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破产与政策性破产的区别 政策性破产和一般破产的区别

本文章由注册用户 心灵密语 上传提供 评论 发布 纠错/删除 版权声明 0
摘要:破产,是指债务人因不能偿债或者资不抵债时,由债权人或债务人诉请法院宣告破产并依破产程序偿还债务的一种法律制度。那么,依法破产、政策性破产、一般破产之间有哪些区别呢?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资料,一起来看看了解下吧,希望对你有帮助!

依法破产与政策性破产的区别

1、适用法律和政策规定不同

一般企业破产适用《破产法》及其相关司法解释或《民事诉讼法》破产程序及其相关司法解释。而政策性破产适用《破产法》及其相关司法解释,并同时优先适用国务院国发[1994]59号文件等一系列政策规定。

2、可分配财产范围不同

政策性破产企业处置依法取得的土地使用权所得必须作为安置费用优先安置职工,如有剩余可与其他破产财产一起统一列入破产财产分配方案参与清偿分配。

一般企业破产,企业的土地使用权如果是以出让方式依法取得,那么在破产时,在其土地使用权有偿使用的剩余年限内,其依法处置土地使用权所得应纳入破产财产参与清偿分配;如果是划拨方式取得,则企业破产时,土地使用权将被国家无偿收回,企业无权处置。至于国家收回划拨土地使用权后,如何处置,如何利用其处置该土地使用权的资金,应按国家相关法规执行。

3、财产分配次序不同

政策性破产的财产分配次序依次为:(1)清算费用(包括清算期间职工生活费、医疗费);(2)职工安置费用;(3)拖欠的职工工资、劳动保险费用(包括经济补偿金、欠非正式职工的劳动报酬、欠企业职工集资款);(4)认定有效的财产担保债权;(5)欠缴的税款;(6)破产债权。

一般企业破产的财产分配次序依次为:(1)清算费用(包括清算期间职工生活费、医疗费);(2)认定有效的财产担保债权;(3)拖欠的职工工资和劳动保险费用(包括经济补偿金、欠非正式职工的劳动报酬、欠企业职工集资款);(4)欠缴的税款;(5)破产债权。

4、职工安置不同

政策性破产的职工安置,依据法律和政策从预案操作到案件终结贯穿始终,而且是财产清算结束之后的重头工作,可以占用处置土地使用权所得和其他财产。

一般企业破产的职工安置工作,必须在立案之前处理好,或者通过其他程序和途径解决。立案之后的审理、清算过程不再考虑职工安置问题,分配方案中也不体现安置费用。当然,一般企业破产案件的清算组仍应该按照相关规定为破产企业职工接续各种社会保险关系,这是清算组的义务。

5、组织领导不同

政策性破产从企业破产预案的制定到计划的上报,直到最后的程序终结,都要在当地政府成立的企业兼并破产和职工再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的监督领导下进行。而且在法院指定成立的清算组中,除专业人员外,政府各相关职能部门都要派人参加清算组,直到程序终结。这种做法对破产清算程序能否顺利进行及最后能否取得满意的结果至关重要。

一般企业破产相对来说则不必如此复杂,其破产预案不用经当地领导小组审查批准,只要符合立案条件、达到破产界限,法院即可依申请宣告其破产。而且指定成立的清算组成员也用不了那么多政府部门,如果是非国有企业甚至不用指定政府成员,全部由专业人员组成。

政策性破产和一般破产的区别

1、适用法律和政策规定不同

非政策性破产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试行)》,它只适用于国有企业破产。另一个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十九章企业法人破产还债程序,它适用于除国有企业以外的其它企业法人破产,如集体企业、合资企业、股份制企业等。政策性破产

政策性破产除适用《破产法》外,优先适用国务院国发[1994]59号文、国发[1997]10号文、国经贸企改[1999]301号文及[2000]15号文等一系列政策规定。

2、适用的主体不同

政策性破产只适用于国有工业企业,非国有企业和国有非工业企业不能适用政策性破产。

3、法院受理的条件不同

政策性破产除必须具备破产法规定的三个实质要件:

(1)因经营管理不善;

(2)严重亏损;

(3)不能清偿到期债务,还要有国家兼并破产领导小组的启动通知。

非政策性破产只要具备破产法规定的三个实质要件即可申请破产,但对破产法规定的三个实质要件应加以注意:

首先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如果不是因为经营管理不善造成的则不具备破产条件,不能申请破产,从而也排除了由上级主管部门强行申请破产的可能。

其次,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但尚不能证明为严重亏损的,也不具备破产条件,同时,还须具备两个程序要件之一,即债权人向法院申请或债务人本人经其上级主管部门同意后向法院申请。否则属违法申请破产。

