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业互联网是哪个国家提出的
“工业互联网”的概念最早由美国通用电气公司(以下简称“GE”)提出。2012年11月26日,GE发布由Peter C. Evans与Marco Annunziata撰写的白皮书《工业互联网:打破智慧与机器的边界》,标志着“工业互联网”概念的正式提出。在白皮书中,工业互联网被称为Industrial Internet。GE之所以提出“工业互联网”,首先基于企业自身利益,其提出“工业互联网”时的背景如下。
1、GE企业层面
一是GE在2008年金融危机中的惨重损失为“工业互联网”的提出提供了需求。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时,GE遭受巨大损失,陷入濒临破产的境地,GE宣布要回归原点,提出增加制造部门比重的战略。此外,GE还计划从依靠产品销售与售后维护赚取利润的“合同模式”,转变为通过工业互联网对数据进行分析来帮助客户企业提高效率的“按需销售”模式。
二是GE由设备制造商向智能服务商的转型为“工业互联网”的提出创造了条件。在提出“工业互联网”之前,GE已经实现了 IT技术与设备的深度融合;逐渐由设备制造商向智能服务商转型;企业的业务模式也由单一的设备销售向智能设备、智能分析、智能决策三位一体的智能化系统供应商转型。
2、宏观层面
虽然“工业互联网”的概念由一家企业(GE)提出,其日后的发展也限于产业界,从未获得美国官方认可,更谈不上美国的国家战略,但顺应了美国政府发展制造业的意图;同时也顺应了时代要求。
一是美国政府重视发展制造业,为GE提出“工业互联网”提供了良机。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美国政府意识到实体经济在国家经济中的重要性,出台《重振美国制造业框架》,以期实现“再工业化”国家战略;2011年6月,正式启动“先进制造伙伴计划”,旨在加快抢占21世纪先进制造业制高点;2012年2月进一步推出“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通过积极政策,鼓励制造企业回归美国本土。
二是智能化、数字化浪潮为美国工业互联网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具体表现为:充分利用智能化与数字化的价值,用“软服务”颠覆传统行业的生产与维护方式;利用数据进行智能化管理;通过先进的传感器、控制器和软件应用程序将现实世界中的机器、设施、生产线和虚拟网络连接起来。
三是美国强大的互联网技术为“工业互联网”奠定了技术基础。美国政府搭建了“国家制造业创新网络”,其中的物理信息系统、大数据分析、信息安全等关键技术,为工业互联网发展提供了强大技术支持,美国工业互联网的发展也藉由此而领先于全球。
二、国外工业互联网对我国的启示
目前全球“工业互联网”发展的竞争态势如下。发达国家围绕核心标准、技术、平台等加速布局,美、德两国处于领跑地位,日本、韩国、法国、印度、巴西等国纷纷加快追赶步伐。美国将工业互联网作为先进制造的重要基础,工业互联网联盟(IIC)汇聚了全球200多家企业,正试图成为全球工业互联网发展的枢纽。同时,工业互联网平台成为全球竞争焦点,呈现井喷式发展态势,目前已超过150个。目前全球范围内,工业互联网的发展格局尚未定型,且处于面临重大突破的战略窗口期,为我国加速追赶和超越提供了宝贵契机。一方面,全球工业互联网发展还处于加速创新突破和应用推广阶段,国际技术和产业竞争格局尚未成型;另一方面,工业互联网为互联网发展带来了新要素、新市场和新形态,将进一步推动构建多方共治的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
结合当前全球“工业互联网”的竞争态势,为进一步推动我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1、着力打造工业互联网国家级创新体系。加强软硬件核心技术攻关,加快推动关键网络设备和智能网联装备的研发及产业化,特别是要运用工业互联网数据与模型大量集聚的特点,打造一批汇聚大量活跃创新主体和开发者的开源社区及平台,推动长期“卡脖子”的各类工业软件加快突破,打破工业软件对国外的高度依赖。积极探索5G、边缘计算、深度学习、增强/虚拟现实、区块链等新兴前沿技术在工业互联网的创新应用,加快培育新业态、新模式。
2、加快构建工业互联网的网络体系。工业互联网的网络体系在现有互联网基础上,通过技术演进升级和叠加新型专网而形成,是工业系统互联和工业数据传输交换的支撑,包括企业内、外网络。加快工业企业内网改造升级,推进IP化、扁平化、柔性化技术改造,打通信息孤岛、数据烟囱,为更广泛的互联互通打好基础;加快工业企业外网建设,重点推进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与改造,扩大网络覆盖范围,优化升级国家骨干网络,为实现产业链各环节的泛在互联与数据顺畅流通提供保障;推进标识解析体系建设,赋予每一个机器和产品“身份证”,推动实现供应链系统和企业生产系统精准对接以及“人机物”全面互联,进而实现跨企业、跨地区、跨行业的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加快国家顶级节点建设;推进工业领域全面部署IPv6,满足工业智能化发展对海量地址的需求。
3、强化工业互联网的安全保障能力。建立涵盖设备安全、控制安全、网络安全、平台安全和数据安全的工业互联网多层次安全保障体系,重点突破标识解析系统安全、工业互联网平台安全、工业控制系统安全、工业大数据安全等相关核心技术,推动攻击防护、漏洞挖掘、入侵发现、态势感知、安全审计、可信芯片等关键安全产品研发。重点针对基础较好的行业和安全需求迫切的领域,开展安全技术、产品和解决方案的试点示范和推广应用。构建工业互联网设备、网络和平台的安全评估认证体系,依托第三方机构开展安全能力评估和认证,引领工业互联网安全防护能力不断提升。建立工业互联网全产业链数据安全管理体系,明确相关主体的数据安全保护责任和具体要求,增强数据收集、存储、处理、转移、删除等环节的安全防护能力。建立工业数据分级分类管理制度,形成工业互联网数据流动管理机制,明确数据留存、数据泄露通报要求,加强工业互联网数据安全监督检查。
4、统筹建设工业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尤其在市场失灵领域,围绕具有较强外部性、公共事业性质相对突出、单纯依靠市场机制难以发挥作用的领域,统筹部署、分步实施,着重建设四类公共服务平台:工业数据管理服务平台,提升优化制造业工业数据资源管理能力;评估服务平台,分区域、分行业开展工业互联网发展水平的第三方评估;产业监测服务平台,开展工业互联网产业日常统计报送和摸底调查工作;检测认证服务平台,科学客观地检验、测试和认证工业互联网技术、产品及解决方案的能力水平。
5、大力培养工业互联网专业及复合型人才。推动相关部委、地方政府、领军企业、知名院校联合,在全国先进制造业重点集聚地区共建工业互联网人才实训基地。动态建设全球工业互联网高端创新人才库,为国家引进领军人才、布局重点项目提供人才信息储备。加快工业APP开发者人才队伍建设,支持举办开发者创业创新大赛,打造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双创”新生态,推动工业APP量质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