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脚面,是《狂飙》这部剧最重要的道具之一,它几乎伴随着高启强的一生,是属于高启强的“忆苦面”。如果说肠粉只是安欣填饱肚子的食物,那么猪脚面就是一直陪伴高启强的精神食粮了。
猪脚就是猪蹄,和面、米粉都能搭配,算是很有街头感的小吃,在岭南地区本来相当常见。不过,在《狂飙》故事发生的广东,一般称其为“猪手面”,“猪手”一般是指带蹄子的猪小腿,这一部位肉相对较少,以皮和筋骨为主,更有韧劲、嚼劲和弹性。
在广东,能吃上猪手面的地方处处都是,猪手面卖相粗犷不精致,不太上得了台面,但是它跟备受打工人追捧的猪脚饭一样,性价比超高,以如今的物价不过十几块钱一碗,一个人吃管饱。
《狂飙》的主要拍摄地位于广东省江门市,剧中很多场景都让广东朋友们倍感亲切,尤其是主角们经常吃的那碟肠粉。但是剧中演员吃的肠粉里没有酱油,是因为怕蹭掉妆容影响拍摄。
广东人对肠粉的钟爱,就像东北人对饺子的执念一样,深入骨髓。作为广东最为便捷、大众的食物之一,肠粉的配置极为简单,只有米皮、馅料和酱汁,但出品却极其考验厨师的手艺。
肠粉中的米皮要求极高,要薄但不可破,气味要香,入口要滑,清爽弹韧,口留回味。酱汁的重要程度仅次于米皮,没有酱汁的肠粉是没有灵魂的,没有自制酱汁的肠粉店是没有未来的。而馅料则为肠粉锦上添花,不管是鸡蛋肉沫,还是虾仁叉烧,喜欢什么就放什么,无关正统。
剧中多次出现吃饺子的情节,第一集上来就是高启强在公安局过年,弟弟妹妹拿着饺子来跟他一起吃年夜饭看春晚;第二次是高启兰和安欣一起吃饺子,还不忘记提20年前那一顿;第三次是安欣去孟钰家吃饭,竟然全家人一起包饺子;最后一次就是在大结局里,安欣给高启强送的那一份。
《狂飙》这部剧虽然是在广东拍的,但京海(剧中城市名称)其实代表的是中国很多二线城市的缩影。吃饺子看春晚是中国人里面最有仪式感的事情,这种标签的标识度,没有其他的方式去取代。
《狂飙》中不仅有吃,还有喝,剧中经常出现饮茶的场景,角色们喝的就是广式工夫茶。这也叫潮汕工夫茶,是指流传于广东潮汕地区一带的饮茶习惯,盛行于闽粤港台地区。
在广东潮汕地区,人们会通过工夫茶以茶会友,联络感情,洽谈生意。其仪式复杂,据相关资料介绍,有备器、生火、温壶、纳茶、点茶、请茶、闻香等21道程序。2008年,潮州工夫茶艺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前期打打杀杀实现了阶级跨越的高启强,后期则成了一个典型的广东大爷——白天喝早茶,晚上打边炉。《狂飙》中关于早茶的场景出现过多次,可怜的小弟们眼看着还没喝上一口热乎粥就得出去开工了,唯独强哥可以一边悠哉悠哉饮茶一边吃虾饺啃凤爪,还不忘记让老板给自己炸根油条过过嘴瘾。
广东人可以不吃早饭,但不能没有早茶。广州早茶的茶点大体可分为五个类别:一为荤蒸,如豉汁凤爪、豉汁排骨、金钱肚、糯米鸡等。二为蒸点,如虾饺、烧麦、发酵面的叉烧包、奶黄包等。三为粥点,如及第粥、生滚牛肉粥、皮蛋瘦肉粥等。四为干点,如煎饺、咸水角、马蹄糕、萝卜糕、炸春卷、炸云吞等。五为甜点,为蛋挞、马拉糕、叉烧酥、榴莲酥等。与之搭配的茶水多为普洱茶、铁观音、大红袍等茶,与味道浓郁的茶点形成绝佳组合。
打边炉其实就是广式火锅,以清汤涮海鲜和蔬菜为主。广式打边炉,往往是最养生的那一个。
打边炉的锅底,标配是老母鸡加红枣与枸杞,再根据煲汤的习惯,又能延伸出冬瓜薏米,萝卜羊肉,山药茯苓,玉米猪骨等搭配。食材上,讲究一个鲜字。生鱼片、鱿鱼片、生虾片以及现宰的鸡鸭牛羊肉等等。蘸料通常是一勺酱油,两把葱段,几个辣椒圈,最后再淋上一碗烧得冒泡的热油,高温激发出的化学反应,让调料瞬间浓香扑鼻。
《狂飙》的第一集,高启强就带着自己的家人弟兄们一起吃盆菜。盆菜是广东人年夜饭里最为丰盛吉利的存在。盆菜据说起源于南宋,已经有了数百年的历史。热乎的一炉,承载了多年来喜庆团聚的意义,也是一年到头对生活美味的犒赏。
盆菜有着“围坐一起,阖家团圆,满堂吉庆”的寓意,而盆菜一盘上台时食物摆得满满的,不仅满足全家人的不同喜好,也有祝福吃的人赚得盆满钵满、兴旺繁荣之意。食材有卤猪蹄、卤虾、烤鸭、卤鹅掌、清蒸鳗香、卤鲍鱼、花胶、海参、干贝、花菇等等。
《狂飙》剧里警察演习的时候,给人质定的口令是“干炒牛河,别具一格”。
干炒牛河是广东广州的一道著名小吃,广东一些大城市现在都流行这种美食,当早餐,作宵夜,都是非常不错的。牛河是指两种食材,牛肉和河粉。河粉又称沙河粉,源自广州沙河镇。河粉其实属于米粉的一种,只不过比米粉宽一点。干炒牛河,是粤菜厨师的试金石,也是无数食客的心头好。一碟锅气十足、韧而爽滑的干炒牛河,俘获的不仅是大湾区食客的心,更是在时间的考验中成为了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