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雨是怎样形成的 冻雨和雪有什么区别

本文章由注册用户 互联网说 上传提供 评论 发布 纠错/删除 版权声明 0
摘要:冬季气温较低,容易引发极端天气,雪、雨夹雪、冰雹大家经常听到,但是冻雨你听说过吗?冻雨是怎样形成的?冻雨是由冰水混合物组成,与温度低于0℃的物体碰撞立即冻结的降水,是初冬或冬末春初时节见到的一种灾害性天气。冻雨和雪有什么区别?本文带大家一起去了解下。

冻雨是怎样形成的

形成“冻雨”,要使过冷却水滴顺利地降落到地面,往往离不开特定的天气条件:近地面2000米左右的空气层温度稍低于0℃;2000米至4000米的空气层温度高于0℃,比较暖一点;再往上一层又低于0℃,这样的大气层结构,使得上层云中的过冷却水滴、冰晶和雪花,掉进比较暖一点的气层,都变成液态水滴。再向下降,又进入不算厚的冻结层。当继续下降,正准备冻结的时候,已经以过冷却的形式接触到冰冷的物体,形成坚实的“冻雨”。

冻雨的特征

1、气候特征

冻雨厚度一般可达1020毫米,最厚的有3040毫米。冻雨发生时,风力往往较大。


2、时间特征

冻雨大多出现在1月上旬至2月上、中旬的一个多月内,起始日期具有北早南迟,山区早、平原迟的特点,结束日则相反。地势较高的山区,冻雨开始早,结束晚,冻雨期略长。如皖南黄山光明顶,冻雨一般在11月上旬初开始,次年4月上旬结束,长达5个月之久。

3、地域特征

冻雨以山地和湖区多见;中国南方多、北方少;潮湿地区多而干旱地区少;山区比平原多,高山最多。

冻雨和雪有什么区别

冻雨是由过冷水滴组成,与温度低于0℃的物体碰撞立即冻结的降水,是初冬或冬末春初时节见到的一种灾害性天气。低于0℃的雨滴在温度略低于0℃的空气中能够保持过冷状态,其外观同一般雨滴相同,当它落到温度为0℃以下的物体上时,立刻冻结成外表光滑而透明的冰层,称为雨凇。

空气中有无数个小尘埃和微粒子漂浮,高空的空气逐渐稀薄,呈现出水蒸气无法入侵的饱和状态,此时有部分的水蒸气就进入小灰尘等微粒子,形成冰晶。其主要形成条件就是大气在0度以下。云的上端一旦冰晶融化,冰晶就会吸收周围过饱和水蒸气而成长,形成雪降落。

所以冻雨是雨落到地面结成了冰,而雪就是雪。

网站提醒和声明
本站为注册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非“MAIGOO编辑”、“MAIGOO榜单研究员”、“MAIGOO文章编辑员”上传提供的文章/文字均是注册用户自主发布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虚假信息、错误信息或任何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 申请删除>> 纠错>> 投诉侵权>> 网页上相关信息的知识产权归网站方所有(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著作权、商标权、为用户提供的商业信息等),非经许可不得抄袭或使用。
提交说明: 快速提交发布>> 查看提交帮助>> 注册登录>>
最新评论
相关推荐
湿冷和干冷的区别 湿冷和干冷哪个更冷
中国领土南北跨越的纬度近50度,南北距离约为5500公里,这也导致了南北温差的差异巨大。而每到冬天,关于南方冷还是北方冷的话题在网上就会引起热议。“北方的干冷是物理攻击,南方的湿冷是魔法攻击”是一句在网络上流传较广的话语。那么湿冷和干冷的区别是什么?湿冷和干冷哪个更冷呢?下面这篇文章就会为大家解答。
2025赏雪文案 适合发雪景的朋友圈文案
雪是从天空降落的白色结晶体,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至0℃以下凝结而成,多为六角形。每到冬天,大家就开始期待下雪,因为这似乎是专属于冬天的独特美景。那么下面这篇文章就为大家汇总了赏雪文案,一起来看看吧!
文案 冬季
525 5
出游必看丨有了这份旅游防骗攻略 麻麻再也不用担心我旅游被骗了
外出旅游,人生地不熟,难免会被司机宰客、被景区坑钱等等,原本愉快的心情却被这些麻烦事打碎。所以掌握一定的旅游防骗常识和防骗技巧是出游好心情的保证。相信有了这份旅游防骗攻略,你就可以无所顾忌地到处浪,再也不用担心被坑了~
下雪天开车注意事项 冬季安全驾车技巧
冬季霜多、雾多、冰雪多、气温低,环境复杂,对行车安全有较大影响。且冬季湿滑的道路也会使车辆的行驶能力受到影响,导致事故频发。下雪天开车有哪些注意事项呢?冬季冰雪路行驶时,不能挂较高挡位行驶,而是要控制好车辆动力留有余地为好,尽量减少变换挡位的次数,以防发生意外。行驶时保持均匀的行车速度,降低车速,减少或尽可能避免变更车道、超越车辆,严禁使用紧急制动。下面就来详细了解冬季安全驾车小窍门把!
防寒保暖知识体系_取暖_冬装_旅游_运动保暖_中医驱寒
冬季,寒潮到来之时,大家都想方设法保暖御寒。避寒保暖知识体系就为大家整理了避寒旅游、取暖设备购买、采暖方式选择,冬季怎么穿衣搭配更暖和、冬季保暖床品选购、冬天活动锻炼御寒、冬季保暖养生、不同场合保暖,驱寒保暖小妙招等一系列知识。
保暖御寒 冬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