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反常自然气候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介绍

本文章由注册用户 小刘百科漫谈 上传提供 评论 发布 纠错/删除 版权声明 0
摘要:人类的活动对大自然气候的影响在近年来日益明显,每隔几年都有反常的极端天气出现,危害着人类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厄尔尼诺和拉尼娜就是著名的太平洋反常自然气候现象。很多人对于这两个现象还不太了解,下面就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的成因、影响还有两者间的区别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

厄尔尼诺现象

什么是厄尔尼诺

厄尔尼诺现象,又称厄尔尼诺海流或“圣婴”现象,也就是“小男孩”的意思,是秘鲁、厄瓜多尔一带的渔民用以称呼一种异常气候现象的名词。主要指太平洋东部和中部的热带海洋的海水温度异常地持续变暖,使整个世界气候模式发生变化,造成一些地区干旱而另一些地区又降雨量过多。

厄尔尼诺现象成因

在南美洲西海岸,南太平洋东部,自南向北流动着一条著名的秘鲁寒流。每年的10月至次年的3月时值南半球夏季。南半球海域水温普遍升高。向东流动的赤道逆流得到加强,恰逢此时,全球的气压带和风带向南移动,东北信风跨过赤道。

受到南半球的自转偏向力作用,向左偏转成西北季风。西北季风不但削弱了秘鲁西海岸的离岸风——东南信风,使秘鲁寒流冷水上泛减弱甚至消失,而且吹拂着水温较高的赤道逆流海水沿秘鲁寒流来的方向逆洋流南下,把秘鲁寒流变性为暖流。

这股悄然而至不固定的暖流被称之为厄尔尼诺暖流。通常这位“不速之客”在每年的3月以后,随着南美洲西海岸水温逐渐变冷而随之消失。

厄尔尼诺现象影响

厄尔尼诺易导致暖冬,南方易出现暴雨洪涝,北方易出现高温干旱,东北易出现冷夏。比起单纯的气温变化,极端天气更容易引发危险。

1、台风减少。西太平洋热带风暴(台风)的产生次数及在我国沿海登陆次数均较正常年份少。

2、夏季风较弱,季风雨带偏南,位于中国中部或长江以南地区。北方地区夏季容易出现干旱、高温,南方易发生低温、洪涝。近百年来我国的严重洪水,如1931年、1954年和1998年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洪水,都发生在厄尔尼诺现象出现的次年。

3、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后的冬季,我国北方地区容易出现暖冬。

拉尼娜现象

什么是拉尼娜

厄尔尼诺相反的自然现象称为拉尼娜,拉尼娜是西班牙语“小女孩,圣女”的意思,是厄尔尼诺现象的反相,也称为“反厄尔尼诺”或“冷事件”,它是指赤道附近东太平洋水温反常下降的一种现象,表现为东太平洋明显变冷,同时也伴随着全球性气候混乱,总是出现在厄尔尼诺现象之后。通俗来说,拉尼娜是指东太平洋冷海水上泛,所引起的气候增强的异常现象,考生可简单理解为气候增强,即该冷的时候极冷,该热的时候极热,属于沃克环流增强。

拉尼娜现象成因

厄尔尼诺与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的增暖、信风的减弱相联系,而拉尼娜却与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度变冷、信风的增强相关联。因此,实际上拉尼娜是热带海洋和大气共同作用的产物。

海洋表层的运动主要受海表面风的牵制。信风的存在使得大量暖水被吹送到赤道西太平洋地区,在赤道东太平洋地区暖水被刮走,主要靠海面以下的冷水进行补充,赤道东太平洋海温比西太平洋明显偏低。

当信风加强时,赤道东太平洋深层海水上翻现象更加剧烈,导致海表温度异常偏低,使得气流在赤道太平洋东部下沉,而气流在西部的上升运动更为加剧,有利于信风加强,这进一步加剧赤道东太平洋冷水发展,引发所谓的拉尼娜现象。

拉尼娜现象影响

1、拉尼娜现象的征兆是飓风、暴雨和严寒,它与“厄尔尼诺”现象均会使全球气候出现严重异常。

2、拉尼娜一般出现在“厄尔尼诺”之后,通常情况下两种现象各持续一年左右。

3、拉尼娜和厄尔尼诺都是自然现象,在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都会出现,却截然相反。厄尔尼诺是指热带海洋温度异常和持续变暖,拉尼娜指的是热带海洋温度异常和持续变冷。

