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学志愿可以填几个学校
填报志愿实际上是考生与院校之间的一种双向选择,考生通过填报志愿,选择自己向往的院校和专业;高校又以考生填报的志愿为其录取的基本依据,从众多的报考者中择优录取。由此可见,合理填报志愿对于考生和学校来说都很重要。填报大学志愿的时候,一般会填多个学校,那么志愿填报能填几个学校呢?
新高考的省份中在志愿填报上主要分为“院校专业组”和“专业类 学校”两种,不同方式可填报的学校数量有所不同:
1、“专业(类) 院校”模式
以“1个院校 1个专业(类)”为一个志愿单位进行填报,浙江、山东、河北、重庆、辽宁5个省市采取此报考模式。
2、院校专业组
志愿填报中可以填报不同数量的院校专业组志愿。学校将专业设置为不同的专业组,每个院校专业组志愿均包括不同数量的专业志愿。至此,上海、北京、天津、海南、福建、江苏、广东、湖南、湖北9个省市采取此模式。
以上海为例,本科普通批次可以填报24个“院校专业组”志愿。考生可根据自己的选考科目,参照高校的招生章程,在“院校专业组”内选择专业志愿,每个“院校专业组”内,考生最多可填报4个专业志愿。即最多可以填报24*4=96个专业。
二、志愿填报一定要填满吗
填报志愿的时候有很多选项,是需要都填满还是可以不填满,这是很多考生和家长都会有的一个问题,实际上,志愿填报并没有规定都要填满,不过一般大部分考生都会选择填满。
志愿填报的时候将所有志愿都填满,这样可以更好贯彻“冲、稳、保”的原则,防止被退档或滑档,给自己增加机会;当然,也有人选择不填满,如果对自己填报的志愿有百分百的把握,那么留空白是没问题的,但如果对于自己的志愿没有十足的把握,还是不建议留空白,以免出现意外情况,所以不要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前面几个志愿上,还是要多给自己多一些选择。
如果不想耗费大量的时间去选择院校,也可以找类似的或者可以接受的院校找出来,填满剩下的空白。如果用不到最多就是浪费点时间写字,如果用到了也算是给自己的机会。一旦退档可能面临复读或无法读大学的结果,还是比较严重的。