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物科技为什么发展的这么慢
1、生物科技产业内市场竞争不能有效促使企业创新
自主知识产权过少,竞争能力有限。在美国,生物科技高新企业在创建的时候,在第一期、第二期的融资中(即种子资金期和风险投资期的时候),一般都是技术出资者控制了50%以上的股权,而资本出资方是小股东,这种情况在北美非常普遍。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融资的不断增多,创业者(技术拥有者)才逐渐失去了绝对的控股权,但企业本身却是一个完整的现代企业机制。目前我国在这个问题上还存在缺陷,直接表现为无形资产在股权结构中都在35%以下。
2、未形成产业闭环,科研成果转化率低
我国虽然研究成果丰硕,且初具一定的产业化基础,但技术成果转化率较低,部分研究技术难以产业化。对于科研结构来说,由于资金原因,无法进行中试、产业化等一系列操作;从产业化角度看,上游和下游产业无法形成有效的衔接;从人力资源角度看,缺乏可将科研成果进行转化的专业化人才。从企业角度看,中国企业长期以来普遍存在重生产、轻研发,重模仿、轻创新的缺陷,企业国际竞争力不强。
3、资金"拖后腿",研发投入率低
生物科技产业是资金密集型产业,是高投入、高风险和高回报的产业,因此,资金短缺是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政府应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参与生物技术的研究与开发。目前,我国在生物技术产业融资渠道较为单一,只有创业者个人出资;上市公司、民营企业投资等常规渠道。但是随着科创板成立,这种情况有所好转。
二、生物科技投资时,如何挖掘水下项目
虽然发展缓慢,但是生物科技的前景是非常客观的,有不少人察觉到商机,想进行投资,那么生物科技投资时,如何挖掘水下项目呢?
想要挖掘到水下项目,需要做到两点。
1、第一点是产业深度。作为投资人,我们要把握产业链的核心。比如,我们需要沿着整个基因科技产业链,进一步往上游去梳理和拓展,看看这些产品和技术,是解决产业链、供应链的哪些痛点问题。只有挖掘得足够深,才会发现一些别人还没有关注到的隐形冠军或者在一些细分领域有特别核心技术、特点鲜明的项目。
2、第二点是专业程度。想要投资前沿领域,投资人需要自己去研究整个生命科学,了解最前沿的科学发现和发明创造。这不仅指简单地去看一些论文、搜索媒体报道、参与学术会议,而是真正地深度介入到产业中,从中去寻找相应的idea,找到那些能够产业转化的投资机会。
不仅如此,发现了投资机会后如何将它产业化也是非常关键的问题。现在团队可能只有一个技术成果,没有CEO也没有CFO,如何搭建好的创业团队?你有没有能力来跟这位科学家一起搭建相应的产业转化平台?这项技术究竟可以做成什么样的产品?这家公司最终能够做成什么样的公司?
对于投资机构来讲,你必须有能力跟科学家一起去思考技术、产品、市场的战略方向,思考产业化平台的搭建、团队的搭建、组织结构的搭建。只有具备这个能力,你才能确保你所投资的这些早期项目能够真正成为一个企业,而不是局限在一个idea、一个IP、一个专利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