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大黄,中药名。为蓼科酸模属植物钝叶酸模的根。味苦、辛,性凉。入肺、大肠经。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祛瘀消肿,通便,杀虫之功效。
土大黄为蓼科酸模属植物钝叶酸模的根,多作为中药材使用,中药土大黄别名又叫做吐血草、箭头草、救命王、金不换等。
性味:味苦、辛,性凉。
归经:入肺、大肠经。
我国土大黄主产自河北、山东、陕西等省份,此外甘肃、江苏、浙江、江西、安徽、湖南、湖北、四川等省份也有分布。
土大黄和大黄的区别是很大的,它们完全是两种不同的东西。土大黄源自蓼科酸模属植物钝叶酸模,而大黄则是蓼科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或药用大黄的根茎。除了来源不同之外,它们的功效也有差别,土大黄能凉血止血、清热解毒,而大黄的作用则为预防便秘、保护肝脏。【大黄的功效与作用>>】
土大黄的图片
土大黄是一种性质寒凉的中药材,凉血止血是它的主要功效之一,适量服用土大黄能够缓解大便带血、牙龈出血、溃疡出血等病症不适。
作为一味苦味中药材,土大黄还具有清热解毒的重要作用,适量饮用土大黄根泡的水能够有效缓解因上火而导致的咽喉肿痛、肠燥便秘等不适。
土大黄根具有很强的泻下作用,它能防止肠道积滞,也能缓解便秘。土大黄根性质寒凉,可缓解肠燥清理肠道垃圾。【土大黄叶的功效与作用>>】
据《湖南医药志》记载,土大黄是一味无毒的中药材。
虽然土大黄没有毒性,但是我们在使用的时候还是要注意用量用法,若使用不当,副作用还是很多的,过量食用土大黄会刺激脾胃,致使脾胃虚寒,从而引起腹泻、腹痛等不适。
脾虚泄泻者忌用(摘自:《四川中药志》);体虚及胎前、产后忌用(摘自:《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脾胃虚寒,泄泻不食者切勿入口(摘自:《本草汇言》)。
中药土大黄根多为不规则的厚片,外表皮纵皱纹,切面有菊花心,颜色为淡黄色或黄灰色。选购时应以质地坚硬、气微、味苦酸涩者为佳。
内服:煎汤,10~15g。外用:适量,捣敷或磨汁涂。
土大黄可以直接煎水饮用,也可以将其同白酒一同泡制成药酒后饮用,如果是土大黄叶子的话,可以将其剁碎后同瘦肉一起蒸煮成肉饼后食用。
将新鲜的土大黄捣碎后直接外敷于疮口,并用纱布包裹固定住。或是将其研磨成汁后,将汁液外敷于皮肤上。
方剂名:《四黄膏》
方剂组成:黄连、黄芩、土大黄、黄柏、芙蓉叶、泽兰叶。
用法用量:上药共研细末,另用麻油500毫升,入锅加温,加入黄蜡125克熔化,离火再加入上述药末调和成膏。用纱布块涂药一层,贴肿块上,胶布固定。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
方剂出处:《朱仁康临床经验集》
买购网中药小编提醒各位注意:中药的配伍讲究对症用药,所以在配药的时候最好找专业的中医进行调配,不要轻信网上的用药建议,以免导致健康受损。
据Maigoo网编了解,目前并没有可靠的来源能证实土大黄能治腰间盘突出,因此大家最好不要随意使用,如患有腰间盘突出的话,建议就医进行康复治疗。
土大黄治疗痔疮的方法是民间土方子,并没有靠谱的科学依据,如果患有痔疮的话,可以用土大黄根煮水熏洗患处来缓解不适,但它并没有治疗的作用。
这种说法也是没有什么科学依据的,如果有明显的疤痕,建议大家还是使用除疤痕的药膏,不要听信所谓的“神奇药方”。
不能。土大黄并不能根治脚气,但是因为脚气多是由于皮炎、湿疹等皮肤病引起的,而土大黄具有祛湿的作用,因此可以适量使用土大黄根煮水洗脚来缓解。
取土大黄片或块,置木甑、笼屉或蒸制容器内,隔水加热,蒸至土大黄内外均呈黑色为度,取出,干燥。
取土大黄片或块,加黄酒喷淋拌匀,稍闷润,待酒被吸尽后,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炒干,色泽加深,取出晾凉,筛去碎屑。每100千克土大黄,用黄酒10千克。
取土大黄片或块,加米醋拌匀,稍闷润,待醋被吸尽后,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干,取出,晾凉,筛去碎屑。每100千克土大黄,用米醋15千克。
中药土大黄可以放到干燥的容器内进行保存,保存时需要注意防潮防晒,以免药材变质。
1、土壤
土大黄比较适合在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土质疏松、排水性能较好的砂质土壤上栽培。切忌连作,否则会导致品种的退化和生长的缓慢。
2、光照
应在一年四季都保持充足的光照和照明。充足的阳光可以促进它的新陈代谢,增加其药用价值。反之则可能出现发育迟缓,甚至生长枯黄等现象。
土大黄通常用种子繁殖。在四月左右进行育苗,翻耕做畦,顺畦每间隔20厘米翻沟。然后把种子种入沟内,再使用锄头进行覆土,等其发芽。
土大黄比较能耐干旱,但是微湿润的环境有利于它的健康,出苗前要保持畦面湿润,可以增加出苗率。Maigoo农业小编提醒大家注意,在雨季时应注意排水,以免出现乱根的现象。种子种下后要施足够量的基肥,并在生长期间和收割完成后应及时追尿素、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