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是什么
春分是反映四季变化的节气之一,中国古代习惯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表示四季的开始,春分、夏至、秋分、冬至表示四季的中点。春分过后,中国大部分地区越冬作物进入春季生长阶段,华中地区有“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的农谚,说明小麦开始拔节,江淮地区也开始早稻的播种工作。
中国古代将春分分为三候:“一候元鸟至;二候雷乃发声;三候始电。”便是说春分日后,燕子便从南方飞来了,下雨时天空便要打雷并发出闪电。春分在中国古历中的记载为:“春分前三日,太阳入赤道内”。
春分节气的含义
1、指“春分秋分,昼夜平分”。
春分之日太阳光直射在赤道上,几乎全球昼夜等长,都是12小时,此时北极点在经历了半年的黑夜后,在这一天初见阳光,而相对应的南极点则将在此日告别阳光,春分之后,阳光直射点位置便向北移,北半球白天时间就开始变长,夜间时间就变短了,所不同的是南半球则变得昼短夜长。
2、指季节平分。
若以立春至立夏这段时间作为春季,春分是春季的中分点,正好平分了春季,从立春到立夏正好九十天,春分将其一分为二,因此而得名春分。
春分的意义
春分在天文学上有重要意义,春分这天太阳直射赤道,南北半球昼夜平分,自这天以后太阳直射位置由赤道继续向北半球推移,北半球各地白昼开始长于黑夜,南半球与之相反。
春分应该做什么
1、立蛋
“春分到,蛋儿俏”,在每年的春分那一天,世界各地都会有数以千万计的人在做“竖蛋”试验。立蛋的玩法确简单易行且富有趣味。
2、放风筝
春分之后,天气变得温暖起来,大自然春色渐浓,到处都是花团锦簇,此时人们纷纷开始外出踏青,户外而放风筝也是此时必不可少的一个活动。古时的风筝大多用绢或纸做成鹰的形状,因此风筝又称为“纸鹞”、“纸宫”。
3、粘雀子嘴
春分这一天大部分的农民家里都要吃汤圆,还要把十多个或二三十个不包心的汤圆都煮好,并且还会用细竹叉扦好置于室外田边地坎,名日粘雀子嘴,以免雀子来田里破坏农民辛辛苦苦种的庄稼。
4、吃春菜
在岭南地区,春分有吃春菜的风俗。“春菜”是一种野苋菜,乡人称之为“春碧蒿”。逢春分那天,全村人都去采摘春菜。在田野中搜寻时,多见是嫩绿的,细细棵,约有巴掌那样长短。采回的春菜一般家里与鱼片“滚汤”,名日“春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