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素食文化的起源和发展
素食古已有之,作为素菜,主要原料是蔬菜、瓜果之类。到西汉之前,无论皇家贵族还是平民百姓,素菜的品种都是大同小异的。到了西汉初期,淮南王刘安发明了豆腐,从此,素菜出现了一个新品种--豆腐菜,把素菜的发展推向了一个新阶段。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传入中国,并得到较大发展,全国各地佛寺林立。佛教宣扬的"戒杀放生"与儒家传统的观点"仁"相结合,使素食之风大盛,出现了有目的地专门吃素的人群。此后,吃素不再仅仅是普通平常事了,蒙上了一层"庄严",一层"清高"。此时出现了"寺院素菜"。
隋唐时期,素菜得到了很大发展,已形成独特风味。到了南宋时期,再次掀起了素菜的高潮,在汴梁已有专门的素菜馆。到了清朝时期,素菜发展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成了与享有盛名的四大菜系并立的又一菜系。
二、我国传统素食
我国传统素菜可分为寺院素菜、宫廷素菜与民间素菜三个流派。寺院素菜讲究"全素",禁用"五荤"调味,且大多禁用蛋类;供帝王享用的宫廷素菜,追求用料的奇珍、考究的烹调技法、外形的美观述意;民间素菜用料广泛,美味而经济,为人们普遍接受。
"全素"派与"以荤托素"派是我国传统素菜发展的两大方向。"全素"派追求"清净"--用料上绝对排除肉类、蛋类、小五荤"、甚至乳类制品;"以荤托素"派力求好的味道,用料广泛,不仅可用蛋类,还可用肉汤甚至海参等作为调味料或主料,很难再冠以"素菜"之名了。
三、中国传统素食文化
1、儒家提倡孝期食素
我们先来看儒家,儒家思想一直被官方主导着,占据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统地位,而儒家却要求弟子父母过世期间,只能食素,不能进食酒肉。可见儒家是提倡素食的。
我们再来看《南华真经》中的这一段记载,情形大致是这样:孔子的学生颜渊向孔子求道,孔子对他说:“颜渊,你先去斋戒,然后我才能传道于你。”颜渊回答说:“老师,我已经很穷了,哪里会有钱买酒肉,都已经很久没有沾荤腥了。”孔子回答:“斋戒的目的是要净化心灵,没有一颗“仁”的心,即使素食已久,依然不能领会‘道’的真谛。”由此可见,颜渊没能立刻得道于孔子,是因为他不具备“仁”心,他所接受的是“祭祀之斋”,而非孔子说的“心斋”。由此可见儒家思想对于素食的理解实为培养一颗“仁”心,由此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孟子也提倡素食,而提出“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所以君子远庖厨”这一言论了。
2、道家提倡素食不杀生
我们再来看道家,道家是一个重生、乐生的宗教,认为人寿命的长短,可由自己决定,人如果残害生灵就会折寿,因为世间之物皆由天地精气所化,尤其是野生动物,它们与人类一样拥有平等的生存权,人类不可任意残害,否则会造下了无边的孽障。如在道经中就有这样的记载“勿食蛇兽等肉,食则令人折寿,神气不安,慎勿杀生。”由此可见道家也提倡素食,不提倡杀生,更不用说进食“野味”了。其实道家主张素食,与道家注重养生有关,素食以成为道家的养生之法,因为食素使人心更加清净,这与道家的修身炼性吻合。
3、佛教食素不食众生肉
最后,我们来谈谈佛教,佛教于两汉之际由印度传入我国,佛教主张素食早已经深入人心,其实佛教早期并没有规定不许食肉,一直到了南朝,梁武帝出于慈悲心,制定了《断酒肉文》,自此佛教才与素食关系密切。佛教倡导素食,通过不食众生肉,而远离杀业戾气,远离循环报应,从而结善缘,实为宣扬众生平等,培养慈悲心。
儒、道、佛三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透过三者可见素食与中国传统文化深厚的渊源。其实不论是儒家、道家还是佛家,宣扬素食只是外表,其内核实为“仁”、“道”与“慈悲”的精神。我想,我们作为都市的普通人不一定非要将吃素与信仰扯上关系,更不要为吃素而吃素。吃素的重点并不在于吃菜或吃肉,而是通过食素培养“慈悲心”。说到“慈悲心”还有一段这样的史料:相传,道光帝之所以传位于咸丰也是看重他的慈悲心。那年道光帝带着诸皇子打猎,奕訢收获最大,奕詝干脆没开弓。面对道光的询问,奕詝认为春天是鸟兽孕育的季节,他不忍心杀生,否则会改变大自然的平衡与和谐。原本对帝位犹豫不决的道光帝于是对他另眼相看,决定立他做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