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利策奖也称为普利策新闻奖。1917年根据美国报业巨头约瑟夫·普利策(Joseph Pulitzer)的遗愿设立,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已经发展成为美国新闻界的一项最高荣誉奖。现在,不断完善的评选制度已使普利策奖成为全球性的一个奖项,被称为“新闻界的诺贝尔奖”。首届普利策摄影奖是1942年颁发的。此后,除1946年外,每年颁发一次。从1968年开始,摄影类增设了专题新闻摄影奖,获奖作品通常由一组照片组成。
荷赛奖是世界新闻摄影比赛(WORLD PRESS PHOTO,简称“WPP”,通称“荷赛”),由总部设在荷兰的世界新闻摄影基金会主办。该会成立于1955年,因为发起于荷兰,故被称为荷赛。被认为是国际专业新闻摄影比赛中最具权威性的赛事。自1957年举办第一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以来,至2018年已举办了61届。
全球年度图片奖是新闻摄影领域最著名以及历史最悠久的奖项之一,创始于1943年,至今已有66年历史,专注于人类生存以及国际事件等新闻图片题材。
哈苏基金会每年都拨款资助众多项目,其中之一就是每年一度的哈苏国际摄影奖。该奖项由一批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摄影家和资深专家推荐3名候选人,最终得主则由哈苏基金会董事会从3名候选人中选定。哈苏国际摄影奖创办于1980年,已经逐步成为一项国际摄影界重要的摄影赛事,主要宗旨是奖励“一位公认的摄影师的主要成就”。
是由美国PDN(图片新闻)杂志设立的一项专业摄影师比赛奖项,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它是一项综合性的比赛,囊括了职业摄影的各个领域。
徕卡奥斯卡·巴纳克摄影奖(Leica Oskar Barnack Award,简称LOBA)创办于1979年,当年正是徕卡相机的发明者奥斯卡·巴纳克诞辰100周年。此后,每年举办一次,至今已成为了国际最有声望的摄影赛事之一。
是迪拜王储哈姆丹建立的一个国际性的摄影比赛。作为“迪拜2015战略”的一部分,这个摄影奖项表现了迪拜对艺术、文化和创新的鼓励和支持。同时也是全世界奖金最高的摄影比赛。最终大奖获得者可获得12万美元奖金。
创立于2007年,是由索尼集团赞助,由世界摄影组织主办的唯一摄影比赛,旨在为各国摄影师提供更好的展示交流平台。索尼世界摄影奖覆盖范围广泛,不限参与者职业,并且不限制参赛者使用的器材种类及品牌。无论是专业、业余、学生摄影师和青少年都可以参与,展示自己的优秀摄影作品。
iPhone摄影大赛创办于2007年,随着赛事逐年举办,参赛作品数量越来越多,已成为世界最有影响力的摄影比赛之一。该赛事要求参赛作品必须由iPhone、iPod或iPad拍摄,可使用iOS App进行后期编辑,但不允许使用桌面软件进行处理。
由美国国家地理学会举办,每年一届,大赛设立4大类别:旅行肖像、户外、目的地人文及瞬间——“所有让旅行难忘的影像”。
创办于1970年,是由才华横溢的摄影大师吕西安·克莱格,知名作家米歇尔·图尼埃,以及历史学家让-毛里斯·鲁盖特所共同所创办的一个年度摄影节,是全世界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也最有影响力的国际摄影节。
是经中共中央宣传部批准、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和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办的全国性摄影艺术最高奖项。金像奖与中国电影金鸡奖、电视金鹰奖、戏剧梅花奖等项并列,是中国文学艺术界12个艺术门类最高奖项之一,不仅在艺术界有着重要的地位,在社会上也有着广泛的影响。
创立于2010年,是中国当下最具影响力的摄影奖项之一。奖项面向35周岁及以下全球华人征集作品,目标是建立一个发现优秀青年摄影艺术家和摄影作品的高品质平台。
是由大理州委州政府主办,落地于大理的国际性影像盛会,是世界知名且有影响力的文化艺术活动之一。第一届大理国际影会自2009年拉开帷幕。大理国际影会依托大理深厚的历史积淀、璀粲丰富的民族文化和神奇壮丽的自然风光,充分运用国内外的摄影资源和人文资源,在宣传大理的同时,也深刻的体现出了影会的国际性、艺术性和群众性。从影会落户大理开始,它就已经成为艺术家和老百姓共享的节日盛会。
