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智能交通系统产生的背景
1、基础设施短缺与其利用的低效率并存。
2、基础设施建设速度落后于车辆增长速度。截至2013年,全国汽车保有量为1.37亿辆,近十年汽车年均增加1100多万辆,增长量是2003年汽车数量的5.7倍,而城市道路每年仅增长3—5%。
3、交通拥堵已成为大中城市交通中的普遍现象。
4、交通安全形势严峻,造成的损失巨大。1999年,全国共发生412,800起交通事故,其中83,529人死亡,286,808人受伤,因交通事故引起的直接损失折款多达21亿元人民币。
5、机动车尾气排放已成为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一些大城市机动车排放的污染物对多项大气污染指标的贡献率已达到60%以上,正在严重地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
6、运输效率低,能源消耗不断上升。抽样调查表明,全国货运汽车实载率不足70%,而在车辆技术不断提高的今天,运输汽车油耗却从1992年的百公里6.9升增加到1998年的7.4升。
二、为什么要发展智能交通
1、有效减少人力物力
伴随车辆信息与通讯系统的全国范围覆盖,电子收费系统的使用,可以有效降低各大收费站的人力物力。场景应用:高速路口收费站,停车位收费等。
2、提升交通管理科学化水平,降低管制成本
当交通路网系统与信息技术相融合,智能信号灯可根据交通网流量信息,进行实时调整,可有效减少交警、协管的工作压力,降低交通管制成本。
立体化的智能监控,提升交警执勤的效率。如遇到交通事故,交通人员通过监控系统,可迅速呼叫救护车抢救受伤人员,拖走损坏车辆,并安排修理人员维修损路面等情况,降低交通事故对道路所造成的影响,保持道路通畅。
3、路况实时提醒,有效降低交通事故
智能交通标识可根据前方路况信息、气象情况等进行实时播报,通过LED屏幕提醒车辆前方路况的实时状况,便于车辆及时调整路线。在恶劣天气下,提前知晓路面状况,便于驾驶员提前做好应对措施、缓慢行驶或绕道行驶,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4、节能减排,保护人居环境
在交通出行中,往往因停车位难寻而浪费大量时间,造成交通拥堵。通过无线传感器、智能视频监控技术、大数据等,监测停车位占用情况,智慧交通标示牌显示车位占用情况,可方便车辆停车,减少延误交通,减少行驶的车辆里程数。另外,在智能交通标识的帮助下,车辆可以避开拥堵路线,也能有效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节能减排,保护人居环境。
5、便携出行,减少交通压力
通过监测道路车辆、交通流量变化,指挥中心可以快速做出分流措施,及时分流车辆,减少拥堵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