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膏,中药名。为含水硫酸钙的矿石。生用具有清热泻火,除烦止渴之功效;煅用具有敛疮生肌,收湿,止血之功效。常用于外感热病,高热烦渴,肺热喘咳,胃火亢盛,头痛,牙痛。
石膏是单斜晶系矿物,石膏的主要成分为硫酸钙,石膏的化学式为CaSO4·2H2O,石膏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建筑、医药、食品行业。可用作水泥缓凝剂、石膏建筑制品、模型制作、医用食品添加剂、硫酸生产、纸张填料、油漆填料等。
中药石膏为含水硫酸钙(CaSO4·2H2O)的矿石,生石膏具有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的功效;熟石膏具有敛疮生肌,收湿,止血的功效。常用于外感热病、高热烦渴、肺热喘咳、胃火亢盛、头痛、牙痛等疾病的治疗。
中药石膏和普通石膏本质上并无不同,主要成分都是硫酸钙,但是药用石膏的纯度要更大一点,颜色比起工业石膏粉来,也更浅一点。
1、成分不同
生石膏的主要成份是氧化钙,熟石膏的主要成份是氢氧化钙,生石膏(CaO)具有很强的吸水性,一旦与水接触便会发生反应,变成熟石膏(Ca(OH)2)。
2、用途不同
生石膏主要是内服,常用于治疗胃火亢盛、头痛、齿痛、湿疹、肺热喘咳等疾病;熟石膏一般是外用,善止金疮出血,还可以治疗发热和糖尿病、咽痛、口臭等疾病。
1、解热作用:石膏含有大量的硫元素和氧,性寒,对白细胞发热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以用于温热病的治疗。
2、消炎作用:石膏内服后,一部分变成可溶性钙盐,吸收入血后可以增加血清钙离子浓度,也可以抑制神经应激能,减低骨骼肌的兴奋性,减少血管渗透性,所以有消炎的作用。
3、补钙作用:生石膏为硫酸钙的结晶,煎煮后分解为硫酸根离子和钙离子,容易被人体吸收,成为最佳的补充钙剂。
4、镇痉作用:生石膏内服经胃酸作用,能缓解肌肉痉挛,也可以减少血管通透性,所以有镇痉作用。
5、止血作用:石膏味甘、辛,性大寒,归肺、胃经,石膏运用在外伤上能起到很好的止血作用,故常用石膏绷带来做外伤包扎。
1、温病气分高热。
2、肺热咳喘。
3、胃火上炎所致的头痛、牙龈肿痛、口舌生疮。
4、疮疡不敛,湿疹,水火烫伤,外伤出血。
1、导致肠胃虚弱
石膏性凉,体质虚弱,或者肠胃本来不好的人服用后,可能会加重肠胃的虚弱,甚至还可能会导致宫寒,从而影响到女性的生育功能和经期状态。
2、抑制胃粘膜生长
石膏常被用来作为治疗因为胃火引起的口臭,但长期服用的话会严重伤害肠胃,抑制胃粘膜生长,加重肾脏和胃部器官的负担。
3、导致中毒
如果不慎服用含砷量高的石膏,就可能会引起砷中毒,出现腹泻剧痛、吐泻频作,严重者可能会导致死亡。
4、出现过敏症状
个别病患在使用石膏绷带固定后出现接触性皮炎,皮肤有瘙痒及灼热,并见弥漫性红斑及粟粒状丘疹。
1、脾胃虚寒、阴虚内热者忌服。
生石膏性寒,脾胃虚寒患者服用后会加重不良症状。
2、心脏病患者不宜大量长期服用。
大量服用石膏对心脏有抑制作用,心脏病患者服用后会加重病情。
3、低血压、低血糖患者不宜服用。
石膏能降血压、血糖,所以不适合低血压/糖患者服用。
4、肾病患者不宜大量长期服用。
石膏内含有硫酸钙等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肾病患者服用容易造成矿物质等在体内蓄积。
5、婴幼儿、老年人不宜服用。
石膏对中枢神经有抑制作用,婴幼儿和老年人服用后容易导致中枢神经出现问题。
1、不宜与洋地黄类强心苷、普尼拉明、硝苯地平合用,否则会引起心律失常和传导阻滞。
2、不宜与四环素、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同服,否则会肠胃降低吸收率。
3、不宜与磺胺类药物同用,否则会加重磺胺类药的不良反应。
4、不宜与碱性药物、淀粉、蛋白、胶质同煎,否则会使钙质溶解度降低。
石膏煎药的正确步骤:
1、药物用冷水浸泡20分钟,析出性味。
2、将生石膏打碎煎制。因为石膏主要成分是含水硫酸钙,不溶于水,所以打碎先煎有利于充分汲出有效成分。
3、煎好的石膏里加入泡好的药物,再加水没过药物,大火煎开后小火熬制半个小时。
材料:黄豆、清水、石膏粉。
做法:
1、黄豆浸泡6小时,泡软后用豆浆机打成豆浆。
2、石膏粉加水调成汁备用。
3、大火烧开豆浆后,然后一边搅拌豆浆,一边加入石膏汁。
4、点好浆的豆汁放置15分钟后,石膏豆腐脑就做好了。
材料:粳米、石膏。
做法:
1、石膏捣碎后放入砂锅中,加入适量的水煎煮。
2、粳米淘洗后,用水浸泡15分钟备用。
3、泡好的粳米加入石膏水中,大火烧开后小火慢慢熬制半个小时就可以吃了。
材料:石膏、竹叶、白糖、大米。
做法:
1、竹叶清洗干净后再切成长条状备用。
2、石膏捣碎后放入锅中,加入切好的竹叶,加入适量的热水熬煮20分钟。
3、过滤掉煮好汤汁中的渣滓后,放凉。
4、洗净的粳米加到放凉的汤汁中,小火熬制30分钟后,加入白糖即可食用。
材料:石膏、炙甘草、川穹段、茶叶。
做法:
1、将石膏、炙甘草和川穹段碾成粗末。
2、做好的粉末放到热水瓶里面,再加入适量的水进行冲泡,然后焖煮15分钟。
3、焖好的中药茶加入茶叶泡上5分钟后就可以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