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智慧城市在疫情中的应用有哪些
近年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智慧城市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多地通过网格化管理精密管控、大数据分析精准研判、移动终端联通民心、城市大脑综合指挥构筑起全方位、立体化的疫情防控和为民服务体系,显著提高了应对疫情的敏捷性和精准度。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大量应用,为抗击疫情提供了高效服务。
1、大数据分析辅助精准抗疫
通过大数据分析,在疫情的溯源、监测、态势研判分析、防控部署等领域,助力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对重点区域、重点人员进行重点监控。地图平台提供翔实疫情地图,让疫情动态实时、直观且透明化,帮助决策部门掌握人群情况,以便制定应急预案。
2、机器人助阵缓解人力不足、减少人员感染
智慧城市爆发初期,各医院普遍出现了人员不足的现象,通过引进机器人来承担新冠患者的药物、食物配送;以及标本的检验、医疗废物处理等繁琐且高危的工作,既能有效缓解医护人员工作强度,又能减少医护人员院内交叉感染的风险。
在抗疫物资的配送方面,不管是各类物资的出入库管理,还是医疗器材、药品、防护用品生产企业的物料拣选、产线搬运,都可以通过机器人的使用来提高效率。
3、“政务云”“非接触经济”保障人民基本生活所需
疫情期间,随着各个地方的封闭式管理全面铺开,线下商铺的经济活动基本停滞,但城市的各项基本公共服务仍正常运行,水、电、通信、交通等都保障有力,这跟智慧城市建设的纵深推进不无关系。越来越多的政务服务转到线上,确保了居民的各种诉求能够得到及时解决。而电商平台的“非接触经济”,保障了人民衣食无忧,能够安心隔离,很好地切断疫情的线下传播。
4、在线教育确保学生停课不停学
疫情期间,全国2亿多学生开始在线上课,通过课堂直播、课后视频回放、在线辅导课程及作业管理工具等开展的在线教育,让学生在家也能正常学习。如果合理使用人工智能给学习者做数字画像,还能一点一点帮助学生解决难点,让困难的学科变得轻松起来。经过此次疫情,在线教育的认同率越来越高,截至2020年6月,全国的在线教育用户规模达到3.81亿,占网民整体的40.5%。
5、“健康码”服务市民出行及复工复产
市民通过如实填写个人的相关信息而生成的“健康码”,是行政机关综合判断个人健康风险等级,获得出行、复工资格的法定证明。“健康码”的广泛应用,不仅能够协助公民评估自身风险,还能帮助政府部门识别高风险的行为和个人,预判未来风险,提升疫情管理能力,更为市民的正常出行及复工复产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二、智慧城市在疫情防控中的不足介绍
总的来说,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是疫情防控、民生保障和经济复苏的基础,但这次的疫情也暴露出我国的智慧城市建设存在着一些不足。
例如智慧城市下的互通互联,其实更多的只是关注静态空间和设施,面对疫情动态场景,则显得有些被动,再者对于人员流动人口管理,不少小区采用封闭式,记录只是进行口头询问,记录也仅仅是采用了纸质方式,在信息收集和数据处理方面,明显有诸多不便。
在技术层面也暴露了不少短板,疫情期间人人都佩戴上口罩,在人脸技术上则无法在戴口罩下实现识别,这让人脸技术毫无用武之地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