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上买菜的机遇
1、生鲜市场容量巨大,而线上买菜渗透率非常低
根据中国产业信息网及国家统计局数据,2018年国内生鲜市场规模为5.31万亿元。而中国农产品电商联盟发布的《2018年中国农产品电商发展报告》显示,生鲜电商的市场渗透率仅约为3%,市场容量足够大,这就是机会。
假设线上买菜赛道的渗透率达到20%以上,那市场容量将是1万亿的市场规模。在1万亿的市场中如果能够名列三甲,那也是上千亿的零售巨头,相当于两个永辉的体量。这也是很多企业不断携重金进入的主要原因,也是资本追捧的基本逻辑;那么线上买菜的渗透率有可能达到20%以上吗?这是个问题。
2、线上买菜搭建了有效的新消费场景,为消费者节约时间
想象一下熟悉的场景:当上了一天班,带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还要考虑晚上吃什么的问题,在外面吃的话,感觉不卫生也不经济。买菜再做的话,买个菜少说也得花生大半个小时吧,加上做饭的时间,基本上吃完饭就已经很晚。累了一整天发现没有属于自己的时间。所以买菜难和买菜麻烦成为大多数白领群体的痛点。
如果可以通过线上下单呢?下班时在线上平台下个单,到家后订单差不多也送到了,就可以直接省去买菜的时间。剩下的时间可以陪陪家人、孩子,刷刷微信打打游戏,不也很好吗?
从以上场景来看,线上买菜的核心竞争力不仅给消费者提供了另外一种买菜的渠道,更关键的是为消费者节约了时间。
3、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中国正面临人口结构的调整,到家业务或将迎来爆发式增长
随着中国人口结构的调整,老年人群体的比例不断增加。由于行动不方便,进一步催生到家业务的繁荣,通过线上下单或者子女代为下单,然后送货到家,可以解决家里老人的饮食问题。也可进一步提升小区便利性服务商业。
4、消费场景进一步细分,打破了消费者买菜对于时间和空间的要求
从消费者角度看,选择线下购物的主要原因在于线下有体验,有社交,品质看得见。这些是线上绝对无法取而代之的。
但是小编认为线上买菜的目的不是要取代线下渠道,而是为消费者提供一种选择,解决消费者买菜难和买菜麻烦的问题。正如我们周末有时间喜欢去购物中心娱乐、休闲加购物,这时休闲为主,购物为辅。而平时一般都喜欢去便利店,因为这时购物便捷节约时间是主要需求。因此,消费者在不同的时点、不同的消费场景会选择不同的渠道。买菜也是一样,体验和社交不需要每天都进行,隔三差五去趟菜市场,平时通过线上买菜节约时间相信会成为很多人的选择。
所以,线下买菜不仅仅是年轻人的需求,中老年人或者平时在线下购买的客群在特定场景下也会选择线上买菜。
5、商业环境、硬软件配套设施在不断完善
①消费者观念的改变
随着中国电商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尤其近三年盒马鲜生、京东到家、美团等生鲜到家模式对消费者的不断教育,年轻消费者以及很多中老年消费者都开始够接受生鲜商品线上购物模式。
②以前置仓模式、店仓一体为主的社区到家模式已经经过数年实践,模式已经跑通,相比上一次以仓配为主的生鲜模式效率明显提升,是目前即时达业务的最优解决方案;
③物流配送效率的提升尤其是即时到家服务解决方案的不断完善,给予行业赋能,30分钟到家可以满足消费者的即时需求;
④前置仓深入社区,对选址要求低;房租成本也可大幅下降,无效面积的大幅降低;
⑤零售大数据等技术手段的不断突破,大幅度提升线上运营效率,降低了企业成本;
6、商业模式可行性分析
从商业模式来看,线上买菜有强劲的消费需求,各方面的商业环境也已经成熟。商业模式能否成立还要看企业的核心商品、价格及服务能否持续为顾客带来价值。也就是说线上买菜不可能一帆风顺,有机遇同样也面临较大的挑战。做的不好就是替竞争对手培养消费者,最终为他人做嫁衣。
二、线上买菜的痛点
1、品类窄:难以一站式满足用户需求
买菜对SKU的要求会比较高,需要种类更齐全。以叮咚买菜为例,其运营理念就是围绕社区居民的一日三餐平台上的SKU要能够达到做一桌菜的标准,满足用户一日三餐一站式购物需求。叮咚买菜在选品上全面对标菜场,其APP上显示SKU数近2000个左右,其中生鲜SKU在1000个左右,其余均为调味品、零食干货、生活用品等;虽然叮咚买菜被称为线上菜场,但是仍然有很多菜只在线下菜场才有卖,特别是酱菜、烧腊、生禽、烧饼、面点、糕点等等,这些活色生香的菜品,仍然是线下菜场的优势。同时,在进口产品、有机产品、宝宝餐等方面,线上买菜也涉及也很少,而随着中产阶级的扩大,线上买菜在这一方面的劣势就会逐步加速增大。
2、毛利低:不足以覆盖高昂的运营成本
生鲜电商历经数次沉浮,依然没有探索出成熟稳定的商业模式,究其原因主要是生鲜本身的低毛利率不足以覆盖高昂的运营成本。而蔬菜作为低客单品类,有人做过测算,每单履约大概最少需要亏损5元/单左右。这对于高频的社区买菜需求来说,会给线上买菜平台带来巨大的资金压力,各线上买菜平台烧钱能否烧过临界点形成赢者通吃的局面,就要看资本的能量和后续支持。
3、缺货高:用户需求预估备货准确度低
大部分线上买菜平台采用30分钟送达的前置仓模式,这就需要在前置仓提前备好货,为此就需要对覆盖区域的用户需求(品种和数量)做出准确预估。但这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很容易造成前置仓出现断货情况,这就对用户的体验损害非常大,会直接降低该APP的使用频次,甚至被卸载。
4、损耗大:为降低缺货而陷入的死循环
为了保证商品稳定供应,保证用户体验,加大备货量是通用做法。由于买菜对SKU的要求会比较高,需要种类更齐全,这也加剧了线上买菜陷入要么缺货、要么高损耗的死循环。正是因为这个特点,所以对需求预测的要求也更高,这一切都要回归到大数据上来,未来线上买菜平台要做大,就必须投入大数据精准预测。
5、运营重:不同的需求喜好带来运营工作的繁重
不同区域、甚至不同的小区,用户的喜好和需求必然是有差别的。如高档小区用户对高端海鲜可能会有更多的需求,而普通小区的这类需求就弱一些。这就要求前置仓的运营能力要跟上,要针对不同的用户喜好和需求将它们标签化,从而做到千店千面。前置仓模式运营到后期,绝对不是简单的卖货,一定是大数据智能驱动的,这对具备千店千面的运营能力、降低缺货、降低损耗等都具有积极作用。
6、盈利难:主要依靠城批直采盈利困难
线上买菜平台目前主要依靠城批直采,对于初创企业来说,这样的采购方式稳定、高效。虽然城批直采购具有品类齐全、质量保障、运送方便、补货容易的优势,但也存在同质化严重的问题,特别是相比于源头直采,明显缺少价格优势,单独依靠城批直采要盈利是非常困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