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形合与意合在英汉互译中的转化
在所有的语言中,句子的内部连接或外部连接几乎都不外乎使用三种手段:句法手段、词汇手段和语义手段。使用前两种手段进行句子连接的语言被称为以形合(hypotaxis)为特点的语言,使用后一种手段进行句子连接的语言被称为以意合(parataxis)为特点的语言。
例如:It was a keen disappointment that I had to postpone the visit which I had intended to pay to China in January.
原文充分展示了英语综合性语言的特征,即句法、词汇和语义手段开门见山(It was a keen disappointment);借助从句(that和which从句)进行解释说明;利用词的曲折变化实现语法关系(had to postpone,had intended)。译文按时间顺序展开,借助副词“原,后来”表示语法关系,发挥动词优势,将整件事情交待得清清楚楚。
译文:我原打算一月份访问中国,后来不得不推迟,这使我非常失望。
又如:The isolation of the rural area because of the distance and paucity of transport facilities was compounded by the lack of information media.
原文是一个典型的英语句子。它的特点是:主干突出——The isolation was compounded;借助介词和连词层层搭架——句中共用了四个of,一个and,一个by;名词见长一句中共用了九个名词。
译文由两个典型的汉语句子组成,层次分明、严密、紧凑。整个句子按照逻辑顺序展开,先因后果,借助动词(全句共用六个动词),一项一项地交待(由于……使得……隔绝。又由于……而……更加糟糕)。
译文:由于距离(城镇)远,缺乏交通工具,使得广大农村地区与外界隔绝。这种状况又由于缺乏信息媒介,而变得更加糟糕。
二、以下将英译汉过程中有关形合与意合的问题归纳如下:
结构不合理,句子不自然
1.There will come a day when people the world over will live a happy life under the sun of socialism.
全世界人民在社会主义阳光下过幸福生活的一天是会到来的。
译文主语的定语长,使得整个句子头重脚轻。试译为:全世界人将在社会主义的阳光下过幸福的生活,这一天是一定会来到的。
2.The sun,which had hidden all day,now came out in all its splendor.
那个整天躲在云层里的太阳,现在又光芒四射地露面了。
原文里的定语从句,是补叙性的,译成汉语,不一定放在被修饰名词之前。原文没有“又”这个意思,应去掉。试译为:太阳一整天都躲在云里,现在出来了,光芒四射。
3.I had experienced oxygen and/or engine trouble.
我曾碰到过,不是氧气设备出故障,就是引擎出故障,或二者都出故障。
“我曾碰到过”,句子突然中止,好象无宾语,但实际上宾语却是很长的三个分句,这不合乎汉语表达习惯。可在“碰到过”后加上“这种现象”或将宾语提前。
试译为:不是氧气设备出故障,就是引擎出故障,或者它们都出故障,这些我都碰到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