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物权意识什么时候开始 如何培养孩子正确的物权意识

本文章由注册用户 爱宝育儿 上传提供 评论 发布 纠错/删除 版权声明 0
摘要:孩子大概在2岁就会出现物权意识,培养孩子正确的物权意识其实是非常重要的,这让孩子能够树立独立自主的意识,让他们意识到要爱护自己的东西,懂得维护正当的权利,并且尊重他人。家长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孩子做出正确的行为,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尊重孩子的物权意识,当子女意识到自己在这方面的受到尊重时,其他方面的发展也会获得一定的促进。

宝宝物权意识什么时候开始

宝宝的物权意识一般都出现在两岁到三岁之间,在这个期间,宝宝的自我意识逐渐形成,宝宝在这个时候开始将自己与他人区分开,并且表现在其他方面,不让任何人碰自己的东西,其实这并不是宝宝自私的行为,而是宝宝正常的发育阶段,所以在这个时候,家长如果强迫指责宝宝,就容易导致宝宝假意分享,让宝宝没有安全感。

如何培养孩子正确的物权意识

1、肯定和尊重孩子的物权

当爸爸妈妈给孩子添置物品的时候,需要向孩子说明:“这是你的。”让他知道这个东西属于他,他有权决定要不要跟别人分享。当来家里做客的小朋友要玩宝宝的玩具时,要引导对方先得到宝宝的许可,并做到有借有还,不能随意当着宝宝的面将他的东西擅自做主送给他人,这样的行为会让宝宝觉得自己不被尊重与重视。

2、不随意处置孩子的物品

在没有得到孩子许可的情况下,就随意丢弃或者挪动他们已经放置好的物件,往往会让他们感到不被尊重。有时候,在家长眼里不重要的东西,在小朋友心里是非常重要的。

父母不能因为孩子小就忽视他们的发言权。如果宝宝的一些物品用处不大了(如穿小了的衣服、不玩的玩具等),家长在处理前尽可能地和孩子商量如何让这些物品发挥更大的作用,如送给其他小朋友等。

家长的随意处置,常会打击到孩子存放物件的积极性,次数频繁了,就极有可能使孩子养成乱摆乱放、乱扔乱弃的生活习惯。

3、为孩子的物品设置专属的空间

如果家长能为孩子设置一个小空间(比如给他们安排个小柜子)来专门摆放他们的图书、玩具等就更好了。告诉孩子,这是他们的专属空间,他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布置这个空间。通过这些来培养宝宝的物权观,让宝宝感觉到自己是这些物品的主人。

4、向宝宝灌输“借”、“还”的概念

告诉宝宝不可以随便拿别人的东西,但是可以“借用”。“借用”期间要承担保护好物品的责任,并且一定要“归还”。家长们可以在家里通过短时间的“借”、“还”练习来增强宝宝的这种意识。

比如说,当爸爸妈妈手里有好玩的东西,宝宝想要的时候,可以引导宝宝向爸爸妈妈借,并且告诉宝宝玩一会儿之后就要归还,在几分钟之后,再提醒宝宝“是不是该归还了?”

同样,你也可以向宝宝借、还物品。通过这样的反复练习,可以帮助宝宝形成“借”、“还”的意识,培养宝宝的同理心,这样以后他想要别的小朋友的玩具时,就会知道应该先征求其他小朋友的同意,并遵守约定。

5、带孩子多参与小伙伴们的交流互动

爸妈要多带宝宝外出见见世面,多与同龄小朋友交流、互动。接触的人多了,宝宝能慢慢从中学习与人交往的方式,并从别的小朋友身上学习到物权的概念。而爸妈也可以借机给宝宝灌输思想,让他懂得去保护自己的玩具、捍卫自己的权利。

6、教会孩子懂得与他人协商

孩子年龄还小,可能还不清楚为什么喜欢的东西不可以随意动用。父母应当告诉他们:“假如你想要某个东西的时候,可以先跟爸爸妈妈讲,让我们看看可不可以。”这样的交流模式让家长与孩子之间有了协商的余地。

7、不愿分享时,引导孩子礼貌地拒绝

要是孩子不想与其他小朋友分享自己的玩具,就要学会礼貌地拒绝,例如对对方说“对不起,这是我的玩具,我现在还不想让你和我一起玩,你先去玩别的可以吗”?在对方同意并走开时,要礼貌地说“谢谢你的体谅”。

