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采暖进化史 人类采暖变迁图鉴

本文章由注册用户 金旗舰散热器 上传提供 评论 发布 纠错/删除 版权声明 0
摘要:从古代的取暖方式变化,到近现代的集中供暖,再到如今的个性化采暖。更迭之间,一部采暖变迁图鉴徐徐展开.....在古代,人类面对寒冷的第一反应就是"守"。为抵御寒冷攻击,古人首先从最基本的吃、穿、住上下功夫。而直至如今,人类采暖方式有很多种可以选择,下面一起来看看人类采暖进化史的相关内容吧。

一、与自然博弈

1、古代古代,人类面对寒冷的第一反应就是"守"。为抵御寒冷攻击,古人首先从最基本的吃、穿、住上下功夫。

穿:中国古代,贵族御寒多为"锦帽貂裘",寻常百姓还是穿棉衣居多。在棉花传入中国并广泛种植之前,御寒多靠麻纸、楮皮纸做的纸衣,不但御寒、耐穿,而且价格便宜。

吃:食肉、饮酒以御寒,不仅仅是中国,很多国家都有这样的传统。

住:从茅草房、木屋到灌注灰浆、砌砖......将房屋建得厚实坚固,是古人抵御寒风低温的经验成果。

2、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人类开始反守为攻,通过供暖以抵御寒气入侵。最开始只是手脚等部位的局部供暖。

暖手炉、汤婆子

手炉又被称为暖手炉,里边放火炭或尚有余热的灶灰,炉外加罩,可放在袖子里暖手。宋代开始出现了汤婆子,是由锡或者铜制成椭球状或南瓜状的瓶,灌入热水,旋好盖子,再放入布袋中。

3、火墙、暖阁

不过总是取暖小物不离手,总是不方便,于是让整个房间热起来成了接下来的发展方向。一开始是火盆、炉子一类,一般是铜或铁制,外面一般有一个箱形透气的笼罩,防止失火或者掉进其他东西。

接着出现更加高级的火墙:墙内用两块筒瓦相扣,做成管道后包裹包在墙的内侧,与灶相连通,使墙体升温。还有明清时期出现的“暖阁”,房屋地面下铺设烟道,打通到屋外连接火道,烧炭形成的暖气就通过烟道分流到房间各个角落,提升屋内温度,算是地暖的雏形。

二、近现代供暖成民生

建国后,中国借鉴前苏联的供暖模式,在秦岭淮河以北开始集中供暖。

集中供暖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建立供热站,通过管道输送暖水资源,直接对接居民家中的暖气设备实现区域内的集体供暖。相较个体煤炭供暖,集中供暖有效减少排放,安全性能也更高。

现代而被挡在分界线以外的南方人只能各显神通,多种采暖方式和设备齐上阵,在一众采暖神器中,明装暖气是很多人的首选,专业的采暖系统会带来和空调制热完全不同的舒适体感。

网站提醒和声明
本站为注册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非“MAIGOO编辑”、“MAIGOO榜单研究员”、“MAIGOO文章编辑员”上传提供的文章/文字均是注册用户自主发布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虚假信息、错误信息或任何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 申请删除>> 纠错>> 投诉侵权>> 网页上相关信息的知识产权归网站方所有(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著作权、商标权、为用户提供的商业信息等),非经许可不得抄袭或使用。
提交说明: 快速提交发布>> 查看提交帮助>> 注册登录>>
最新评论
相关推荐
老旧小区供热管网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老旧小区供热管网改造的意义及建议
老旧小区一般年代都比较久远,很多供暖设计都不合理,供暖设备使用多年也产生了老化现象,存在供热管网管径、用热负荷、设计参数等不匹配,供热成本高昂等问题,通过改造可以解决采暖设施老化及供热不稳定等问题,让老旧小区供暖效果更好。老旧小区进行供热管网改造,主要是要注意做好供热管网总体布局、选择合适的管网敷设方式、做好二级网计量节能改造等。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老旧小区供热管网改造的意义及建议吧。
寒潮和冷空气的区别是什么 寒潮寒流冷空气如何区分
冬季降温,我们经常在天气预报上听到寒潮、寒流、冷空气这样的词。寒流、寒潮和冷空气都是气象学上与寒冷天气相关的概念,但他们是几种不同的天气现象,它们在多个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寒潮和冷空气的区别是什么?寒潮寒流冷空气如何区分?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
【冬天窗户透风怎么办】窗户漏风怎么补救 教你提高窗户保暖性能的方法
秋冬来临,很多家庭都会开着暖气供暖,然而有时候却会感觉到室内凉飕飕的,这就有可能是门窗密闭不好,风夹杂着灰尘会从窗缝里钻进来,使得开着暖气的室内不够暖和。由此可见,秋冬保暖,必须做好窗户的保暖工作。窗户漏风怎么补救是我们要考虑的工作,我们可以从缝隙、玻璃、窗帘等方面进行处理。
集中供热是供热行业发展必然趋势吗 供暖服务业如何发展
供暖不仅关系民生,也关系到能源消费、污染物排放乃至蓝天白云。因此,认真研究城乡供暖发展战略及其改革,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那么如今大部分地区都提倡集中供暖,有些朋友想要知道集中供热是供热行业发展必然趋势吗?接下来通过介绍集中供暖的好处,为大家详细解答上述问题,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寒冷天气身体失温、冻伤怎么办 气温骤降有哪些防护措施
冬季天气寒冷,出现寒潮或是气温骤降,要做好防护措施,预防身体失温、冻伤。那么气温骤降怎么办呢?当气温发生骤降时,要注意添衣保暖,特别是要注意手、脸的保暖;关好门窗;固紧室外搭建物;外出当心路滑跌倒等等,另外老年人、孕产妇、婴幼儿和心脑血管病人、呼吸系统病人等慢性病患者应注意保暖,加强营养,适度锻炼,减少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