狭颅症的临床表现 狭颅症几个月可以发现

本文章由注册用户 心灵密语 上传提供 评论 发布 纠错/删除 版权声明 0
摘要:狭颅症又称颅缝早闭或颅缝骨化症,新生儿发生率为0.6/1000。由于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颅缝过早闭合,以致颅腔狭小不能适应脑的正常发育,可表现为颅内压升高、发育迟缓、智能低下、精神活动异常、癫痫发作等症状。治疗方法首选手术,多以整容为目的,一般于生后6个月至1岁时手术。

什么是狭颅症

狭颅症又称颅缝早闭,造会成颅腔体积缩小,头型奇形怪状,如可出现三角头、尖头、船形头、小头畸形,不能满足脑组织的发育,导致颅内压增高。

狭颅症的临床表现

1、头颅变形、变小,不同的骨缝过早融合,影响颅骨不能向该缝的方向发育发展,产生各种头颅变形,包括舟状颅、短头畸形、斜头畸形、尖头畸形等等。

2、眼部症状,可以出现分离性斜眼,而且合并颅内压增高的时候,会出现视神经乳头水肿或者视神经萎缩,导致视力低下,视野缺损,严重的可能会失明。

3、脑功能障碍,颅内压增高。

4、很可能合并其它畸形,包括并指、脊柱裂等。脑功能障碍包括智力低下、精神活动异常、癫痫等。

狭颅症几个月可以发现

狭颅症属于先天性的颅骨发育异常,这种头颅外观的异常一般很早就可以发现,比较典型的小孩出生后半年就可以观察到比较明显的颅骨畸形。当然,随着宝宝的生长发育,有的狭颅症会越来越明显,比方说到了2到3岁,骨缝都完全闭合,当然会更加明显,但是这个时候再处理可能就比较晚了。一旦发现狭颅,争取在一岁左右行手术治疗,包括骨缝的成形及颅骨畸形的修复,这样有助于小孩的发育。

狭颅症如何治疗

1、颅缝再造术:切除过早闭合的颅缝,宽度达1~1.5厘米,同时切除旁边的骨膜,骨边缘可用聚乙烯膜或其他异物包裹以阻止骨缝过早愈合。

2、颅骨切开术:对全颅缝过早闭合者效果较好。手术在左右两侧分两期进行。不按颅缝广泛切开颅骨,咬除颅骨宽1.5厘米,基底部留一宽约1厘米的骨桥,形成一个较大的浮动骨瓣,骨缘处理同上。半月至1月后再行另外一侧的同样手术。术后需定时摄片复查,必要时再次施行上述的同样手术。

网站提醒和声明
本站为注册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非“MAIGOO编辑”、“MAIGOO榜单研究员”、“MAIGOO文章编辑员”上传提供的文章/文字均是注册用户自主发布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虚假信息、错误信息或任何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 申请删除>> 纠错>> 投诉侵权>> 网页上相关信息的知识产权归网站方所有(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著作权、商标权、为用户提供的商业信息等),非经许可不得抄袭或使用。
提交说明: 快速提交发布>> 查看提交帮助>> 注册登录>>
最新评论
相关推荐
【新生儿衣物】新生儿衣物选购方法 新生儿衣物如何清洗
在宝宝还没有出生时,准妈妈们就已经开始给肚子里的小宝宝添置新衣物了。那么给新生儿选择合适的衣服呢?很多新妈妈们都没有经验。给婴儿选择衣物,并不是同成人一样,注重款式、质量和时尚就可以了,需要充分结合婴儿的生长特点和身体特点来考虑。下面就给代价介绍一下新生儿衣物选购方法以及新生儿衣物如何清洗。
新生儿皮肤脱皮怎么回事 新生儿脱皮怎么护理
由于母体内的环境和外面的不一样,初生婴儿的皮肤为了适应外界环境,几乎都会有脱皮的现象存在。另外由于新陈代谢、皮肤干燥或者其他自然的生理现象等原因,也会出现蜕皮。那么新生儿脱皮怎么护理?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母乳喂养的最佳姿势有哪些?母乳喂养宝宝的正确步骤
母乳对宝宝来说,是最好的天然食物。母乳喂养,妈妈第一要学会便是怎么来哺乳宝宝。产科专家指出,正确的喂养姿势是宝宝和妈妈都感觉舒服的姿势,常见的母乳喂养姿势有摇篮式、交叉式、怀抱式、侧躺式,哺乳妈妈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喂养姿势。另外,为了更好地喂养宝宝,母乳喂养的步骤也要注意一下。
新生儿多久可以出门?新生宝宝出院注意事项
经常在公园、社区外面看见抱着宝宝晒太阳的爸爸妈妈,他们抱着可爱的宝宝沐浴着外面新鲜的空气和充足的阳光,你知道吗,新生宝宝刚刚离开妈妈的温室,身体比较较弱,所以一般不能马上出门,新生宝宝多久可以出门?一般按照传统满月或者更久以上才会出门,而且出门有很多的讲究。
儿童保险哪种最好?婴儿保险投保指南
随着生活水平和保险意识的提升,越来越多家长开始注重孩子的保险保障。比如儿童重疾险、意外险、教育金以及一些特色儿童保险。那么,对于父母来说,给孩子买保险该从哪里下手,怎样才能既不花冤枉钱,又能给孩子最好的保障呢?一起来看看婴儿保险投保指南。
保险 购物百科 ★★★
3.6w+ 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