本站为注册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非“MAIGOO编辑”、“MAIGOO榜单研究员”、“MAIGOO文章编辑员”上传提供的文章/文字均是注册用户自主发布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虚假信息、错误信息或任何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 申请删除>> 纠错>> 投诉侵权>> 网页上相关信息的知识产权归网站方所有(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著作权、商标权、为用户提供的商业信息等),非经许可不得抄袭或使用。
提交说明: 快速提交发布>> 查看提交帮助>> 注册登录>>
相关推荐
中药养生食谱大全 中医养生保健吃什么药膳?
不少人可能对中药有些许研究,但多用于治病救人。那么大家是否知道中药可以当菜吃呢?这样既不需用捏着鼻子喝苦药,又可以起到更好的养生作用,是一种非常好的饮食方法。在本期专题中,小编将为大家推荐中药养生菜谱大全,包含各类中药养生粥、中药养生汤、中药养生零食以及养生家常菜。
中医 中药 ★★★
1.4w+ 177
中医美容调理 老中医告诉你中药美容秘方
中医美容注重整体,将容颜与脏腑、经络、气血紧密连结,中药内服、外敷、针灸、推拿、气功及食疗等手段均体现出动中求美的观点,使精气畅通,并且简便易行、安全可靠,作用广泛而持久。中医美容在保健美容和治疗损容性皮肤病方面独具特色,从而显示了它所蕴藏的特殊潜力。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老中医推荐的中药美容秘方吧!
护肤化妆品 中医 ★★★
2012 106
中医补血方法有哪些?老中医的补血药材秘方
气血不足的人常见的症状是面色苍白,全身乏力。尤其是女性,在月经期或是生产后,就更容易出现气血不足的症状。那么平时我们应该要如何来补血补气呢?通过中医秘方来补血是一种比较经典的方法。接下来我们就来一起了解补血补气的中药材,以及按摩补血、针灸补血等中医补血方吧!
补血 中医 ★★★
3833 80
【中医保健】中医保健护肤全指南 传统中医养生之道
中医养生,就是指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中医养生有着悠久的历史,也有很多讲究,传统的中医相比西医有着几千年经验的沉淀,更看重“养”的过程。中医不仅可以保健,还可以美容护肤,传统中医养生之道值得我们探究。传统养生药材如何食用?中医配方、菜谱有哪些?本专题就为大家整理中医那些事!
中医 滋补养生 ★★★★
6407 188
吃什么食物补气血比较好 补出红润好气色
血气充沛,才能拥有粉扑扑的桃花面颊;血气充足,才能让人面色红润、健康。体内血气亏欠,就会脸色暗黄、疲倦、沧桑感的面容,遮掩了本来的好容貌,就会影响精神面貌。不管男女都需要补气血,那么补气血的食物有哪些?下面为您介绍补气血的药材和食物,让你补出红润好气色。
补血 阿胶 ★★★
3.2w+ 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