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耳背式助听器和耳道式助听器的区别
1、佩戴位置不同
耳背式助听器佩戴在耳廓后方,而耳道式为代表的定制助听器则佩戴在外耳道内或耳甲腔内。简单讲,耳背式更显眼,耳道式助听器可以做到非常小而且佩戴后不显眼。正因为此,耳背式助听器会更容易受到汗水侵蚀而受潮,而耳道式助听器出声孔在外耳道内且小,则容易被耵聍堵塞,若有液状分泌物也更容易损坏。
2、生产方式不同
耳背式助听器的组装与生产都可以按统一标准在流水生产线生产完成,并能依据听力给予不同听力损失程度的患者验配使用。耳道式助听器的芯片与核心部件在流水线生产为半成品面板,然后根据根据听障者耳朵模型的形状来定制外壳再装配完成品,由于每个人外耳形状都不同,所以每一台耳道式助听器的样子都会不同,也不能随意转赠给别人使用。
3、适配范围不同
耳背式助听器适配范围更宽,听力损失轻度至极重度的听障者在耳背式助听器中都可以获得合适的适配功率和型号。而对于听力损失程度超过极重度的孩子来讲,耳道式助听器就难以获得使用的听力补偿。
4、选配时对外耳条件要求不同
要使用耳背式助听器,具有外耳耳廓和外耳道就可以佩戴。而某些耳道式助听器则需要外耳道达到一定的大小才能做到标准的状态。除外耳道直径大小外,耵聍状态(耳屎是否油性)、是否存在慢性炎症(是否长期存在分泌物)、是否做过手术等都可能限制使用耳道式助听器。
5、适用年龄不同
婴幼儿及儿童因耳道道狭小及未发育定型,不建议使用耳道式助听器。
6、声学效应不同
耳背式助听器通过声管与耳模/耳塞连接佩戴到外耳道,声音通过声管耳模的传输再进入外耳道,会产生额外的共振,音质方面不如耳道式助听器直接将声音传到外耳道内那么真实。耳背式助听器也无法像耳道式或深耳道式助听器那样利用耳廓本身的集声功能。当然,这个问题各个厂家都通过一些技术手段来进行了改善,包括“自然耳技术”、耳钩阻尼子应用、软件相应的设置等等。所以,这个影响是微乎其微了。
7、小体积的定制机功能受限
双麦克风方向性能、无线性能在深耳道式助听器都无法实现的原因就是体积太小,无法安装下相应的硬件设置。
二、耳道式助听器好还是耳背式助听器好
耳背式助听器又叫耳后式或耳挂式助听器,适于各种听力损失的患者,既有小功率的又有特大功率的,但对于很在乎外观和戴眼镜的人会觉得不便。
耳道式助听器也叫定制式助听器,外形要根据患者耳印模定制而成。耳道式助听器能够放入耳道更深的位置,从而可以产生更多的增益,对具有相同听力损失的患者,佩戴耳道式比耳内式可以节省5dB的增益,而能达到相同的听力放大效果。
耳道式助听器体积小,相对更美观,不过对听力损失程度和耳道大小有要求,相对耳背机更容易出现堵耳效应。耳背式助听器的体积相对耳道式助听器的体积更大,更方便佩戴,舒适度较强。
其实耳背机和耳道机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只有合适与不合适,比如:中耳炎患者尽量考虑耳背机,因为耳背机透气性较好,中耳炎患者耳道潮湿,若配耳道机会加重炎症复发。另外若中耳炎后期流脓流水了,戴耳道机也会损坏机器,而耳背机机芯在后面,塞在耳朵里面的只是一个耳塞,不怕水也就不容易损坏。
低频损失很轻而高频损失较重的患者可考虑选配RIC机或开放声管耳背机,因为低频损失太轻佩戴耳道机会加重堵耳效应,而RIC机或开放声管耳背机堵耳轻,佩戴舒适,患者更容易适应。极重度听损患者尽量选配大功率耳背机,因为耳道机受外壳限制,功率相对不如耳背机大。儿童尽量选配耳背机,因为儿童耳道尚未发育完全,选配耳道机要多次做外壳,再加上儿童听损一般为重度、极重度,耳背机功率大更适合患儿。年轻爱美人士可考虑选配深耳道或完全隐蔽式定制机;手比较灵活又注重美观的老人可考虑耳道机等等。
总之听力专家在选配助听器时,会根据患者的听力情况、喜好、耳道环境、耳朵病史、身体状况、手灵活度等将最佳解决方案推荐给患者,让患者定夺。最终让每一位听损人士都能选配到适合自己的心怡的助听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