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藤为茜草科植物钩藤、大叶钩藤、毛钩藤、华钩藤或无柄果钩藤的干燥带钩茎枝。味甘,性凉。归肝、心包经。具有息风定惊,清热平肝之功效,还能利水消肿。
中药钩藤为植物钩藤、大叶钩藤、毛钩藤、华钩藤或无柄果钩藤的干燥带钩茎枝,中药钩藤的别名又叫做双钩藤、鹰爪风、吊风根、金钩草、倒挂刺等,多煎汤内服或泡茶使用。
钩藤主产于广西、江西、湖南、浙江、广东等省份,而华钩藤主于产四川,贵州、云南、湖北等地亦产。
性味:味甘,性凉。
归经:归肝、心包经。
1、药材来源不同
夜交藤是植物何首乌的干燥藤茎或带叶的藤茎,而钩藤则为茜草科植物钩藤的干燥带钩茎枝。
2、功效作用不同
夜交藤具有养心安神、祛风除湿、补益气血和抗衰老的作用,而钩藤的作用则为疏通经络、利水消肿。
钩藤具有促进肾上腺素分泌、抑制神经过度兴奋、促进心肌活动的作用,适量使用钩藤可以起到预防高血压、镇静安神、保护心脏健康等功效。此外,用钩藤泡水喝还能疏通经络、利水消肿。详细>>
在正常剂量内使用钩藤对人体是没有明显毒副作用的,但是如果过量使用钩藤,对身体健康还是有损的,平时使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用量。
作为一种凉性中药,过量食用钩藤极有可能导致腹泻、腹痛等不适,严重者还会引起脾胃系统失调,导致脾胃疾病的发生。
钩藤具有明显的抑制中枢神经的作用,所以老年人以及小孩不宜大量长期服用;
钩藤具有兴奋子宫平滑肌的作用,所以孕妇和先兆流产者忌用;
钩藤性凉,所以体质偏寒、苔白脉弱等症的患者不宜使用。
一、看外观
中药钩藤外表多呈圆柱形或方柱形,表面为红棕色或紫红色,光滑无毛,茎节上有一对或单个向下弯曲的钩。
二、闻味道
钩藤闻起来没有什么特别的味道,如果我们在选购的时候有闻到特别的香气或臭气的话,最好不要买,因为有可能添加了不知名成分,使用这种钩藤会影响我们的健康。
三、注意生产信息
Maigoo中药编辑提醒大家注意:作为一种中药,我们在选购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它的生产信息是否齐全,包括生产厂家、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资质等。
中医认为钩藤不宜久煎,所以一般在其他中药熬得差不多的时候再入锅中煎煮。如果掌握不好方法的话,Maigoo药品编辑建议大家可以要中药店帮忙煎煮好,或是购买用钩藤制成的复方钩藤片、天麻钩藤颗粒等中成药使用。
材料:天麻5g,钩藤6g,绿茶10g。
做法:将天麻、钩藤洗净,加水适量,煎煮2次,去渣。以其汁液冲泡绿茶,盖严,浸泡5-10分钟即可。
功效:钩藤茶可以起到平肝、熄风、镇静的作用。
1、天麻钩藤饮
组成:钩藤1.5克;蝉蜕、防风(去芦)、人参、麻黄(去节)、白僵蚕(炒)、天麻、蝎尾(去毒,炒)各0.9克;甘草(炙)、川芎各0.5克。
用法:上药细切,作一服。
功效:治小儿脾胃气弱,呕吐泄泻。
方剂出处:《医学正传》卷八。
2、羚角钩藤汤
组成:羚角片(先煎)4.5g、霜桑叶6g、京川贝(去心)12g、鲜生地15g、双钩藤(后入)9g、滁菊花9g、茯神木9g、生白芍9g、生甘草2.4g、淡竹茹15g。
用法:水煎服。
功效:凉肝熄风,增液舒筋。
方剂出处:《通俗伤寒论》卷六。
买购中药小编提醒各位注意:中药的配伍讲究对症用药,所以在配药的时候最好找专业的中医进行调配,不要轻信网上的用药建议,以免导致健康受损。
因为钩藤中含有较多的挥发油成分,所以要后下,以免其有效成分在煎煮的过程中散发掉。
5-10分钟左右即可。其他的药材熬制得差不多的时候,就可以将钩藤加入进行熬制了。
不能。
钩藤是不能长期泡水喝的,否则会对人体的肝肾功能造成损伤,而且买购中药编辑提醒大家注意,如果身体没有健康问题的话,不要随便使用中药。
中药钩藤本身是没有毒性的,但是我们在服用的时候要注意用量,一般正常的用量为6-12g,如果不适症状较重,可在中医的指导下适量增加用量,但最多用量不宜超过30g。
中药钩藤用容器或袋子装起来后,置于通风干燥处保存即可。
一、选地播种
钩藤的适应力强,对于土壤的要求不严,一般的土壤均能正常生长,但在土层深厚、肥沃疏松的壤土上生长较好。钩藤可通过种子、扦插、分枝三种方法进行繁殖,种子多在秋季种子成熟时随采随播,分株繁殖多在春季进行,而扦插一般在3月初进行。
二、浇水追肥
钩藤苗长出后,应当要及时浇水,补充植株的水分供给,同时每隔一个月左右要追施薄肥一次,在冬季时要在植株的表面覆盖一层粪肥,以利植株越冬。
三、采收炮制
钩藤一般在栽种后3-4年内进行采收,采收时直接割下带钩的枝条,除去叶片和枯枝,然后剪成大小适中的小段,将其放入锅中蒸制,之后再进行晒干,使其色泽变紫红色,油润光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