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增生中医叫什么
中医传统文献中无前列腺增生症这一病名。现代一些文献将之归结于“癃闭”范畴,“癃闭”之病名首先见于《黄帝内经》,《素问·宣明五气篇》说:“膀胱不利为癃,不约为遗溺。”《灵枢·本枢》篇也说;“三焦……实则癃闭,虚则遗溺”。汉代,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因避讳称之为“淋病”及“小便不利”。所谓“癃”是指小便不利,点滴而短少,病势较缓者;所谓“闭”,是指小便闭塞,点滴不通,病势较急者。但“癃闭”、“淋病”等仅反映了前列腺增生症的一些主要症状,如排尿不畅,甚至尿潴留,并未反映其“增生”这一本质。因而,近年来,有的文献针对其肿块质地硬韧、活动度小的特点,又将之与中医学中的“癃积”相联系。同样这一病名只反映了其“增生”这一本质,又忽略了排尿困难的主症。因而又有了“精癃”的现代中医病名,这一病名为教科书所采用。
前列腺增生中医辨证论治
1、湿热蕴结型
证候:病程为初期,病情轻,尿潴留或留置导尿管后,或拔除导尿管后,前列腺近期手术后。小便频数,赤热短涩,或点滴不通,终末尿浑浊,或小便时尿道滴白,小腹胀满,口苦口粘腻,或口渴不欲饮,会阴部疼痛,大便秘结,舌质红,舌根部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利湿,利尿通淋。
2、肺热壅盛型
证候:多伴有心肺疾病,常因感冒而使症状加重。小便点滴不通,或点滴不爽或细如线,咽干,烦渴欲饮,伴胸闷气促,咳嗽咯痰,舌质红,舌苔薄黄,脉数。
治法:清肺泄热,降气利水。
3、肝郁滞气型
证候:多见于BPH早期,刺激症状为主。情志抑郁,或多烦易怒,尿频,尿急及急迫性尿失禁,小便不爽,胁腹胀满,或少腹胀痛,多有诱发因素而呈现症状加重。舌质红,舌苔薄白,脉弦急。
治法:疏肝理气,通利小便。
4、尿路淤阻型
证候:多病程较长、久病不愈,梗阻症状为主,或前列腺切除术后。小便点滴不畅,或尿细如线,甚则闭塞不通,小腹及会阴部刺痛,前列腺肿大,质硬并有触痛,尿流率图呈低平台,舌质紫暗或有疲点,脉沉涩。
治法:活血化病,散结利尿。
5、中气不足型
证候:多为病程长,残余尿多,肾中重度积水或肾功能不全,小腹坠胀,时欲小便而不得出,或量少而不畅,精神疲乏,食欲不振,气短懒言,语声低微,或气坠脱肛。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升清降浊,化气利水。
6、肾阳虚夹湿夹瘀型
证候:小便不利或点滴不爽,夜尿频多,无力排出,或小便自滋失控;面色恍白,神气怯弱,畏寒肢冷。腰膝酸软冷痛,阳事不举,大便稀塘或虚秘,IPSS评分为中重度,中度残余尿,尿流率图呈极度低平曲线,前列腺压之疼痛。舌质淡或有寮点、疲斑,舌苔白腻,脉象沉弱、细涩。
治法:补肾利尿,化癖散结。
7、肾阴亏耗型
证候:多见合并糖尿病的患者,经久不愈。尿少黄赤,尿道灼热,夜尿频数,遇劳即发,或小便点滴而下,无力排出,或伴头晕耳鸣,咽干心烦,手足心热,或潮热,腰膝酸软,舌质红,少苔,脉象细沉。
治法:滋阴清热,化气行水。
8、湿热瘀阻型
证候:多为长期无性生活。排尿困难,小便不利或点滴不爽,夜尿频多;同时伴有小便疼痛、灼热,小腹胀痛,会阴部疼痛不适;偶有睾丸疼痛。舌红或暗,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利湿,行气活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