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电容式液位计
液位计的种类众多,电容式液位计是其中一种,是将被测量对象位置的变化转换成电容量的一种装置,在工农业生产领域应用较为广泛。电容式液位计可测量强腐蚀型介质的液位,测量高温介质的液位,测量密封容器的液位,与介质的粘度、密度、工作压力无关。
二、电容式液位计工作原理是什么
电容式液位计是依据电容感应原理研制的,选用测量电容的改变来测量液面的凹凸,当被测介质浸汲测量电极的高度变化时,引起其电容变化。它可将各种物位、液位介质高度的变化转换成标准电流信号,远传至操作控制室供二次仪表或计算机装置进行集中显示、报警或自动控制。具体的原理是:
一根金属棒刺进盛液容器内,金属棒作为电容的一个极,容器壁作为电容的另一极。两电极间的介质即为液体及其上面的气体。由于液体的介电常数ε1和液面上的介电常数ε2不同,比如:ε1>ε2,则当液位升高时,电容式液位计两电极间总的介电常数值随之加大因此电容量增大。反之当液位下降,ε值减小,电容量也减小。所以,电容式液位计可通过两电极间的电容量的改变来测量液位的凹凸。
三、电容式液位计优缺点分析
1、电容式液位计的优点
(1)结构简单,无任何可动或弹性元部件,因此可靠性极高,维护量极少。一般情况下,不必进行常规的大、中、小维修。
(2)多种信号输出,方便不同系统配置。
(3)适用于高温高压容器的液位测量,且测量值不受被测液体的温度、比重及容器的形状、压力影响。
(4)特别适用于酸、碱等强腐蚀性液体的测量。
(5)有完善的过流、过压、电源极性保护。
2、电容式液位计的缺点
(1)不能实施全工况测量,存在“假水位”测量、在锅炉启、停、排空、连排、事故等不稳定运行工况下建立稳定差压条件时间较长、恢复时间较长或干脆不能建立正常差压,需要人工干预等问题。
(2)在稳定工况条件下,由于受结构限制,不能解决因水侧绝温造成的系统测量误差的补偿问题。在锅炉缺、满水等事故工况条件下,系统测量误差过大可能带来严重后果。
(3)施工规模大并存在冬季保温问题。
(4)测量时滞较长,不能即时反应锅炉水位变化,测量信号调节质量差。
(5)由于存在冷凝筒放热,使用成本相对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