4、厄尔尼诺出现的周期并不规则,平均每4年一次。出现厄尔尼诺现象的第二年,都会出现拉尼娜现象,有时拉尼娜现象会持续两三年。

5、拉尼娜现象的影响包括使美国西南部和南美洲西岸变得异常干燥,并使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菲律宾等东南亚地区有异常多的降水量,以及使非洲西岸及东南岸、日本和朝鲜半岛等东北亚地区异常寒冷。

拉尼娜和厄尔尼诺区别

1、性质不同

拉尼娜现象就是太平洋中东部海水异常变冷的情况,厄尔尼诺表现为太平洋东部和中部的热带海洋的海水温度异常地持续变暖。

2、形成原因不同

拉尼娜东南信风将表面被太阳晒热的海水吹向太平洋西部,致使西部比东部海平面增高将近60厘米,西部海水温度增高,气压下降,潮湿空气积累形成台风和热带风暴,东部底层海水上翻,致使东太平洋海水变冷。

厄尔尼诺在南美洲西海岸、南太平洋东部,自南向北流动着一股著名的秘鲁寒流,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3月正是南半球的夏季,南半球海域水温普遍升高,向西流动的赤道暖流得到加强。

3、对气候的影响不同

拉尼娜对气候的影响,北方强寒潮大风频繁出现,气候会进入更为寒冷的冬天,也会出现干旱少雨的情况,甚至在北方一些地区还会出现洪涝灾害,极端天气要比往年更多一些。

厄尔尼诺对气候的影响,以环赤道太平洋地区最为显著。在厄尔尼诺年,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南亚次大陆和巴西东北部均出现干旱,而从赤道中太平洋到南美西岸则多雨。厄尔尼诺现象可以产生毁灭性的影响,可能在拉丁美洲引发洪水、导致澳大利亚出现干旱和印度的农作物歉收。

标签: 自然灾害 天气
网站提醒和声明
本站为注册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非“MAIGOO编辑”、“MAIGOO榜单研究员”、“MAIGOO文章编辑员”上传提供的文章/文字均是注册用户自主发布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虚假信息、错误信息或任何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 申请删除>> 纠错>> 投诉侵权>> 网页上相关信息的知识产权归网站方所有(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著作权、商标权、为用户提供的商业信息等),非经许可不得抄袭或使用。
提交说明: 快速提交发布>> 查看提交帮助>> 注册登录>>
相关推荐
如何防止雨水倒灌 雨水管倒灌怎么处理
雨水倒灌是指在暴雨等大量降水情况下,下水道、排水管的水反向流入人们的居住区域或建筑物的现象。这种现象通常会带来很多问题,包括房屋内部损坏、卫生设施故障和公共卫生风险等。那么我们应如何防止雨水倒灌?雨水管倒灌怎么处理呢?下面这篇文章就会为大家介绍。
暴雪天气注意事项 暴雪应对措施 中国重大雪灾是哪一年?
暴雪指自然天气现象的一种降雪过程,它给人们的生活、出行带来了极端不变;暴雪预警信号分为四种: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当暴雪天气来临时当地政府部门应做到暴雪预警信号应急预案,提醒人们做好各方面应对措施。下面,来看详细介绍!
台风黄色预警是几级 台风黄色预警信号含义
当台风来临时,气象部门都会发布相应的预警信号。中央气象台发布的台风预警信号分为四级:台风蓝色、黄色、橙色与红色预警信号,预警信号颜色由浅到深,代表影响程度和防御等级越来越高。那么台风黄色预警是几级?台风黄色预警信号含义有哪些呢?下面这篇文章就会为大家介绍。
世界上地震最多的十大国家 地震之国 全球地震最频繁的国家盘点
地震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全球每年约发生500多万次地震,只不过绝大多数因为震源小而不被人们所察觉。只有3级以上地震,才能逐渐被人们所感知,每年全球约发生近5万次3级以上地震,位于地震带上的国家会地震频发。其中世界上地震最多的十大国家依次是墨西哥、印度尼西亚、日本、智利、加拿大、菲律宾、中国、新西兰、美国、哈萨克斯坦,下面跟随MAIGOO编辑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些国家的详细情况吧。
地震 世界国家 ★★★
944 1
暴雨后心理健康的影响 洪灾过后的心理重建有哪些
暴雨洪灾过后,人们往往会将注意力放在重建家园上,却忽视了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受灾群众中,亲眼见证自己辛苦造就的幸福家园被冲毁、人员的伤亡、还有自己经历过生死一刻,心灵上会受到极大的创伤,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所以心理疏导是灾后重建很重要的部分。暴雨后心理健康的影响有哪些?洪灾过后如何进行心理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