4、可分配财产范围不同

政策性破产企业处置依法取得的土地使用权所得必须作为安置费用优先安置职工,如有剩余可与其它破产财产一起列入破产财产分配方案参与清偿分配。而非政策性破产,企业的土地使用权转让所得应纳入破产财产参与清偿分配,无优先安置职工一说。

5、财产分配次序不同

政策性破产的财产分配次序为:

(1)清算费用(包括清算期间职工生活费、医疗费等);

(2)职工安置费;

(3)拖欠的职工工资、劳动保险费(包括经济补偿金、欠非正式职工的劳动报酬、欠企业职工集资款);

(4)认定有效的财产担保债权;

(5)欠缴的税款;

(6)破产债权。

非政策性破产的财产分配次序为:

(1)清算费用(包括清算期间职工生活费、医疗费等);

(2)认定有效的财产担保债权;

(3)拖欠的职工工资、劳动保险费(包括经济补偿金、欠非正式职工的劳动报酬、欠企业职工集资款);

(4)欠缴的税款;

(5)破产债权。

6、职工安置不同

政策性破产的职工安置,依据法律和政策从预案操作到案件终结贯穿始终,而且是财产清算结束后的重头工作,可以占用处置土地使用权所得和其他财产。而非政策性破产的职工安置工作,必须在法院立案之前处理好,应当从当地政府补贴、民政救济和社会失业保障途径解决,不能用拍卖企业资产所得来安置职工,法院立案后的审理、清算过程不再考虑职工安置问题,分配方案中也不体现安置费用。

7、组织领导不同

政策性破产从企业破产预案的制定到计划上报,直到最后的程序终结,都要在当地政府成立的企业兼并破产和职工再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的监督领导下进行。而且在法院指定成立的清算组中,除专业人员外,政府各相关职能部门都要派人参加清算组,直到程序终结。非政策性破产无须如此复杂,只要符合破产的法定实质要件,法院即可依申请宣告破产。清算组也用不了那么多政府部门,甚至全部由专业人员组成。

8、程序不同

政策性破产与非政策性破产从进入破产程序之后的法律程序是一致的,即均要按照破产申请与受理、管辖、破产宣告、债权人会议、破产管理人、破产财产的清理、变价与分配、和解与整顿、破产程序终结等程序规范来操作。

网站提醒和声明
本站为注册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非“MAIGOO编辑”、“MAIGOO榜单研究员”、“MAIGOO文章编辑员”上传提供的文章/文字均是注册用户自主发布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虚假信息、错误信息或任何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 申请删除>> 纠错>> 投诉侵权>> 网页上相关信息的知识产权归网站方所有(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著作权、商标权、为用户提供的商业信息等),非经许可不得抄袭或使用。
提交说明: 快速提交发布>> 查看提交帮助>> 注册登录>>
相关推荐
退伙了还要承担对合伙债务吗 合伙人退伙后承担债务合法吗
合伙人设立合伙企业的时候,要签订合伙协议,合伙协议要载明合伙人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很多合伙人因为一些原因,选择了退伙,那么退伙之后还需要承担合伙债务吗?其实这是由实际的情况而定,如果基于退伙前所产生的债务,承担连带的责任。合伙人退伙后承担债务合法吗?
分公司和子公司的法律责任 分公司和子公司的区别
当一个公司或企业想要做大做强的时候就会扩张规模,开设更多的分公司和子公司,以赚取更多利润。表面上他们看起来都是属于一个公司,并没有什么不同,但是在很多地方还是有较大的区别,比如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等。分公司和子公司的法律责任有哪些?分公司和子公司的区别是什么?下面一起来了解下。
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股权转让方式 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股权转让的规定
所谓非上市公司就是指其股票没有上市和没有在证券交易所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但其依然可以依法公开或非公开发行股票,在其经营过程中股权通常是流动的,为了避免非上市公司造成犯罪的行为,所以我国法律对于非上市公司股权转让有了限制。下面一起来了解下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股权转让的规定。
自然人和法人的概念 自然人与法人的区别
从生物学上来说,我们每个人都属于自然人,法律规定十八周岁以上的自然人为成年人,不满十八周岁的自然人为未成年人。而法人即法律意义上的“人”,是社会组织在法律上的人格化,那么自然人与法人的区别都有哪些呢?下面一起来了解下。
工程款拖欠的解决办法 工程款拖欠纠纷应该如何处理
工程款拖欠是现在很多工程项目上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年底了,大家都盼着过个开心年,谁都不希望被拖欠工资。工程款拖欠不仅损害了很多农民工的利益,很多包工头也弄得倾家荡产,多少年都奔波在讨要欠款的路上。工程款拖欠纠纷应该如何处理呢?下面一起来看看工程款拖欠的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