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地区地域文化包含海派文化、金陵文化、吴越文化、淮扬文化、徽文化、皖江文化,既有鲜明的地域色彩,又以江南文化为共同的文化标识,彼此间的交流紧密,又相互渗透。
广义的江南包括了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等五省一市中位于长江以南的地区。江南文化在精神上体现出对道的偏重,有主情、尚文、开放的文化特色。
又称江浙文化,是江南文化的主流文化,中国文化中精致典雅的代表,可细分为“吴文化”和“越文化”,两者同源同出。吴越文化区以太湖流域为中心,其范围包括今上海、江苏南部、浙江、安徽南部。
海派文化是江南传统吴越文化基础上,融合开埠后传入欧美的近现代工业文明对上海产生深刻影响而逐步形成的文化现象,为尊重多元化、个性,兼顾个人和社会利益,以契约精神为主导的理性的、随和的、较成熟的商业文化。
以南京为中心辐射周边地区所形成文化圈,又称南京文化,显性特征便是南北交汇、兼容并蓄、开放包容,主要包括六朝文化、明文化和民国文化。
淮扬包括扬州、泰州、镇江、盐城、淮安等地,该地区位于长江南北,是江苏地域文化和运河文化长廊的重要组成部分。淮扬文化的特点是源远流长的文化底蕴、兼容并蓄的文化环境、绚丽多彩的文化成就和雅俗共赏的文化物质载体。
古徽州一府六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其内容深切透露了东方社会与文化的文明,是后期中国封建社会的典型标本。
即“安庆地区的历史文化”,是潜山为中心的古皖文化,包含以张英、张廷玉、陈独秀为代表的政治文化,以京剧、黄梅戏徽剧为代表的戏剧文化,以李公麟、邓石如为代表的书画文化。
上海是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拥有深厚的近代城市文化底蕴和众多历史古迹,江南的吴越传统文化与各地移民带入的多样文化相融合,形成了特有的海派文化。
上海话简称沪语,语言学上属于吴语,一般意义上是指近代以来上海租界范围和周边使用的一种现代吴语,由各地吴语的方言和英语融合而成。上海方言包括上海市区方言(狭义的上海方言、上海市区话)、浦东方言、青浦方言、松江方言、嘉定方言、崇明方言、金山方言、吴江方言。上海话融合了北部吴语的主流特征,吴语上海话是上海文化及气质的载体。老派上海话,里面藏着一种不紧不慢,不温不火,软糯,俏皮生动的特点。
上海开埠前的饮食习俗比较简单,中等人家常以蔬菜为主要副食品,只有在农历初二、初八、十六、二十三吃鱼肉。开埠后,随着四方移民和外国侨民移居上海,带来了各自的饮食习惯和风味,不同口味的餐馆相继开出,形成四方风味荟萃一堂的独特景象。上海本帮菜菜料取鲜活,品种众多,擅长烧、生煸、滑炒、蒸,品味适中,即有清淡素雅,也有浓油赤酱的特点;上海小吃品种繁多,兼具南北风味,以清淡、鲜美、可口著称。
上海除了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元节、中秋节、重阳节、寒衣节、腊八节、除夕等传统节日,还逐渐形成上海自己的节日习俗,如立夏要吃立夏蛋,中秋节要吃鸭子、芋头、毛豆,农历八月八要赏月等。此外上海随着社会城市文化的发展,也兴起了诸多旅游节庆活动,如上海桃花节,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等。
上海传统技艺包括顾绣、绒绣、面人赵、海派玉雕、紫檀雕刻、龙凤旗袍手工技艺、金银细工制作技艺等,且均被纳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上海传统戏剧包括沪剧和淮剧,传统舞蹈有舞草龙、浦东绕龙灯等,传统区域有锣鼓书、浦东说书等。
上海是一个国际型大都市,有着各种摩天高楼和现代建筑。上海同时也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阵许多历史建筑。上海作为江南的一部分,古建筑体现着江南传统建筑秀美典雅的特点却有自己的风格,近代上海西方建筑和中西结合的建筑,尤其是位于外滩的欧美样式的老建筑,更是上海的标志之一。
江苏在民俗文化上处于长江流域风俗文化圈的东部,北受黄河中下游淳朴儒风影响,西承神奇瑰丽的楚俗熏陶,南与热烈诡谲的百越民风相濡以沫,有东西交融、南北兼容的鲜明特色。
江苏省分为三个方言区,即江淮官话区、吴语区、中原官话区。江淮官话区又分扬淮片、南京片、通泰片。吴语区同属太湖片,细分苏州小片、毗陵小片。中原官话区又分徐州片、赣榆片,各个方言区内部则能够互通,南北交汇,丰富多彩,错综复杂,犬牙交错,是江苏方言地理分布的主要特征。
江苏是有名的鱼米之乡,主食沿江及苏南稻作地区以大米为主,面粉、杂粮为辅,苏北旱作地区则反之。江苏菜以金陵菜、淮扬菜、苏锡菜、徐海菜等地方菜组成,最具代表性的菜肴是淮扬菜系和苏式菜肴,其共同的特点是选料严格,以淡水水鲜为主,讲究时令,鲜嫩清淡,咸甜适中或偏甜,刀工细腻,造型优美等。江苏小吃用料讲究,制作精致,有着江南水乡独有的特色。
江苏苏州端午习俗、南京秦淮灯会、姜堰溱潼会船分别代表中国民族传统节日端午节、元宵节和清明节等地域特色的文化习俗,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太仓七夕节、金坛柚山放灯节、宜兴观蝶节等形式独特的民俗活动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江苏的传统戏剧包括昆曲、苏剧、扬剧、锡剧,传统音乐包括古琴技术、苏州玄妙观道教音乐、徐州鼓吹乐、茅山号子等,传统舞蹈包括跳马伕、直溪巨龙。传统曲艺包括扬州评话、徐州琴书、苏州弹词等。传统工艺如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宋锦织造技艺均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江苏有大量构思精巧、造型优美的建筑,古建筑品位高、数量多、文化内涵丰富。江南以石拱桥最多见,周庄、同里、盛泽等江南古镇,风格独特。据MAIGOO网编了解,春秋战国时期园林已在江苏萌芽,唐宋时期江苏园林已很繁荣,明清时达到很高的艺术境界,其精巧秀丽的风格、虚实动人的意境、诗画般的艺术手法令人赞叹,大多集中在苏州和扬州。
浙江人民的日常饮食,品种繁多,风味各异,富有地方特色。浙江菜在南食中长有重要的地位,具有料重时鲜、色彩鲜艳、味道鲜美、品种繁多、讲究营养的特点,烹调方法以爆、炒、炸、熘、烩、炖、烤、蒸、烧、煎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