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腺瘤
腺瘤多发于胃窦部,腺管状或绒毛状增生腺体组成,腺体呈不典型增生。幽门螺杆菌感染率较低。
2、增生性息肉
增生性息肉是指小凹上皮不规则增生,多见于胃窦部,最常见,与HP感染有关,常伴有胃黏膜的活动性炎症。
3、错构瘤性息肉
错构瘤性息肉分为两种,一为胃底腺息肉,多见于胃底和胃体,由于胃底腺灶状息肉样增生所致;另一种为Peutz―Jeghcrs息肉,由平滑肌和上皮构成,伴有口唇、指趾部色素斑沉着。
4、幼年性息肉
幼年性息肉是指胃小凹上皮增生和囊性变,继发感染和糜烂。
5、炎性息肉
炎性息肉是指炎症所致胃黏膜腺体增生和间质炎症。
1、大多数胃息肉没有任何临床症状,但在胃息肉的发展过程中可能会有一些不典型症状,如上腹胀、恶心、食欲下降、腹泻。
2、当息肉逐渐长大后,可能合并糜烂、溃疡,会出现黑便、大便潜血。长时间丢失血液成分,会造成贫血。
3、如果息肉继续增大,生长在胃窦部,可能脱垂到十二指肠造成梗阻,引起剧烈的腹痛、呕吐,甚至呕血。
4、如果息肉生长在贲门,会引起吞咽困难。
1、家庭遗传因素,往往父母是胃息肉患者,其子女的胃息肉发病率要高于普通的人。
2、炎性刺激,这类息肉属于炎性息肉,主要是由于幽门螺杆菌感染,用抗生素后,例如甲硝唑可导致扁平、发白的息肉并且数量较多,不需要治疗,停药以后可慢慢恢复。
3、考虑是应用质子泵抑制剂以后导致的,质子泵抑制剂减少了胃黏膜腺体分泌胃酸,改变了胃黏膜的酸碱值,是发生息肉的原因之一。
4、增生性息肉,由于局部异物刺激或者手术切口,有可能会引发息肉,息肉是可复发的,当患者查有息肉发生则需按照时间进行复查。
1、长期营养不良
长期暴饮暴食会使胃无法忍受,进而诱发胃息肉的产生。然而,也有一些慢性胃炎的病例是由于营养不良,这使得胃没有得到充分的营养,导致胃息肉的形成。
2、机体免疫
胃息肉的病因也可能包括机体免疫,这是由于慢性胃炎的产生,导致一些患者血液中形成抗体。
3、酒精摄入过量
现在很多人喜欢喝一些葡萄酒来消遣,尤其是酒精含量高的葡萄酒,更容易损伤胃黏膜。
胃息肉不一定是癌症的早期。
一般胃息肉可以分为腺瘤性息肉和增生性息肉。而增生性息肉,包括腺息肉和炎性息肉,一般通过手术切除可以达到根治的效果,不会出现癌变的几率,但是腺瘤性息肉增长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会导致局部的表面出现糜烂,从而引起出血,如果没有及时进行治疗,可能会发生癌变的情况,因此,胃息肉不一定是癌症的早期。
如果患者确诊为胃息肉,建议到正规的医院做进一步的检查,明确患者没有手术的禁忌事项,积极在专业医生的建议下,通过胃镜采取EMR术的方法进行切除,切除以后要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如果出现复发,在患者体质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再次进行手术切除,以达到根治的效果,日常生活还要以清淡的食物为主。
1、看息肉的大小
如果息肉的直径小于1厘米,没有引起腹痛、恶心、腹胀、食欲不振等相关的临床症状,也没有表现出恶变的可能,属于不太严重的情况患者进行密切观察即可。
2、看息肉的部位
一般消化道上段如食管的息肉,癌变率比较低,消化道远端如直肠息肉,癌变率比较高。
3、看息肉的数目
单个息肉癌变率相对比较低,三个以上癌变的机会比较高。
4、看息肉的外形
一般外形不规则,表面粗糙不平甚至有结节,质地比较硬容易出血,癌变可能性比较大。
5、看胃肠息肉的病理类型
如果是错构瘤型息肉、炎性息肉就不严重,而胃肠道腺瘤样息肉容易癌变,就比较严重。
1、药物治疗
如果是由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导致的胃息肉,常用的治疗方法是四联法,即一种胃酸抑制剂、一种胃黏膜保护剂和两种抗生素。幽门螺旋杆菌消除后,胃息肉就可以消失。如果是因为长期服用质子泵抑制剂导致,,需要根据病情减少或停用该类药物。
2、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取决于胃息肉的大小和类型,如果息肉较大,且有较高的癌变风险,需要及时进行内镜下治疗,进行息肉切除。
3、注意饮食调养
要做到饮食规律,定时定量,少食多餐,避免过饥过饱,以清淡、容易消化的食物为主,不要吃具有刺激性的食物。
胃息肉切除术后饮食应根据息肉的数目和大小来决定。
一般情况下,胃息肉数目较少或者较小,在胃息肉切除术后,需要禁食6-8小时。在此期间禁止吃饭、饮水或者食用刺激性食物,在身体慢慢恢复后,可以喝点米汤、蔬菜汁等易消化食物。如果胃息肉较多或者较大,则需要在手术后禁食1-2天,然后慢慢进食流质饮食、半流质饮食,比如豆腐、蒸鸡蛋、碎菜叶、煮烂的肉等。
需要注意的是,胃切除术后,禁止饮用辛酸刺激食物,比如葱、姜、辣椒等。禁止食用高热量食物,比如巧克力、冰淇淋、肥肉等。一些腌制品也要避免,如咸菜、咸鱼等,除此之外,禁止饮用酒、浓茶、咖啡等。建议日常生活中保持饮食规律,不要暴饮暴食,可以少食多餐。平常多吃水果来补充维生素,比如西瓜、桃子、香蕉等。除此之外,患者应该保持充足睡眠,保证作息规律,定期前往医院进行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