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是什么病
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典型症状包括持续高热、腹痛、肝脾肿大、白细胞低下,部分患者可有玫瑰皮疹和相对缓脉,病情严重者可出现表情淡漠、反应迟钝。
伤寒带菌者和患者是伤寒的唯一传染源,伤寒沙门菌通过粪-口途径传播,摄入被污染的食物或者水可引起该病,日常密切接触苍蝇、蟑螂也可以引起伤寒的散发、流行。人群对伤寒普遍易感,儿童和青年人更易常见,病后可以获得稳固的免疫力。伤寒多呈急性发病,一般经及时、有效的抗菌治疗可以痊愈,该病病死率约1%-5%,老年人、婴幼儿、营养不良者预后较差,并发肠穿孔、肠出血者病死率较高。
伤寒病有什么症状
1、初期:为病程的第1周。起病缓慢,最早出现的症状是发热,发热前可伴有畏寒,寒战少见;热度呈阶梯形上升,在3~7天后逐步到达高峰,可达39~40℃。还可伴有全身疲倦、乏力、头痛、干咳、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胃内容物、腹痛、轻度腹泻或便秘等表现。右下腹可有轻压痛。部分患者此时已能扪及增大的肝脏和脾脏。
2、极期:为病程的第2~3周。出现伤寒特征性的临床表现。
持续发热:体温上升到达高热以后,多呈稽留热型。如果没有进行有效的抗菌治疗,热程可持续2周以上。
神经系统中毒症状:由于内毒素的致热和毒性作用,患者表现为表情淡漠、呆滞、反应迟钝、耳鸣、重听或听力下降,严重患者可出现谵妄、颈项强直(虚性脑膜炎的表现)甚至昏迷。儿童可出现抽搐。
相对缓脉:成年人常见,并发心肌炎时,相对缓脉不明显。
玫瑰疹:大约一半以上的患者,在病程7~14天可出现淡红色的小斑丘疹,称为玫瑰疹。直径2~4mm,压之退色,多在10个以下,主要分布在胸、腹及肩背部,四肢罕见,一般在2~4天内变暗淡、消失,可分批出现。有时可变成压之不退色的小出血点。
消化系统症状:大约半数患者可出现腹部隐痛,位于右下腹或呈弥漫性。便秘多见。仅有10%左右的患者出现腹泻,多为水样便。右下腹可有深压痛。
肝脾肿大:大多数患者有轻度的肝脾肿大。
3、缓解期:为病程的第4周。体温逐步下降,神经、消化系统症状减轻。应注意的是,由于本期小肠病理改变仍处于溃疡期,还有可能出现肠出血、肠穿孔等并发症。
4、恢复期:为病程的第5周。体温正常,神经、消化系统症状消失,肝脾恢复正常。由于多数患者能得到及时诊断和有效的抗菌治疗,或在病初患者使用抗生素,所以,目前具典型表现患者较少见。
治伤寒最有效的方法
1、由于伤寒是一种急性肠道传染性疾病,所以在治疗时首先需要对患者进行隔离。
2、对症治疗,主要是抗感染治疗,可以采用用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或者头孢菌素类消炎药进行抗菌治疗。
3、针对患者出现的高热等症状进行针对性治疗,鼓励患者多进水分,以利于毒素的排出,加快痊愈的过程。
4、患者如果有严重的毒血症,必要时在足量抗菌治疗的同时,可使用激素治疗。
大部分患者在积极抗菌治疗后,都可以痊愈。待患者临床症状消失后,仍然需要隔离观察,每隔一周左右进行一次粪便培养,两次粪便阴性后才可以解除隔离。所以一旦感染伤寒,要及时就医隔离,避免造成大范围感染,在医生的建议下积极治疗,一般来说,预后效果都比较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