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春季发病率较高的原因有:
1、气压变化:春季气压变得相对低,人会感觉比较压抑。
2、次声波影响:由于生物的代谢进人旺盛期,周围的物体在这个季节会发出一种次声波,影响人的内分泌系统,导致人体内分泌紊乱,容易使人情绪波动频繁。
3、气候变化:春季气候变化比较大,使人的情绪发生波动。加上早春天气变化大,会造成人体内环境变化,内心烦躁空虚,易引起抑郁症的发生和复发。一些严重抑郁症患者,自杀倾向也变得相对严重。
除了季节性因素外,遗传因素、心理和社会因素都容易诱发抑郁症的发生。如大脑中某些激素分泌不正常,长期持续存在的、强烈的不愉快情感体验,或突然发生的重大生活事件都是抑郁症的诱发因索。
抑郁症的主要表现可概括为情绪低落、思维联想过程缓慢和动作减少这三种主要症状及其它表现,主要有:
1、情绪低落:为最主要的症状。起初可能在短时间内表现为各种情感体验能力的减退,表现无精打采,对一切事物都不感兴趣。
2、思维联想缓慢:语速慢,语音低,语量少,应答迟钝,一言一动都需克服重大阻力。最严重时,可呈木僵状态。
3、动作尤其手势动作减少,行动缓慢。
4、躯体症状:病人面容憔悴苍老,目光迟滞,食欲差,体质下降,汗液和唾液分泌减少,便秘,性欲减退。女病人常闭经。
5、“隐匿性抑郁症”:某些抑郁症病人,躯体症状明显,常表现为反复或持续出现的头痛、头晕、胸闷、气短、全身无力、心悸、便秘、肠胃失调、体重减轻等。
6、抑郁症状昼重夜轻:尤其情绪消沉以清早为重。
1、曲高和寡、特别聪明、爱钻牛角尖、自恃过高的人易患抑郁症;
2、孤僻内向、不善与人交往、喜苦思冥想、不善表达的人易患抑郁症;
3、受社会限制:高层管理人员、机密要员、明星艺人易患抑郁症;
4、高风险:证券期货、赌博和设赌人员易患抑郁症;
5、生活单调:退休和孤寡老人、下岗人员、家庭妇女、在押监犯、孤儿易患抑郁症;
6、面临考试:升中、大考、考研、晋升人员易患抑郁症;
7、重大疾病:意外伤害、恶性疾病、残疾易患抑郁症。
8、婚姻感情:遭遇感情挫折打击的人易患抑郁症;
9、追求至高:对艺术境界要求完美的作家、画家、音乐家等易患抑郁症;
10、特殊妇女:产后妇女、患慢性妇科疾病的人易患抑郁症。
抑郁症大致可以分为轻度抑郁、中度抑郁和重度抑郁,一般轻度抑郁比较容易通过多种方式自行缓解,而重度抑郁则可使人产生自杀倾向,“抑郁自杀的成功率比正常自杀的成功率要高20倍”。所以,如果抑郁症得不到很好疏导和治疗,进入到重度抑郁阶段,就很容易酿成悲剧。有调查表明,在春季,凌晨三四时是抑郁症患者自杀的高峰期。
1、最近是否情绪低落;
2、最近的自信心是否减弱或丧失,常自责,或有内疚感,是否自我评价降低;
3、最近是否有睡眠障碍,包括入睡困难,睡眠浅而不稳,特别是早醒,也就是睡眠的最后一次觉醒时间明显提前;
4、最近是否食欲下降、进食减少,体重降低;
5、是否对身外之事不感兴趣,无新鲜感、好奇心,是否无心工作、思维迟缓,思考速度减慢,患者也可能感到自己变笨了;活动也缓慢,有时又可能变得容易为小事发脾气; 没有明显原因的持续疲乏感,休息后也难以复原;
6、是否性欲下降;
7、是否有自杀的念头或行为。
如果这七个主要症状满足了5个以上,那么基本可以判断已患上了抑郁症。如果这些症状持续时间短,比如只有一两天,基本属于轻度抑郁,可自我排解。如果症状持续时间长,连续两周以上,那么则可认为患上了中度或重度抑郁,有到医院检查的必要。
1、避免生气,注意及时排解心中的不快,以免抑郁蔓延。可以多跟亲戚、朋友倾诉,或是在网上倾诉,写日记也行,情绪低落时多唱唱振奋精神、喜气洋洋的歌曲。
2、注意体育锻炼,注意睡眠、早上不要恋床,以免久睡越发困倦,睡在被窝里还容易胡思乱想,加重抑郁。早睡早起,多到室外运动,跑步、跳绳、打羽毛球……
3、注意饮食:多吃蔬菜水果,适量吃保健食品。少吃油腻、上火、发之食物。常吃蜂蜜对治抑郁有很好的辅助治疗作用,最好坚持每天吃5~6粒红枣,大枣性味甘平,滋养血脉,强脾健胃,但切忌一次吃得太多,贵在长期坚持。
4、增加日照。有人认为抑郁症春季好发与患者日照时间短,皮肤暴露在阳光下少有关,因此应适当增加户外活动。
5、固然有“一年之际在于春”,但也不可过度疲劳。学习、工作、家务总有做不完的事。但这些事情都没你的身体重要。感到累时,暂且搁下这些事情,调节调节,听听音乐,散散步,和朋友扯扯家常,过过轻松、悠闲的好时光。
6、培养个人爱好。冬季气候寒冷,人们户外活动减少,爱好受到限制,易出现“无事生非”的情绪问题,可以在家学习盆景制作、养鱼、练习书法、绘画等,以丰富自己的冬日生活。
7、音乐疗法。众所周知音乐对人的情绪有影响作用,经常听欢快的音乐,对调节情绪起积极作用。
8、改变家庭布置。家庭环境常年或数年不变,易使人感觉单调乏味,易使人情绪抑郁,通过变化家具的摆放位置或增加居室的色彩,如摆放鲜花、风景画等,使人有一种新鲜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