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卷是什么
内卷的本意是指人类社会在一个发展阶段达到某种确定的形式后,停滞不前或无法转化为另一种高级模式的现象。当社会资源无法满足所有人的需求时,人们通过竞争来获取更多资源。
经网络流传,很多高等学校学生用其来指代非理性的内部竞争或“被自愿”竞争。现指同行间竞相付出更多努力以争夺有限资源,从而导致个体“收益努力比”下降的现象,可以看作是努力的“通货膨胀”。
内卷的原因
1、传统文化到了某个阶段而无法适应新的形势后,就容易走偏,走进死胡同,既然无法适应外来文化挑战的新形势,只好在内部不断深挖,寻找寄托。
2、传统教育要求从小就要听话,坐言起行都规规矩矩,习惯于在狭隘的人际关系里寻求自己的安身立命之地,文化基因里决定了中国人习惯于内部竞争,而缺乏向外开拓创新的勇气。
3、在制度的压力下,人如同囚在困境中,为了自身的利益,绝大多数人都会选择“配合”的方案,极少人会选择与体制对抗。
内卷的表现
1、精益求精式内卷化
比如大会堂桌面上摆的几千只茶杯,横看竖看侧看皆成行,蔚为壮观,那是很多工作人员花很长时间用绳子逐一定位摆出来的。但相对于开会这个活动本身而言,这种精准的摆设起不了什么作用,这就是精益求精式的内卷化。
2、固步自封式内卷化
比如对某个学术课题,一代又一代的学人孜孜不倦前赴后继,虽然研究在不断深入,但某些人其实是在浑水摸鱼对这个课题毫无建树,仅仅是为了研究而研究。他们的论文也毫无新意,无非是对前人的拣选摘抄,甚至不断牵强附会以求标新立异,向世人证明自己并没有闲着。
3、制度僵化式内卷化
僵化的考试制度严重限制了学生的思想自由,为了考取高分而被迫在教学大纲内下苦功夫,对更广阔的世界却只字不提。同时,为了比出高下,出题人把考试题目出得离奇古怪,但对于开发学生的思想自由和思维能力毫无意义。这就是制度僵化的内卷化。
4、偏离目标式内卷化
社会上许许多多的竞赛评比也是一种内卷。因为这些评比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却不能借助这些评比来推动其预期的工作,无法实现其初衷,做秀成分多于实质效果。
还有一种偏离目标更普遍,通俗来说就是随大流。在某个领域大家都这么干,我不干好像就是不合群,或者会被别人甩掉。但实际上最初这样做的目的,只是为了更好的发展而非攀比!
5、被动执行式内卷化
每逢重大节日或敏感时期的前几天,下级机构必须响应上级号召,组织大规模安全生产大检查。大家都明白,这种大检查不过是临时的应景的,过了这段时间一切照旧,效果是阶段性的并不会产生长远的实质性改变。但还得动用大量人力物力去完成这个固定动作,以期万一出了事可以免责,这也是一种内卷化。
6、化简为繁式内卷化
有些人或者组织为了落实领导的决定,搞出一戴套看似科学严谨的调查研究,但目的并不是让决定更科学而是证明决定很科学,实际上上面已经定了,下面照做就好。这种把简单问题复杂化的做法,目的只是让程序看起来更科学,把所谓决策科学化的圆圈画完,这就是一种化简为繁式的内卷化。
内卷的好处和坏处
好处
1、 符合“开源节流”思想中的“节流”。
2、 有压力才有动力,逼迫做出更多的产出。
3、 基础人民的不稳定,能暂时带来中高层的稳定,能暂时带来既得利益集团的稳定。
4、 在压力的作用下,更有利于打破不合理的规则,不合理的分配制度。比如美国黑人奴隶暴动。
5、 内卷达到一定层度,其产生的作用力可以提升社会制度。
坏处
1、 得到的资源变少了,社会阶层会不稳定。
2、 公司的人才面对错误的竞争机制,会选择离开。
3、 会打击学生在某个专业、某个方向上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个体知识水平的提升。
4、 节衣缩食的人有可能生病,有可能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