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强迫症有哪些表现症状 儿童强迫症怎么办

本文章由注册用户 心灵密语 上传提供 评论 发布 纠错/删除 版权声明 0
摘要:儿童的强迫症,指的是在儿童时期出现的一些强迫的症状。那么强迫的症状指的是患者同时存在有意识的强迫或者反强迫,想要摆脱某些想法观念或者是抑制,但是又无法摆脱进而产生焦虑的行为。那么,儿童患有强迫症能治好吗?怎么治疗呢?下面,一起来看看了解下吧,希望对你有帮助!

儿童强迫症的定义

儿童强迫症是以强迫观念与强迫行为为主要表现的一种儿童期情绪障碍,占儿童与少年精神科住院与门诊病人的0.2%~1.2%。国外Flarment调查少年人口的患病率为0.8%,终身患病率为1.9%。1/3~1/2的成年强迫症患者来自于儿童期。儿童强迫症发病平均年龄在9岁~12岁,10%起病于7岁以前。男孩发病比女孩平均早2年。早期发病的病例更多见于男孩、有家族史和伴有抽动障碍的患儿。低龄患儿男女之比为3.2:1,青春期后性别差异缩小。2/3的患儿被诊断后2-14年,仍持续有这种障碍。

儿童强迫症的病因

1、遗传因素

强迫症与遗传的关系密切,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现象。强迫症患者的父母、同胞、子女具有较高的患病率,是普通人群的4倍;同卵双胞胎的同时患病的几率高达65%~85%,而异卵双胞胎则为15%~45%。

2、神经生物学基础

强迫症患者有特定的神经解剖学基础,其眶额皮质-纹状体-丘脑环路发生病变,表现出强迫性思维。此外,强迫症的发生还与5-羟色胺(5-HT)、多巴胺(DA)和谷氨酸这三种神经递质的功能异常有关。

3、压力

压力使人容易恐惧、焦虑,强迫自己做某些固定事物,比如固定思维、行为模式来缓冲压力。

儿童强迫症有哪些表现症状

1、强迫观念

(1)强迫怀疑:怀疑已经做过的事情没有做好、被传染上了某种疾病、说了粗话、因为自己说坏话而被人误会等。

(2)强迫回忆:反复回忆经历过的事件、听过的音乐、说过的话、看过的场面等,在回忆时如果被外界因素打断,就必须从头开始回忆,因怕人打扰自己的回忆而情绪烦燥。

(3)强迫性穷思竭虑:思维反复纠缠在一些缺乏实际意义的问题上不能摆脱,如沉溺于“为什么把人称人,而不把狗称人”的问题中。

(4)强迫对立观念:反复思考两种对立的观念,如“好”与“坏”、“美”与“丑”。

2、强迫行为

(1)强迫洗涤:反复洗手、洗衣服、洗脸、洗袜子、刷牙等。

(2)强迫计数:反复数路边的树、楼房上的窗口、路过的车辆和行人。

(3)强迫性仪式动作:做一系列的动作,这些动作往往与“好”、“坏”或“某些特殊意义的事物”联系在一起,在系列动作做完之前被打断则要重新来做,直到认为满意了才停止。

(4)强迫检查:反复检查书包是否带好要学的书、口袋中钱是否还在、门窗是否上销、自行车是否锁上等。

儿童强迫症的治疗

1、急性期治疗

急性期治疗一般为10~12周,首选SSRIs药物,从处方推荐的较高剂量开始服药。多数患者在治疗4~6周会有显著疗效。如经12周急性期治疗效果不佳者,可根据医嘱增加药物剂量,仍不见效者则需要调整药物方案,或选择心理治疗、物理治疗等其他治疗方法。

2、巩固期和维持期治疗

经急性期治疗后,若疗效显著,可进入国内巩固期及维持其治疗,一般时间为1~2年。研究表明,持续坚持治疗可减少患者的复发几率。当完成维持期治疗后,经过医生的系统评估,患者可逐渐减少药量,但要定期就诊复查,监测减药后的反应和是否复发。如症状反复,则需加回原来的药物剂量,延长维持期的治疗。

3、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强迫症主要治疗方法之一,常用等药物包括SSRIs,如氟西汀、氟伏沙明、舍曲林、帕罗西汀等,此外还有三环类抗抑郁药物(TCAs),如氯米帕明等。其中,SSRIs是目前等一线治疗药物,氯米帕明存在不良反应,临床上较为少用。

4、心理疗法

强迫症的病因复杂,单靠药物治疗往往难以取得令人满意的疗效,还需要适当形式的心理治疗加以辅助。目前强迫症的主要治疗方法有认知行为疗法、精神分析疗法、森田疗法和支持性心理治疗等。其中认知行为治疗被认为是治疗强迫症最有效的心理治疗方法。

网站提醒和声明
本站为注册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非“MAIGOO编辑”、“MAIGOO榜单研究员”、“MAIGOO文章编辑员”上传提供的文章/文字均是注册用户自主发布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虚假信息、错误信息或任何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 申请删除>> 纠错>> 投诉侵权>> 网页上相关信息的知识产权归网站方所有(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著作权、商标权、为用户提供的商业信息等),非经许可不得抄袭或使用。
提交说明: 快速提交发布>> 查看提交帮助>> 注册登录>>
相关推荐
【抑郁症专题】远离抑郁症 关爱抑郁症患者 做健康青年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且心境低落与其处境不相称,严重者可出现自杀念头和行为。那么抑郁症是如何产生的?它对我们将产生怎样的影响?得了抑郁症该怎样治疗?本期专题就让我们聊聊抑郁症。
【心理护理】孩子心理健康教育 如何培养孩子心理健康
如何培养孩子心理健康?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一样重要,从小培养孩子的健康心理是孩子教育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许多人认为,现在的孩子打不得、骂不得,那是因为处于生长期的孩子内容还是脆弱的,家长们许多耐心的进行引导教育,保证孩子的心理健康,拥有健康的人格才能使孩子快乐健康成长,能够很好的融入社会,融入生活。以下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该如何进行孩子的心理健康培养吧。
儿童心理教育的最佳时期 儿童心理教育原则
心理是指人的内心世界的活动,如智力、情绪、意志和性格方面的活动,也可称精神活动。儿童处于迅速生长发育阶段,除了体格方面不断增长外,心理发展也很快,性格也逐步形成,但易受各种因素的影响。那么儿童心理教育的最佳时期是什么时候?儿童心理教育原则有哪些?
宝宝任性喜欢发脾气的原因 宝宝任性脾气大怎么办
其实我们每个人多多少少都是有一些脾气的,只是因为每个人的性格都有自己的特点,因此对于脾气方面的容忍程度和表达方式都有所不同,其实宝宝也会发脾气的,比如不开心了扔手上的玩具之类的行为等等。那么,如果是面对宝宝任性脾气大怎么办?
恋父情结是怎么形成的 恋父情结的心理特征
恋父情结是什么意思?恋父情结一般是指依恋父亲的倾向,严重者可能产生嫉妒心理,而嫌母爱父,做出一些独占父亲感情的事。女孩对父亲异常深情,视父亲为主要的性爱对象,而视母亲为多余,并总是希望自己能取代母亲的位置而独占父亲。那么恋父情结是怎么形成的呢?下面就带你了解有恋父情结人的心理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