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星是一种由发光球体的等离子体,通过其自身重力保持在一起的天体。
代表天体:太阳
通常指自身不发光,环绕着恒星的天体。其公转方向常与所绕恒星的自转方向相同。一般来说行星需具有一定质量,行星的质量要足够的大且近似于圆球状,自身不能像恒星那样发生核聚变反应。
代表天体:地球
是指在围绕一颗行星轨道并按闭合轨道做周期性运行的天然天体,人造卫星一般亦可称为卫星。
代表天体:月球
是指进入太阳系内亮度和形状会随日距变化而变化的绕日运动的天体,呈云雾状的独特外貌。
代表天体:哈雷彗星、海尔-波普彗星
是指太阳系内类似行星环绕太阳运动,但体积和质量比行星小得多的天体,绝大多数的小行星都集中在火星与木星轨道之间的小行星带。
代表天体:谷神星、夸欧尔
广义上星系是指数量巨大的恒星系及星际尘埃组成的运行系统。参考银河系,它是一个包含恒星、气体、宇宙尘埃和暗物质,并且受到重力束缚的大星系。
代表:大麦哲伦星系、小麦哲伦星系、银河系
地球除了绕太阳公转外,还自西向东自转。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一周,地球上的人就觉得是太阳等天体自东向西绕地球转了一周。所以生活在地球上的人在地球自西向东自转时,总觉得太阳是从东方升起,向西方落下。
月球的影可以分为本影、半影和伪本影三部分。月球绕地球的轨道和地球绕太阳的轨道都不是正圆,所以日、月同地球之间的距离时近时远。因此,观察者在半影内则见到太阳部分被月球遮住,称为日偏食;在日食时,观察者在本影范围看到太阳全部被月球遮住,称为日全食;周边剩下一个光环,称为日环食。
又叫圆虹,一种大气光学现象,是日光通过卷层云时,受到冰晶的折射或反射而形成的。当光线射入卷层云中的冰晶后,经过两次折射,分散成不同方向的各色光。
黑子是太阳光球上的低温区,本影区的绝对温度在4000℃左右,半影则为5400℃。所以,黑子其实并不黑,只是因为它的温度比光球低,才在明亮的光球背景衬托下显得黑。
是发生在太阳大气局部区域的一种最剧烈的爆发现象,在短时间内释放大量能量,引起局部区域瞬时加热,向外发射各种电磁辐射,并伴随粒子辐射突然增强。
在日全食时,太阳的周围镶着一个红色的环圈,上面跳动着鲜红的火舌,这种火舌状物体就叫做日珥,日珥是在太阳的色球层上产生的一种非常强烈的太阳活动,是太阳活动的标志之一。
是由地球上观察天体与太阳的位置相差180度,即天体与太阳各在地球的两侧的天文现象。
即天体视位置跟太阳为同一方向(以视黄经相等定义),在太阳背后,此时天体与太阳同升落,受太阳影响不能见到该天体,但是在日食发生时却可以看到。
一些近日点非常接近太阳的彗星,在运行中掠过太阳外层大气(日冕),被称为掠日彗星。
是大气的一种光学现象。在天空出现的半透明薄云里面,有许多飘浮在空中的六角形柱状的冰晶体,偶尔它们会整整齐齐地垂直排列在空中。当太阳光射在这一根根六角形冰柱上,就会发生非常规律的折射现象。
指太阳上的剧烈爆发活动及其在日地空间引发的一系列强烈扰动。太阳爆发活动是太阳大气中发生的持续时间短暂、规模巨大的能量释放现象,主要通过增强的电磁辐射、高能带电粒子流和等离子体云等三种形式释放。
是一种绚丽多彩的等离子体现象,其发生是由于太阳带电粒子流(太阳风)进入地球磁场,在地球南北两极附近地区的高空,夜间出现的灿烂美丽的光辉。
是由于地球绕太阳与月球绕地球的转动周期不同造成的。日月同辉天象被肉眼直接观测到需要一定的条件,一般在秋季天空晴朗、能见度好的月份的农历廿一至廿三,才可以在大白天看到。
月球靠反射阳光发亮,它与太阳相对位置不同(黄经差),便会呈现出各种形状。
新月(农历初一日)、上弦月(农历初八左右)、下弦月(农历二十三左右)、满月(农历十五日左右)
地球在背着太阳的方向会出现一条阴影,称为地影。地影分为本影和半影两部分。本影是指没有受到太阳光直射的地方,而半影则只受到部分太阳直射的光线。月球在环绕地球运行过程中有时会进入地影,这就产生月食现象。当月球整个都进入本影时,就会发生月全食;但如果只是一部分进入本影时,则只会发生月偏食。
