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微量注射泵的常见问题分析
1、微量注射泵的附件不配套:微量注射泵泵注的液体量少,灵敏度高,附件不配套常常会影响到微量泵的灵敏度,如一次性注射器大小不适,会出现针管夹固定不牢,导致针管滑脱或药液剩余较多而仪器就开始报警。另外,如果使用的延伸管过软可使静脉通路阻塞,但微量泵因不敏感而未能报警,以致影响药物泵注。
2、对微量泵使用中回血处理不当:个别护士专业知识欠缺,对患者的病情及泵入的药物作用不了解,当微量注射泵的管路发生回血,这种情况往往是发生在使用微量注射泵开始或中间更换注射器时,若不考虑注射药物的性质和剂量,盲目采用快进键处理回血或用传统方法用生理盐水加速推注,会致使短时间内进入患者体内的药量过多,产生不良后果。
3、药物渗漏:应用微量注射泵泵入的药物多为血管活性药物,药物浓度高、刺激性大,微量泵使用时间长,一旦药物漏至皮下组织,可引起局部血管强烈收缩而致组织坏死或血管的通透性增大致皮下淤血、静脉炎等发生。
4、堵管:长时间泵入极微量药液,如果使用单静脉通道,在病人躁动、咳嗽、吸痰时、药液完后未及时更换药液,很容易造成堵管。
二、注射泵故障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
【应急预案】
1、发生注射泵故障,立即查看故障原因,做好故障排除。
(1)残留报警时,按消音键清除,提示药液残余。
(2)注射完毕报警时,按消音键清除,及时更换新的药液或停止注射。
(3)管路堵塞报警时,查看管路是否折叠,针头是否堵塞,及时排除故障或重新注射。
(4)电源线脱落报警时,接上电源线。
(5)电池欠压报警时,可进行充电或接上电源线。
2、若故障不能排除,重新更换注射泵,做好病人及家属解释工作。
3、若无注射泵,汇报护士长、医生,外借注射泵。
4、若使用了血管活性药物,护士密切观察病人病情变化,做好生命体征监测。
5、立即通知维修组进行维修。
6、故障排除后,继续启用注射泵。
7、详细记录故障发生的原因、处理方法,并进行交班。
【处理流程】
注射泵发生故障→查找故障原因,并迅速排除→故障无法排除,报告医师、护士长,并通知设备科检修→立即更换备用泵或科间借用或者用手工准确调节输液滴速→密切观察患者给药后的情况→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情况,并做好解释工作→故障排除后,继续启用注射泵→详细记录故障发生的原因,处理方法并交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