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伏是什么意思 2023年初伏是哪一天开始的

本文章由注册用户 小吴硬核科普 上传提供 评论 发布 纠错/删除 版权声明 0
摘要:初伏是三伏当中一伏,初伏到来也就意味着,三伏天正式到来,暑天正式开始,最炎热的时候即将到来,要注意降温防暑。每一年的初伏时间不一样,2023年的初伏是哪一天?初伏有什么讲究呢?我们来了解一下。

三伏天计算方法

中国古代用天干、地支合并记载时间,天干的数字有10个,地支的数字是12个,“三庚”就是遇上3个“庚”字,到第3个庚日为初伏。由于天干是10个,所以每隔10天就出现一个庚日。一年365天(闰年366天)都不是10的整数倍,今年某一天庚日,明年就不一定是庚日。由于庚日的变化不定,所以每年入伏的日期不尽相同。

2023年初伏是哪一天开始的

2023年头伏第一天是7月11日,是在夏至后的第三庚日,到7月20日结束,总共十天。

“初伏”也称“头伏”或“入伏”,指夏至后第三个庚日起到第四个庚日前一天的一段时间,这才是真正暑天的开始。 一般入伏之后,地表湿度变大,每天地面吸收的热量较多,散发出来的热量较少,地表层的热量累积,所以一天比一天热。

初伏要注意些什么

1、精神调养

三伏天闷热的天气容易使人心情烦躁,但却也是修身养性的好时节,在精神调养方面,夏季应静心养性,清心寡欲,戒大喜大悲,多静心养神,少贪心杂念。

2、起居调养

“长夏”昼长夜短,顺应四时之气应晚睡早起以适应夏季生长之气。在中午时刻一定要午休,但午休时间不宜过长,以15-30分钟为宜,否则时间过长反而容易造成头脑混胀,甚至一个下午精神不好。

3、饮食调养

在阳气盛于外、阴气居于内的阳极阴生“长夏”天,应多以清淡食物为主,少食油腻辛辣的食物,比如少去大排挡、不吃油炸食品等。

4、运动调养

夏季不宜运动量过大,因为出汗过多容易损伤心阴,在进行汗淋漓的运动后不宜着急冲洗冷水澡,而以温热水淋浴为宜,多喝温热水、凉开水或茶水,夏季更多人喜欢喝绿茶、绿豆汤。

初伏有什么讲究

1、伏天吃鸡

江西、湖南人三伏天养生吃鸡。民谚云:“起伏吃只鸡,一年好身体。”三伏天里人的体能消耗较多,须适当补充营养。在烧鸡时可适量加入生姜,生姜性温,可以调节人体在夏季内外温差,使得人体适应外界环境,起去湿强身的作用。这就是初伏吃鸡的科学道理。

2、头伏吃馄饨

上海一直有“头伏馄饨二伏茶”的风俗,所以在毫无胃口的燥热夏季,来一碗加花生酱、少许酱油和醋调味的冷馄饨来拌食,冰凉惬意的同时也令人食欲大增。馄饨,古人称其形“有如鸡卵,颇似天地混沌之象”,而“馄饨”又与“混沌”谐音。盘古开天,混沌初分,吃了馄饨可得聪明。

3、入伏吃羊肉

徐州人入伏吃羊肉,称为吃伏羊这种习俗可上溯到尧舜时期,在民间有彭城伏羊一碗汤,不用神医开药方之说法。徐州人对吃伏羊的喜爱莫过于当地民谣:六月六接姑娘,新麦饼羊肉汤。当地人认为此法能“以热治热、发汗排毒”。

4、六月六晒伏

“六月六”相传这是龙宫晒龙袍的日子。民谚有云:“六月六,人晒衣裳龙晒袍”,“六月六,家家晒红绿”,“红绿”就是指五颜六色的各样衣服。因为这一天,差不多是在小暑的前夕,为一年中气温最高,日照时间最长,阳关辐射最强的日子,所以家家户户多会不约而同的选择这一天“晒伏”,就是把存放在箱柜里的衣服晾到外面接受阳光的暴晒,以去潮,去湿,防霉防蛀。