尊重宝宝物权的好处

1、感受到家长的关爱

当子女的物权得到家长的尊重时,他们能够清楚地感受到爸爸妈妈对他们的关爱,能够增强他们对家长、家庭的热爱。大人赠送给孩子的物品,将可能被孩子视为爱的象征而珍藏一生。例如,把妈妈当年为子女做的婴儿帽交给小朋友自己保管时,他必然会感受到母爱的伟大(家长最好要给他们提供一个专门的存储箱)。

2、减少依赖性

当孩子的物权被尊重时,他们更能够清楚地了解到自己拥有这些物品的所有权,其自主意识、主人翁意识等都会得到加强,这能够降低他们对大人的依赖,更加独立自主。

3、锻炼独立能力

孩子在布置他自己的这个储物小空间的时候,在使用、保管他的物品的过程,也是一个培养他的管理、自理、劳动等多方面能力的过程。他们在此过程中所获得的教育不是被动的,而是自然而然地获得的。

4、家庭生活更愉悦

当逐渐培养起了孩子的这些好习惯,那家里就少了一个搞破坏的“小魔王”了,家里物件摆放更加有序,生活也变得愉悦起来。

网站提醒和声明
本站为注册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非“MAIGOO编辑”、“MAIGOO榜单研究员”、“MAIGOO文章编辑员”上传提供的文章/文字均是注册用户自主发布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虚假信息、错误信息或任何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 申请删除>> 纠错>> 投诉侵权>> 网页上相关信息的知识产权归网站方所有(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著作权、商标权、为用户提供的商业信息等),非经许可不得抄袭或使用。
提交说明: 快速提交发布>> 查看提交帮助>> 注册登录>>
相关推荐
婴幼童教育机构有哪些 让孩子的教育与世界同步
孩子教育的问题一直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关注重点,为了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家长们需要抓住宝宝大脑和智力发育的规律和特点,有计划对宝宝进行早期教育工作。人的大脑在婴儿出生以后第五个月到第十个月发育最快,到第二年末,就基本完成了它的生长过程。所以,一个缺乏早期教育、或是教育方法不当的婴儿,他们一生智力的发展相比接受早教的婴幼儿落后了一步。下面为大家系统介绍婴幼儿早教的相关资讯。
育儿 婴幼童 ★★★
1319 64
幼儿个性发展常出现的问题 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品性?
幼儿良好的个性是人生发展历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会直接影响一个人的“成材值”,因而幼儿时期的个性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影响幼儿个性发展除了遗传因素,更重要的是后天环境因素。现在的幼儿个性或多或少都会出现一些常见问题,那么应该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品质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早教 育儿 ★★★
1283 14
亲子游戏大全 趣味亲子活动增进感情,培养聪明快乐宝宝
孩子在游戏、玩耍中一天天长大和进步,离不开游戏。在童年阶段,孩子最需要的陪伴就是和家长的陪伴。亲子游戏不仅有益于家长和之间的感情交流,而且对宝宝的健康智力发展有很大的意义。那么问题就来了,作为家长的你知道亲子游戏有哪些?你懂得怎么和宝宝一起玩吗?本期就来了解亲子游戏那些事吧。
家庭教育的特点及意义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家庭教育是在特定的环境(家庭)里,由特定的教育者(家长)对有特定关系(血缘关系)的受教育者,通过特定的教育途径和方式方法实施的一种教育,它是教育的一种特殊形式。家庭教育的特点在于全面性、广泛性、复杂性以及渗透性……下面,来看详细介绍!
婴幼童 家教
3179 26
【早教知识百科】早教的意义和重要性 早教和幼儿园的区别
早教是早期教育的简称,一般来说幼儿园之前的教育都属于早教。早教意义重大,对于发展孩子的智力、语言能力、开发潜能、提升孩子的能力十分有益。早教可以送到早教机构,也可以家长运用早教机等手段进行家庭教育。那么早教最佳时间表是怎样?早教和幼儿园有什么区别?早教中心应该如何选择呢?下面就和MAIGOO小编一起来了解下吧。
早教 育儿
5902 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