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暖气病是什么
暖气病,顾名思义,指的是因暖气引起的疾病。冬天寒冷,因此大家会选择使用供暖设备,室内暖气开着,门窗也紧闭,导致空气流通不畅、干燥。加上暖气、空调、电暖气等取暖设施会造成室温过高,使得室内空气更加干燥、污染加剧,为病菌的滋生和传播提供了“温床”。从而引起免疫功能和抵抗力的下降,导致人们烦躁不安、鼻咽干燥、头晕眼花、软弱无力等,这些症状医学上称之为“暖气病”。这就是所谓让暖气给热出来的“暖气病”,因此叫做暖气病也很形象。
二、暖气病的症状
“暖气病”主要是因门窗紧闭,空气流通不好、干燥,造成室温过高、室内空气干燥、污染加剧,从而导致人们出现不同程度的不适感、免疫功能和抵抗力下降,最常见的症状就是皮肤发紧、鼻咽干燥、头晕眼花、软弱无力等。人生活在相对湿度为50%~60%的环境里最感舒适,但在供暖季,大部分用暖户的室内空气湿度在40%以下。在暖气房中,人体水分会快速丢失,这也是很多人早晨起床之后会感觉咽部干疼、嘴唇起皮的主要原因。
三、“暖气病”主要有哪些危害呢
1、呼吸系统疾病
干燥温暖的室内是加速病菌滋生和传播的“温床”。正常情况下,鼻腔、气管等部位能分泌粘液,阻挡病菌入侵,达到自我保护的目的,而暖气房空气干燥,呼吸道黏膜容易受损,分泌物减少,抵御“外敌”的能力下降,病毒、细菌容易趁虚而入。也有患者考虑到了干燥问题,在暖气房里用加湿器,但是加湿器管道长、结构复杂,不注意清洁的话容易滋生曲霉菌随蒸汽散布到空气中,也会导致呼吸道疾病。老年人本身抵抗力较弱,有些还伴有老慢支、支扩、哮喘等基础疾病,往往更容易中招。
2、心血管疾病
老年人往往有冠心病、肺心病、心功能不全等基础疾病,容易因暖气调节不当和个人防范不足导致“暖气病”。室内温度过高时,引起血管扩张,体内水分大量被蒸发,临床上称为不显性失水增加。如果再不注意补充水份,可能导致血容量减少,血液粘稠度增加,从而引发心绞痛、心肌梗死等心血管不良事件。另外室内外温差大,突然从暖气房到寒冷的室外,冠脉血管容易发生痉挛,加之老年人血管弹性差,血压波动,更增加了心血管疾病急性发作的风险。同时对伴有肺心病、心功能不全的老年患者而言,“暖气病”引起的呼吸道感染很容易加重心脏负担,导致心衰。
3、皮肤瘙痒
老年人本身随着年龄增加会出现皮脂分泌机能减退,皮肤保水能力下降,到了冬季,皮肤汗腺和皮脂腺会收缩,处于不活跃状态,皮脂分泌功能进一步弱化。若暖气调节不当,室内温度过高又不注意加湿,会导致人体水分快速丢失,从而使皮肤更加干燥,产生皮屑、发痒等症状,抓挠不当还会造成湿疹、感染。
4、泌尿系统疾病
室内暖气温度过高、空气干燥,导致体内水分大量流失,老年人如不注意及时补充足够的水分会导致尿量减少,增加泌尿道感染和尿路结石的风险。
四、如何预防“暖气病”
1、控制室温
控制好居室温度是预防“暖气病”的关键。对人体来说,室温维持在18℃~22℃最适宜。
2、适当加湿
空气中相对湿度在50%—60%时,人的体感最舒适。可以在床前摆盆水加湿外,建议在室内多养些绿色植物,既可以调节室内空气湿度,同时还有吸附空气中有害物质的作用。如果使用加湿器一定要定期消毒。
3、开窗通风
适当开窗通风有助室内空气流通,减少呼吸道疾病发生。建议早晚各一次,每次开窗通风半小时左右。
4、补充水分
及时饮水预防体内水分散失,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不吃或少吃辛辣食品,不饮或少饮酒。如果本身有心衰等不适宜多饮水的情况,建议在咨询专业医生后再决定如何更科学地补充水分。
5、适度锻炼
老年人冬季不宜“猫冬”,可以根据天气情况和个人身体状况合理安排到室外活动,有助增强身体机能,提高身体对温差的适应能力,适当以动治“冻”,减少“暖气病”的发生。
6、正确洗澡
老年人皮肤容易干燥,建议不要频繁洗澡,每次洗澡不要超过10分钟,水温不宜超过38度,可使用弱酸性或中性的沐浴露,且尽量少用,以保护皮脂膜,减少皮肤瘙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