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责任年龄和刑事责任能力的关系 刑事责任年龄和刑事责任能力的区别

本文章由注册用户 谨慎的兔子 上传提供 评论 发布 纠错/删除 版权声明 0
摘要:在进行刑法判罪的时候,我们一般需要注意的问题就是关于年龄与及刑事责任能力,那么刑事责任年龄和刑事责任能力的区别和关系是怎样的,又如何把它们将刑法判罪结合起来的呢?下文将会详细分析,希望可以帮助到你了解更多法律知识。

一、刑事责任年龄和刑事责任能力的概述

1、刑事责任年龄,也称责任年龄,是指刑法规定的应当对自己实施的危害社会行为负刑事责任的年龄。我国刑法对刑事责任年龄作了具有我国特色的四分法规定:

(1)不满14周岁的人,这是完全不负刑事责任时期。

(2)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只对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承担刑事责任。这是相对负刑事责任时期。

(3)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比轻或者减轻处罚。这是减轻刑事责任时期。

(4)已满16周岁的人,对于一切犯罪行为都应负刑事责任。这是完全负刑事责任时期。

2、刑事责任能力是指行为人认识自己行为的性质,并能控制自己行为并对自己的行为承担刑事责任的能力。是行为人构成犯罪和承担刑事责任所必需,具体包括认识能力和控制能力两方面内容,如果缺乏其中一种能力,则属于没有刑事责任能力。

二、刑事责任年龄和刑事责任能力的关系

年龄与刑事责任能力的关系在于:责任能力的有无是和责任年龄紧密相关的。年龄的大小与刑事责任能力的大小成正比,达到一定的年龄,是自然人具备刑事责任能力可以作为犯罪主体的来追究刑事责任的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和外部标志。具有认识和控制能力,是具备故意、过失的前提。

三、刑事责任年龄和刑事责任能力的区别

在正常情况下,行为人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是一致的。但是,在出现疾病的情况下,辨认自己行为的性质、后果的能力与自我控制的能力也可能分离。只有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都具备,才属于有刑事责任能力。 刑法对几种特别情况下的刑事责任能力问题,作了特殊规定:

1、精神病人的刑事责任能力。刑法第18条第1款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刑法第18条第2款规定: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在同条第3款又规定: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2、醉酒人的刑事责任能力。刑法第18条第4款规定: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3、又聋又哑的人和盲人的刑事责任能力。刑法第19条规定: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网站提醒和声明
本站为注册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非“MAIGOO编辑”、“MAIGOO榜单研究员”、“MAIGOO文章编辑员”上传提供的文章/文字均是注册用户自主发布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虚假信息、错误信息或任何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 申请删除>> 纠错>> 投诉侵权>> 网页上相关信息的知识产权归网站方所有(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著作权、商标权、为用户提供的商业信息等),非经许可不得抄袭或使用。
提交说明: 快速提交发布>> 查看提交帮助>> 注册登录>>
最新评论
相关推荐
完全不负责任年龄 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是多少岁
刑事责任能力是指行为人构成犯罪和承担刑事责任所必需的,行为人具备的刑法意义上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为不满14周岁,因为不满14周岁的人尚处于幼年时期,认知与智力水平完全没有发育完全,还不具备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即不具备责任能力。
刑事责任年龄和刑事责任能力的关系 刑事责任年龄和刑事责任能力的区别
在进行刑法判罪的时候,我们一般需要注意的问题就是关于年龄与及刑事责任能力,那么刑事责任年龄和刑事责任能力的区别和关系是怎样的,又如何把它们将刑法判罪结合起来的呢?下文将会详细分析,希望可以帮助到你了解更多法律知识。
单位犯罪量刑标准及构成要件 单位犯罪量刑规定
单位犯罪的量刑标准为: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就应当负刑事责任。详细的单位犯罪量刑规定请看下面的文章解答。
共同犯罪的认定和形式有哪些 共同犯罪如何认定
在犯罪分子实施的犯罪活动中,有些是单独犯罪,有些是多人实施的共同犯罪。其中,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共同犯罪如何认定,是从人数、主观、客观、被侵犯的客体等几个方面出发,具体条件写在下文中。不清楚的朋友可以看看,了解法律知识。
扰乱公共秩序罪是指什么 扰乱公共秩序罪立案标准
公共秩序的存在保障了公众的活动正常进行,因此,公共秩序需要大家共同维护,公共秩序也是受到法律维护的。扰乱公共秩序罪是指聚首纠集多人扰乱公共场所和交通秩序,抗拒、阻碍国家治安管理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情节严重的行为。一起来了解一下扰乱公共秩序罪立案标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