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创企业管理存在哪些问题
问题一:管理不作为
管理不是重点,但不等于一点不作为。对于那些与产品开发,业务推广,客户服务等公司经营效益密切相关的工作,不但不能不管,还要管理好。而对于职能管理,体系建设等可以视公司发展速度,发展规模,发展阶段逐步跟上即可。
问题二:管理过度
很多公司一成立,马上设立了门类齐全的部门,出台了大量的管理流程和制度,建立了所谓先进的管理体系。结果是,公司干点什么事都极其繁琐,你这边还在就某项业务谈判走优惠审批流程,那边同行业都已经把合同签了。严重的内耗导致公司业务反应速度明显不如竞争对手,白白丧失了很多商业机会。
创业公司管理要把握哪几个阶段
1、“管事”的阶段
该阶段经营者的侧重点在于产品的研发和营销。该阶段主要是在创业起步的两三年期间,也是最艰辛的阶段。大家都知道,不少创业公司都倒在了没有找到一款符合市场刚需的产品,亦或者是这个产品没有相符合的商业模式,即使市场和用户规模再大,也没有办法变现。因而,在这个阶段,经营者需要管理产品的定位、研发进程,再到进行市场推广等等。
2、“管人”的阶段
即经营者要对公司内部人员进行系统化管理,并建立管理系统。该阶段通常是在创业2年到5年,公司摸索出了基本的产品和商业模式,产品线逐渐丰富,需要在垂直行业进行市场扩张。随着公司的发展,公司对人员的要求有着更高的标准,自然对管理层的要求也相对提高。在各个层面找到适合的专业化人才,从而提高公司整体的管理水平。
3、“战略管理”阶段
创业公司在发展4-5年后,所在领域的相对市场地位基本确立,但所在领域或是新兴领域会出现技术的变化或者行业趋势。在该阶段,经营者则要考虑所在领域的新趋势或者新领域新技术,总而言之,不可安于现状。
初创企业管理模式
1、系统化管理模式
企业的系统化标准化统筹化的管理是通过完成企业组织机构战略愿景管理、工作责任分工、薪酬设计、绩效管理、招聘、全员培训、员工生涯规划等七大系统的建立来完成的。
这样的好处是有利于企业的快速扩展,因为在你用这一套系统打造完一个企业管理的标准模版的时候,旗下的分公司或者代理都能简单的复制,就这降低了扩展的难度。这就是企业组织系统最大可利用性。
2、友情化管理模式
这种企业管理模式也是在企业初创阶段有积极意义。在钱少的时候,也就是在哥们儿为朋友可以而且也愿意两肋插刀的时候,这种模式是很有内聚力量的。但是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尤其是企业利润增长到一定程度之后,哥们儿的友情就淡化了,因而企业如果不随着发展而尽快调整这种企业管理模式,那么就必然会导致企业很快衰落甚至破产。
3、温情化管理模式
在企业中强调人情味的一面是对的,但是不能把强调人情味作为企业管理制度的最主要原则。人情味原则与企业管理原则是不同范畴的原则,因此,过度强调人情味,不仅不利于企业发展,而且企业最后往往都会失控,甚至还会破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