始创于2001年,在中国国家文化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和山西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下,首次创办的“平遥国际摄影节”,完全按照国际规范操作,国内与国际接轨、传统与现代互动,使平遥古城独特的风貌、古朴的民风以及形式多样的摄影活动交相辉映,在海内外产生了出乎预料的轰动效应。
自2005年创办,被行业公认为中国最具专业水准的摄影节,该年展的目标是创立一个最具国际性、最具影响力的中国摄影节。近年来,年轻的连州摄影年展已经以独特的专业水准为中国摄影坚起了一个新的标杆。
胜利之吻也称作胜利日之吻、世纪之吻,是指在当地时间1945年8月14日发生在纽约时代广场的一幕亲吻。时值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纽约民众纷纷走上街头庆祝胜利。一位水兵在时代广场的欢庆活动中亲吻了身旁的一位女护士,这一瞬间被《生活》 杂志的摄影师阿尔弗雷德·艾森施泰特抓拍下来,成为传世的经典历史画面。 从此以后,每年8月14日都有数百对男女在时代广场重现“胜利日之吻”,以纪念二战结束。
饥饿的苏丹(The Starving Sudan)又名欺凌的苏丹,是摄影师凯文·卡特的作品,刊登在《纽约时报》上,凭借该作品作者赢得九四年普利策新闻特写摄影奖。该张照片上是一个苏丹女童,即将饿毙跪倒在地,而兀鹰正在女孩后方不远处,虎视眈眈,等候猎食女孩的画面。
美国著名摄影家史蒂夫·麦凯瑞,一位人道主义者,1978年开始自由摄影生涯,在战争爆发前的阿富汗,凭着过人的勇气拍摄了许多珍贵照片。其中一幅《阿富汗少女》作品,1985年登上美国《国家地理》封面而赢得荣誉。岂料当年一个5分钟的作品,无意间却成为生命中的一部份。
更多:《市政厅之吻》、《奥马伊拉的痛苦》、《枪》、《被打捞的小猫》、《她叫玛格丽特马瑟》、《受伤的女子》、《布列松习作》。【详细>>】
法国摄影师。1908年生于法国塞纳-马恩省。他儿童时代即酷爱美术,曾从师画家戈登卡蒂埃·布列松奈和安德烈·洛特。他的“瞬间美学”理论堪称影响了全球的媒体和影像,他创建的Magnum是世界上影响力最大和时间最长的摄影机构,被誉为当代世界摄影十杰之一的抓拍摄影大师。2004年8月3日,布列松在法国西南部的家中去世,享年96岁。
1879年出生在卢森堡,1973年去世,是世界知名的摄影大师,被誉为20世纪最杰出的人像摄影家和时尚摄影之父。两岁时随父母到了美国。16岁时开始从事摄影艺术的追求和创造。在他94载的人生旅途中,摄影生涯就有78年,被誉为美国的摄影巨人,摄影大师,还有人说,他的一生显示了一部20世纪摄影艺术的发展史。这是因为史泰钦一生丰富的创造历程所涉猎的范围博大精深。他不仅在创作题材上包括了“人像”、“静物”、“风景”、“社会新闻”、“生活”、“广告”、“集锦”等许多方面,而且在创作上更是把“画意派”、“纯摄影派”和“纪实派”以至“抽象构成派”等家之长汇于一身。
德国摄影师,被誉为“当代摄影第一人”。当今世界出售价格最高的单幅影像作品《莱茵河2》正是出自于他之手。这幅作品在2011年佳士得拍卖会上以433万美元成交。佳士得认为这张作品并不会让人感觉是某一段的莱茵河,而是透过河水展现整条河的景色。因其作品的昂贵天价,在欧美,他也被称为“超级提款机”。
更多:约翰·汤姆森、辛迪·谢尔曼、史蒂夫·麦凯瑞-史蒂夫·麦凯瑞、罗伯特·杜瓦诺、薇薇安·迈尔、布拉塞、杰夫·沃尔。【详细>>】
浙江兰溪人,中国最早的摄影记者。郎静山运用绘画技巧与摄影暗房曝光的交替重叠,创立“集锦摄影”艺术,在世界摄坛上独树一帜。一生酷爱摄影,共有1000多幅次作品在世界的沙龙摄影界展出。曾经获得美国纽约摄影学会颁赠的1980年世界十大摄影家称号。他是以中国绘画的原理应用到摄影上第一人。
出生于上海,1949年迁居香港,大学就读于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国际知名摄影家、电影演员及导演,开创香港街头摄影先河的“一代宗师”。1958年他以新派摄影手法,打破墨守成规的传统风格,在1958年至1965年间,连续赢得八届由美国摄影学会所举办之世界摄影十杰的荣衔。在1950至1970年代,他曾在国际摄影比赛中连续获奖267次,著有《街头摄影丛谈》及《现代摄影欣赏》诸书。
1943年在台湾省板桥镇出生。台湾近半个世纪以来最重要的摄影家,对推动台湾摄影文化的现代性转型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他的摄影是以表面纪实主义风格呈现,实则是表现超现实主义的内心感觉。
更多:卢广、吕楠、李振盛、陈漫、肖全、陈长芬、吴家林。【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