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杂病论》的内容包括哪些 《伤寒杂病论》养生智慧

本文章由注册用户 healthy达人在线 上传提供 评论 发布 纠错/删除 版权声明 0
摘要:《伤寒杂病论》是我国古代著名的中医典籍,其中记载了不少治疗疑难杂症的方法和案例,并且是我国第一部中医学临床专著,作者张仲景被尊为“医圣”,这部书中总结开具的方剂被称作“经方”。《伤寒杂病论》的内容包括哪些?《伤寒杂病论》养生智慧有哪些?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伤寒杂病论》的内容包括哪些

《伤寒杂病论》共16卷,是我国医学发展史上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该书流传至宋代,后由林亿等人整理校定为现存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在中药方剂方面,《伤寒论》载方113首,《金匮要略》载方262首,除去重复,两书实收方剂269首,使用药物达214种,基本上概括了临床各科的常用方剂,被誉为“方书之祖”。《伤寒杂病论》系统总结了汉朝以前的医学理论和临证经验,记载了对疾病的各种治疗原则、治疗方法和治疗各种传染病和杂病的药方,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该书把病症分成若干条目,每条先介绍临床表现,然后根据辨证分析,定为某种病症,最后根据病症提出治法与药方。《伤寒论》是《伤寒杂病论》一书中综合论述传染病、流行病理论与治疗规律的重要部分,共10卷。《伤寒论》在大量治疗传染病、流行病经验总结的基础上,对其发病因素、临床症状病候表现、治疗过程与癒后等等之共性问题,进行了比较系统而全面的综合分析,从而创造性提出了六经辨证的理论学说,即将当时几乎年年常发的许多热性病,按其发病初期、中期、末期不一样的临床表现,以及不一样治疗的反应与结果,分为辨太阳病、辨阳明病、辨少阳病、辨太阴病、辨少阴病、辨厥阴病脉证并治。此即历代所称的“辨伤寒六经病”,由此构成了该书的主体内容。有的学者视六经病为六个征候群以帮助学者学习理解。

 

《伤寒杂病论》养生智慧

1、《伤寒杂病论》的养生启示:张仲景通过观察总结出了几种体质特征,太阳病、少阳病、少阴病。

太阳病——头痛发热,恶风,无汗而喘,身疼腰痛等。

少阳病——往来寒热,口苦,咽干,目眩,嘿嘿不欲食等。

少阴病——脉微细,但欲寐。

不同人的体质表现出来的症状也各不相同,张仲景把其分为:

“尊容人”,养尊处优、易疲劳、出虚汗、身体肥胖。

“失精家”,身体消瘦,睡眠浅,易头晕目眩,脾胃功能欠佳。

“梅核气”,妇女精神紧张容易感到咽部不适,现代叫癔球症。

“喜悲伤欲哭的癔病”,精神受刺激以后的癔病。

体质的不同也导致了中医治疗的“因人而异”原则,强调养生方式不能千篇一律,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和药物。

3、如何了解自己的体质特征:

整体而言:寒、热、虚、实。

病理而言:气、血、痰、火、湿、食。

常见药物养生经方:

——附子理中丸

寒性体质可用,常见症状冬天畏寒手脚凉、腹痛拉肚子。

——黄连上清丸

热性体质可用,常见症状脸上痤疮、鼻血、小便黄。如出现腹痛腹泻不要再用,可改试半夏和胃颗粒和六神丸。

——归脾丸、补脾益肠丸

如是身虚气短,疲乏无力可用归脾丸。如是慢性腹泻,面无血色可用补脾益肠丸。

——麻仁丸、三黄片

便秘不严重者可用麻仁丸,中成药麻仁丸可长期使用;便秘严重者伴有腹痛用三黄片,三黄片不可长期使用。

气滞——逍遥丸、气滞胃痛颗粒

压力较大、紧张烦闷、食欲不振可用逍遥丸;胃痛胃胀可用气滞胃痛颗粒。

血淤——桂枝茯苓胶囊、血府逐瘀口服液

女性月经不调、失眠用桂枝茯苓胶囊;月经失调、乳房胀痛用血府逐瘀口服液。

痰湿——藿香正气液

喉咙不舒服,咽不下去,咳不出来,可用藿香正气液或胶囊,效果良好。

标签: 中医 健康养生
网站提醒和声明
本站为注册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非“MAIGOO编辑”、“MAIGOO榜单研究员”、“MAIGOO文章编辑员”上传提供的文章/文字均是注册用户自主发布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虚假信息、错误信息或任何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 申请删除>> 纠错>> 投诉侵权>> 网页上相关信息的知识产权归网站方所有(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著作权、商标权、为用户提供的商业信息等),非经许可不得抄袭或使用。
提交说明: 快速提交发布>> 查看提交帮助>> 注册登录>>
最新评论
相关推荐
阳虚的主要症状_原因有哪些_怎么调理_食补_运动锻炼知识体系
阳虚是非常常见的中医术语,但很多朋友不知道阳虚是什么意思。其实,阳虚是指机体阳气虚衰、机能减退或衰弱、代谢活动减退、机体反应性低下、阳热不足的病理现象。在人体内,阳气有着温煦肢体及脏腑的作用,一旦人体的阳气不足,也就会导致人体的许多功能减弱,可能出现一系列的阳虚症状。那么阳虚是什么原因引起的?不同人群阳虚的表现有哪些呢?下面这篇阳虚知识体系的文章可以帮助您全面了解阳虚,一起来看看吧!
阳虚 中医 ★★★★
1078 7
身体各部位的保健按摩法 中医身体部位保健养生宝典
保健按摩作为我国医学文化精髓之一,有着悠长的历史,也有很多的讲究,中医保健运用中医平理论调节人体,让我们身体达到平衡。那么,身体各部位的保健按摩法有哪些?身体和机器零件一样,每一项都至关重要,只要有一点问题,就会给人体正常运作造成麻烦,中医保健包括按摩、经络、穴位、拔罐、刮痧、舌诊等等方面知识,本专题就为大家一一介绍。
身体部位 保健器械 ★★★★
6348 86
安徽知名的中医院 安徽省有名的三级中医科医院名单大全
安徽省比较好的中医院有哪些?据MAiGoo小编收集整理相关的数据了解,安徽省的中医院综合医疗实力较强的有安徽省中医院、六安市中医院、芜湖市中医医院、亳州市中医院等医院。
医院 中医院 ★★★
1.9w+ 16
贵州省有哪些中医院 贵州有名的三级中医院 知名的中医科医院盘点
贵州省比较好的中医院有哪些?据MAiGoo小编收集整理相关的数据了解,贵州省的中医院综合医疗实力较强的有贵州省中医院、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黔南州中医医院等医院。
医院 中医院 ★★★
1.4w+ 21
中医养生常识100条 十大常见养生错误
机器,保养得好,不出问题不说,还能用得久长,用得出效率。人的身体健康,也需要保养,也就是养生。我国的养生文化,理论丰富,实践多样,流派纷呈。掌握适当的养生理论,勤于实践,使我们践行养生之道的一条指导性原则。下面小编就来给大家提供100条中医养生常识以及十大常见养生错误,教你如何在生活中进行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