是一种新月或满月时月亮位于近地点附近的现象,月亮位于近地点时正好出现新月,称为超级新月;月亮位于近地点时正好满月,称为超级满月。
指行星与月亮正好运行到同一黄经上。一年中行星合月的现象会发生几十次,除“金星合月”之外,“木星合月”是观赏效果最好的。
晕,是一种自然界的光学现象。它是由于当太阳或月亮的光线透过高而薄的白云(卷云、卷层云或卷积云)时,受到冰晶折射而形成的彩色光圈,彩色排列顺序内红外紫。出现在太阳周围的光圈叫日晕,出现在月亮周围的光圈叫月晕。
指一个天体在另一个天体与观测者之间通过而产生的遮蔽现象。当月亮运行到地球和太阳之间,同时三者又恰好在一条视线上,从地球上看去,月亮遮住了太阳,于是发生了日食。同样的道理,当月亮遮住的天体是遥远的星星时,这种天象就叫月掩星。
1、红月亮
一般只在月全食的时候才会出现。月全食时,地球位于日月之间,只有小部分的光线穿越大气层进入地影之内,这时我们看到的就是暗红色的月亮。月全食时月亮的明暗程度主要由气象条件决定。若是云层稀薄,折射进地影的光线比较多些,全食中的月亮就会红亮些;反之,就会暗淡些。
2、蓝月亮
蓝色月亮并不多见,但并非不存在。因为蓝色月亮形成的条件非常苛刻,所以才不容易被我们观察得到。在历史文献资料的记载中,蓝色月亮代表着自然灾难的发生。凡是有蓝色月亮记载的资料里,大多都伴随有火山爆发、地震、森林火灾等灾难。当这些灾难发生时,就会在空气中形成大量的烟雾颗粒,这些细微颗粒能将红、橙、黄等较长波段的光统统吸收过滤掉,只让蓝紫光通过,所以到达我们视觉的光就形成了蓝色月亮。
3、银白色
当太阳的“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的光聚合在一起时即为白色光,而月亮本身并不发光,所发的光是反射的太阳光。显然,当月亮将映射于本身的光线反射后穿过大气层时,如果没有被吸收掉七色光中的任何一种,那么,映入人眼的光线就是银白色的。
指运行在星际空间的流星体(通常包括宇宙尘埃和固体块等空间物质)接近地球时被地球引力吸引,在高速穿越地球大气层时发生电子跃迁所产生的光迹。
陨石也称“陨星”,是地球以外脱离原有运行轨道的宇宙流星或尘碎块飞快散落到地球或其它行星表面的未燃尽的石质、铁质或是石铁混合的物质。
是指进入太阳系内亮度和形状会随日距变化而变化的绕日运动的天体,呈云雾状的独特外貌。彗星的质量、密度很小,当远离太阳时只是一个由水、氨、甲烷等冻结的冰块和夹杂许多固体尘埃粒子的“脏雪球”。
又称“金木合月”,是指金星、木星和月球同时出现在夜空中。出现“双星伴月”,是由于距离地球最近的行星——金星在运行中由西向东追赶木星。先是金星追上木星,两者相距最近,然后月亮追上木星。当三者距离最近时,呈现出既是“双星伴月”,又是“三星一线”的特殊天象。
偶然出现在天空的明亮星星,古代称为客星,现在学界称为新星。新星属于变星中的一个类别,在过去由于其突然增量曾被认为是刚刚诞生的恒星,并被命名为“新星”。
是某些恒星在演化接近末期时经历的一种剧烈爆炸。这种爆炸都极其明亮,过程中所突发的电磁辐射经常能够照亮其所在的整个星系,并可能持续几周至几个月才会逐渐衰减。
五大行星中,金星、火星、土星出现在西方的地平线上,木星则悬挂在和地平线呈30度角的天空上,而水星也正在逐渐靠拢。五大行星将按照水、金、火、木、土依次排列,由高到低连成一条线,古时称为“五星连珠”。由于五颗星都是大行星,亮度较高,人们用肉眼就可以清晰地看到。
又叫“七星聚”,“七曜”是指离地球最近的“日月金木水火土”七颗亮星。月球在逆光下变成黑圆的剪影,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围绕在太阳的身旁闪闪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