5、贴三伏贴

头伏第一天,贴“伏贴”。三伏贴是民间的一种老习俗,据说,三伏天是一年中阳气最盛的日子,利用这一时机治疗某些寒性疾病,能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预防旧病复发或减轻其症状。但并不是说“伏贴”可以包治百病,也不是所有人都适宜贴“伏贴”,阴虚火旺、皮肤病、恶性肿瘤、急性咽喉炎、强过敏体质等患者就不宜采用中药贴敷疗法进行治疗。

6、头伏吃饺子

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头伏吃饺子是传统习俗,伏日人们食欲不振,往往比常日消瘦,俗谓之苦夏,而饺子在传统习俗里正是开胃解馋的食物。山东有的地方吃生黄瓜和煮鸡蛋来治苦夏,入伏的早晨吃鸡蛋,不吃别的食物。入伏这天吃饺子,是希望能平安度过夏季,祝愿祈福之意。

7、头伏萝卜二伏菜

从传统意义上讲,北方冬季的主要蔬菜是储存的大白菜和大萝卜,所以种植秋菜大白菜和大萝卜就显得很重要。所谓的头伏萝卜二伏菜是指入伏以后,第一个10天称为头伏,这个季节就要种萝卜了,第二个10天称为二伏,这时就要种白菜了。

网站提醒和声明
本站为注册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非“MAIGOO编辑”、“MAIGOO榜单研究员”、“MAIGOO文章编辑员”上传提供的文章/文字均是注册用户自主发布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虚假信息、错误信息或任何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 申请删除>> 纠错>> 投诉侵权>> 网页上相关信息的知识产权归网站方所有(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著作权、商标权、为用户提供的商业信息等),非经许可不得抄袭或使用。
提交说明: 快速提交发布>> 查看提交帮助>> 注册登录>>
相关推荐
中伏文案朋友圈 中伏的诗句有哪些 二伏的说说2025
中伏是三伏之一,通常也指从夏至后第四个庚日起到立秋后第一个庚日前一天的一段时间,也叫二伏,是中国传统的节气之一。中伏最突出的特点是热,而且是湿热,桑拿天气让人难以喘息,仿佛置身于一个大蒸笼。在古代就有很多文人墨客描写过中伏,中伏的诗句有哪些?本文带大家一起去欣赏这些唯美诗句还有关于中伏文案朋友圈。
三伏天吃狗肉好吗 三伏天吃狗肉有什么讲究
虽然吃狗肉是一个比较有争议的话题,在某些地区,吃狗肉被视为不道德和残忍的行为。但是在另外一些地区,尤其是亚洲的一些国家,吃狗肉是一种传统食物,并且被认为有一些药用价值。三伏天是养生好时节,都说冬病夏治,很多人会在三伏天食用一些食物用以养生,三伏天吃狗肉好吗?三伏天吃狗肉有什么讲究?
末伏如何进行艾灸 末伏做艾灸的好处
艾灸是养生保健的中医疗法,三伏天艾灸有着冬病夏治的说法。艾灸能促进血液循、温经通络、行气活血的功效,还有治疗疾病的作用。三伏天是一年之中阳气最旺的季节;也是一年中最损耗阳气和最需要补阳的季节。这个时候人比较容易生病,机体能量消耗大,加之食欲不振,导致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下降。你平时是否有艾灸的习惯呢,你知道末伏如何进行艾灸吗?接下来让我们一起了解下吧。
三伏天是几月几日_习俗_吃什么最好 三伏天如何调理身体
三伏天是一般是小暑和处暑之间,也就是阳历7~8月中间,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一般长达30~40天。在民间,对于三伏天有很多种说法,也是很多人养生的时候。因为在这个传统节气,人体容易受到高温和湿热的影响,导致一些不适症状。我们通过合理的养生方法,可以帮助缓解不适,保持身体的健康。所以三伏天在民间还是保留着一定的文化内涵,那么三伏天如何调理身体呢?三伏天有哪些习俗?三伏天吃什么食物?
三伏天 夏季健康养生 ★★★
1155 9
出伏有什么讲究 出伏吃什么食物好
出伏,就代表着三伏天到此结束了,而在此之前刚好是处暑节气,处暑节气表示暑气结束,所以这暑热的天气将渐渐退散,天气逐渐变凉。那么三伏结束了,出伏后有什么讲究?出伏之后的注意事项有很多,吃的食物也有讲究,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