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珍汤的做法与喝法 八珍汤什么时候喝好

本文章由注册用户 壹壶聊养生 上传提供 评论 发布 纠错/删除 版权声明 0
摘要:八珍汤是非常适合女性饮用的补气血的汤药,由许多名贵中药配制而成,那么八珍汤怎么喝比较好呢?八珍汤一天一副,一天三次,早中晚各一次。饭前至少半小时空腹温服。对于脾胃较虚弱的,在饭后1个小时后服用。也可在经血完全排干净后,早晚各服一包,连续服用3~6天。

一、八珍汤的配方

1、原始配方:

人参9g,白术9g,白茯苓9g,当归9g,川芎9g,白芍药9g,熟地9g,炙甘草5g。

2、现代配方:

八珍汤的现代配方有所调整,这里推荐一个比较好的配方:

党参6克,白术10克,茯苓9克,炙甘草6克,熟地20克,当归20克,川芎10克,白芍10克,大枣10克(2-3个) ,生姜5克。

二、八珍汤的做法

1、先将药材用清水洗干净。

2、把洗好的药材加3碗清冷水,先浸泡20~30分钟(此处加的3碗水浸泡后不能倒掉哦,是作为第一次煎药用的),这样煎出来的药效更好。

3、上面第二步浸泡好之后,就开始煎药,先大火烧沸,再用小火慢煎,(小火可以保持里面的药汤继续沸腾即可)大约小火慢煮30分钟,煎剩一碗,倒出药汤。这时,第一遍药汤熬煮完成。

4、药渣加水2碗,大火烧沸,再用小火慢煎25分钟,煎剩一碗,倒出药汤。这时,第二遍药汤熬煮完成。

5、药渣加水2碗,大火烧沸,再用小火慢煎20分钟,煎剩一碗,倒出药汤,这时第三遍药汤熬煮完成,也意味着一副八珍汤的三遍熬煮已经完成。

6、把上面三遍熬好的药汤,混合均匀,每次一碗,早中晚各一次。

三、八珍汤什么时候喝好

从时令来讲,春夏喝效果当然好于秋冬喝,但是,最重要的还是要从我们个人本身的体质来看问题,根据身体的具体状况来决定怎么喝八珍汤。

八珍汤,一般来说每天服用一副即可。每天可以用一副煎汤,然后服用,早中晚各一次,在饭前的半个小时左右空腹服用为佳,但是一定要注意温服。如果服用者的脾胃比较虚弱的话,也可以在饭后的一个小时以后服用。

另外,月经结束后气血最虚,最适合补气血,可等待经血完全排干净后,早晚各服一包,连续服用3~6天。

网站提醒和声明
本站为注册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非“MAIGOO编辑”、“MAIGOO榜单研究员”、“MAIGOO文章编辑员”上传提供的文章/文字均是注册用户自主发布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虚假信息、错误信息或任何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 申请删除>> 纠错>> 投诉侵权>> 网页上相关信息的知识产权归网站方所有(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著作权、商标权、为用户提供的商业信息等),非经许可不得抄袭或使用。
提交说明: 快速提交发布>> 查看提交帮助>> 注册登录>>
最新评论
相关推荐
八珍汤的适用人群 八珍汤什么人不能喝
八珍汤是由四物汤和四君子汤两个方剂相合而成,有气血双补的功效,是女性的补血养气佳品,适合冬天手脚冰凉,怕冷的人;面色苍白、萎黄,气短、懒言;贫血、月经量少;气血虚月经不调女士喝。但也不是人人都适宜喝八珍汤,像感冒的人、月经期间、脾胃虚寒者、体质湿热者就不能喝。
中药八珍汤配方与主要功效 八珍汤怎么服用效果好
八珍汤是一道补益中药方剂,又叫做八珍散,由四物汤加四君子汤组成,有着益气补血的功效。八珍汤标准配方中有当归、川芎、白芍、熟地、人参、白术、茯苓和甘草这八味药材,还可根据每个人不同的身体情况进行药材加减。八珍汤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八珍汤的做法是什么?和Maigoo网编一起来看看八珍汤的功效与作及禁忌吧!
八珍汤 中医
1159 5
【中药养生配方】中医养生配方大全 传统古方有奇效
中药养生主要是以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来达到补益脏腑、调和气血、平衡阴阳、增进健康的目的。在本期专题中,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了各类中药养生配方大全,全面涵盖抗衰老中药、补肾中药、中药泡脚配方、中药染发秘方以及补气血中药。
中医 药材 ★★★
1.4w+ 80
滋补药材有哪些?补气补血补阴等特色名药补品大全
中国地大物博,每个地方都有着盛产某种东西的天时地利的优越条件,传统滋补品、特色名药也是其中一类。无论你是初生牛犊的20岁,还是自我感觉良好的30岁,或者是需要可持续发展的40岁,每个年龄阶段都需要滋补,来强壮身体。不同的滋补品对人身体所需有着不同的营养价值。本文小编带大家去了解传统山珍滋补品有哪些。
滋补养生 医药药物OTC ★★★
6.2w+ 308
中药养生食谱大全 中医养生保健吃什么药膳?
不少人可能对中药有些许研究,但多用于治病救人。那么大家是否知道中药可以当菜吃呢?这样既不需用捏着鼻子喝苦药,又可以起到更好的养生作用,是一种非常好的饮食方法。在本期专题中,小编将为大家推荐中药养生菜谱大全,包含各类中药养生粥、中药养生汤、中药养生零食以及养生家常菜。
中医 中药 ★★★
1.4w+ 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